内容提要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寻求动因是逆向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面对中国的崛起以及在地缘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对美国全球地位产生的威胁,美国企图从多方面对中国的发展进行阻挠。当前,中美两国发生贸易争端,双边关系趋于紧张,加之美国政府对外资并购本国企业的政策收紧,中国企业赴美技术寻求型OFDI步履维艰。本文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出发,以中美贸易争端为背景分析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当下面临的困境,利用双边关系的调节作用,试图提供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研究认为,中美两国经贸高度融合,合则两利。在中美贸易争端的背景下,面对美国对中国发展进程的阻挠,中国一方面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议的谈判进程,为中国企业赴美OFDI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赴美进行技术寻求型逆向投资时,除了需要谨慎选择投资行业,更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创新力,掌握核心技术。
关键词中美贸易争端技术寻求型OFDI双边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8-0047-08
一、引言
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表现出技术寻求动因。通过并购具备先进技术的东道国企业,中国投资者利用技术的逆向溢出机制提高自身生产力,进而促进创新力的提升。而友好的双边关系对海外直接投资至关重要,这不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减少制度差距带来的投资成本,重要的是,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依赖稳定的政治关系,而任何双边摩擦都会导致对外投资受阻。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根据美国国会“301条款”的调查报告,美国将向总计约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一举措拉开了中美贸易争端的序幕。7月,美国正式对来自中国价值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击,两国贸易争端升级。12月,两国领导人在G20峰会上达成共识,在接下来的90天谈判期内暂停对峙状态。2019年2月24日,特朗普宣布推延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上涨计划以待双边贸易谈判的达成。尽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美国政府多次宣称中美间的贸易谈判进展顺利,但美方仍于5月10日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税率提升至25%。整理自新华网、财新网专题报道http:///world/1802tfsj24/index.htm,http:///hot/zhongmeimaoyi.html.
持续一年多的中美贸易争端对双边经贸合作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争端的根源在于美国调整其对华战略,企图通过各种手段遏制中国发展。除贸易手段外,在对外投资方面,美国政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技术寻求型OFDI项目的审查趋紧。
因此,在当前中美贸易争端的背景下,需要认识到技术寻求型OFDI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清楚其所面临的困境,了解双边关系对企业逆向投资的影响。一方面,中美之间应当保持友好的双边关系,对政治风险制定必要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不仅需要谨慎选择投资行业,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东道国企业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创新力。
二、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的中国OFDI现状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这场贸易争端的导火索之一,然而其贸易赤字的根源是战后美国经济战略的转型,李稻葵、胡思佳、厉克奥博:《特朗普税改和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2期。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移到亚洲各国,而且在美国低储蓄率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设置关税壁垒不仅会引起贸易争端,还会增加本国消费者负担,影响就业水平。林毅夫:《中国的新时代与中美贸易争端》,《武汉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同时,尽管美国在2018年对中国出口商品实行了关税保护措施,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仍然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但同期,中国的出口总额降至2.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4.4%,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http:///customs/302249/302274/302275/2166524/index.html.可见美国以贸易赤字为由进行关税保护是说不通的。
同时,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是逐步显现的。由于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产生的摩擦在这次贸易争端中逐渐显现,而摩擦体现在多方面,除贸易外,金融、对外直接投资等也是中美角力的战场。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18年增速回落
2018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298.3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其中非金融类OFDI同比增长仅为0.3%。受多方面因素影响,2018年前5个月的非金融类OFDI都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累计投资额为478.9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38.5%。然而进入6月份,对外投资流量大幅下滑,年末有所回升,使得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较上年勉强略有提升(见图1)。可见,美国对中国发展进程的阻挠显然已经延伸到了对外投资领域,2018年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变化,除人民币贬值和2017年下半年对外投资数据的基数较高等因素外,中美贸易争端的发生也增添了很大变数。
2.中國企业在美投资骤降,制造业投资受冲击
根据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Baker & McKenzie)公布的报告,2018年中国在欧洲和北美的对外直接投资已完成金额为300亿美元,相比2016年的940亿美元和2017年的1110亿美元,投资总额明显下降。投资量的大幅缩水主要归咎于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的下滑。一方面,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在海外非理性投资的引导和规范力度;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扩大了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CFIUS)对外国投资项目的审查权限,加之2018年的中美贸易争端等不利因素,中国企业在美OFDI从2016年的456.3亿美元降至2017年的290亿美元再降至2018年的48亿美元,同比下降84%。中国商务部暂未公布2018年中国企业对美国OFDI的具体数据,但根据海外研究机构的统计以及相关报道可见,2018年中国企业在美OFDI的表现并不理想。这种不理想不仅体现在投资规模的下滑,还反映在投资行业的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