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银行贷款14 600万元、海外战略级风险投资2 360万美元[4]。与其不同,华工光电子科技企业加速器的融资主体多元,融资渠道丰富。其投融资服务平台包括自有资金、投资公司以及与风险投资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投融资战略联盟[5]。重庆高新区积极搭建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等组成“梯形融资”服务体系,满足创新创业的融资需求[6]。孵化、加速完善的投融资主体结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持续成长。
孵化、加速模块中不同的投资主体风险偏好不同,但对企业未来的销售和利润的预期则是决定其投资的关键因素。风险投资家“期望从建成后的企业出售中获取利润,然后再用这些资本进行新的风险投资活动”。银行主要通过价值发现和有效监管,动员社会资源实现资金配置[7],即选择好项目、好企业发放贷款并进行持续的监督。企业投资要求严格复杂的企业分析[8]。经济变革动态将对企业投资规模和时机产生影响,现有企业、新进企业和潜在企业的平衡及产业竞争结构等系列变量,共同构成了技术/产品、投资需求和资助要求之间的关系背景。Rajan and Zingales(1998)指出,企业技术特征是影响企业投融资的核心要素[9]。特别是基于市场或银行的金融系统,对不同产业要求不同,投资敏感度有异[10-11]。特定产业增长轨道的差异反过来亦影响投资结构,“从最初的项目规模、发展时期、现金收获阶段及持续投资要求,产业间显著不同[12]。”同时,他们关注高技术企业中的企业家精神,重视创新和技术变革的“理由充分的历史”和“历史友好模型”,强调创新和技术变革中定性定量随时间和跨国的动态适应性[13]。基于投资和金融行为对产业的区分和投资偏好,孵化、加速资金优化配置应根据产业区分实施不同的投资结构(见图1)。
不同投资主体的风险规避致使其在企业成长中投资介入区间存有差异,加之企业融资次序偏好,导致高技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资本结构有所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技术研发风险高,多采用独资、合伙等形式的内部融资。创业期,新产品/新技术市场前景不明,缺乏信用担保,难以获取银行贷款,风险资本开始介入。扩展期,企业赢得市场规模和知名度,资本需求猛增,管理难度提升。风险投资投入填补企业资本缺口和管理盲区,从中获得资金增值。成熟阶段,企业运营入轨,风险降低、信用提高,融资渠道拓宽。不仅可从金融机构获取债务融资,还可在证券市场首发公募股和扩股融资,股票市场上市融资[15]。此时,风险投资通过转让、在二板市场上市等退出机制获利,建立多层次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去孵化、加速下一批高新技术企业[16]。因此,孵化、加速创新服务应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投资主体,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