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鳄鱼战争

时间:2022-12-12 13: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每当此时,游弋于海中的巨鲸纷纷南下,使南大洋成为鲸的世界。全球大部分的鲸鱼都在此捕食与繁殖。

而这个季节,也是鲸鱼噩梦的开始。

鲸的拉丁学名是由希腊语中的‘海怪’一词衍生的,由此可见古人对这类栖息在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具有的敬畏之情。但这种敬畏之情显然不是全人类共有的,现在全世界13种鲸中至少有5种处于濒危状态。这个时节同时也是日本的捕鲸期,捕鲸船成群出入南极海域。而激进的鲸鱼守护者也深入这一地区,与捕鲸船展开激烈对抗。

“鲸鱼战争”就此打响。

南极海战

2010年,1月6日,南极洲海域。波浪中渐渐显出了“第二昭南丸”捕鲸船的轮廓,而一路追踪的“阿迪·吉尔”号快艇也逐渐跟上了它。“阿迪·吉尔”就是几年前环球航行的“地球竞赛(Earthrace)”号,这艘由碳纤维材料制成,24米长,时速高达74千米/小时的环保快艇拥有蝙蝠形的超酷外形,通体黑色,极像隐形轰炸机,使用生物燃料,拥有各种先进设备,造价高达上百万美元,是激进环保组织“海洋守护者”最炙手可热的新武器。

不是冤家不聚头。捕鲸船与鲸鱼守护者们的新一轮较量又开始了,臭蛋、激光眩目器、高压水枪你来我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得格外激烈。突然,在高压水枪喷射出的水柱与漫天水雾中,高大的捕鲸船的船首像一把锋利的斧头一样直接劈向了横在面前的小小的“阿迪·吉尔”号——这幅颇有些史诗感的画面让人们在2010年的今天重温了中世纪海战的撞击战。

尽管拥有超级酷帅的外形,但这并没有挽救“阿迪·吉尔”号,这艘小艇船首约3米长的部分被完全撞掉,快艇报废,出师未捷身先死。6名船员中的1人可能在撞击中断了肋骨。

“海洋守护者”现在仍在和日本方面之间打嘴仗。前者指责“第二昭南丸”号突然启动撞向“阿迪·吉尔”号,而后者则指责“海洋守护者”试图以快艇高速接近、抛掷绳索的方式绞住捕鲸船的推进器。

这是数年来捕鲸船与反捕鲸者多次冲突之中最严重的一起事件。

从未终止的战争

“海洋守护者”的网站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我们不会停止,直到捕鲸被终结。”“阿迪·吉尔”号的被毁显然没有动摇这群有些狂热的环保分子“以暴制暴”对抗捕鲸船的信念。正如到达潘多拉星球的人类强拆队遭遇同样来自人类的“魅影骑士”迎头痛击,实际上环保领域的“战争”从来没有休止过——这种战争甚至包括真刀真枪的较量,而对抗双方的身份也是五花八门。

1985年,停泊在新西兰奥克兰港反对法国在南太平洋进行核试验的绿色和平组织旗舰“彩虹勇士”号被法国特工人员炸沉,一名绿色组织成员因此丧命。陆川的《可可西里》向人们描绘了高原之上围绕藏羚羊的生死较量。而有资料显示,名声不佳的雇佣兵在生态保护领域却“表现卓越”,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非洲国家招募雇佣兵对付盗猎者——他们甚至可以对盗猎者大开杀戒。直到现在,在非洲的草原和丛林里仍有军事承包商荷枪实弹地战斗在保卫大象、犀牛和大猩猩的第一线。这完全就已经是一场小型战争了。

只要捕鲸还在继续,冲突无疑还将发生,甚至会演化得越来越强烈。在那些支持捕鲸的国家眼里,鲸鱼是他们经济、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且海洋中的鱼类减少,也是因为大胃口的鲸鱼们抢食吃,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无可厚非,还觉得受了委屈。而像“海洋守护者”这样的激进环保组织则已经对非暴力抗议行为失去了信心,决心“以暴制暴”,甚至曾想过租用退役的军舰来制止倚仗自己“体积”优势的捕鲸船。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很多鲸鱼肉被检测出水银等重金属物质超标,其实并不适合食用……

“鲸鱼战争”的结局是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于长期肆意地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脆弱的生态系统也变得极其敏感,所有的生物都笼罩在此阴影之下,包括鲸和人类自己。

TIPS:国际捕鲸委员会与《全球禁止捕鲸公约》

国际捕鲸委员会InternatIonal Whamg Commission(IWC)是根据国际捕鲸管制公约成立的国际捕鲸管制机构。1986年IWC通过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严格禁止商业捕鲸,但2006年,该委员会大会又以微弱优势通过了一项支持恢复商业捕鲸的议案(有会员国认为恢复商业捕鲸可保护渔业资源,保障小岛屿国家粮食安全)。不过由于推翻1986年的商业捕鲸禁令需要得到委员会75%以上成员的支持,因此商业捕鲸禁令目前依然有效,但允许捕鲸用于科学研究。反捕鲸人士认为,日本利用公约这一漏洞,每年在南极洲鲸类保护区以科研名义猎捕数百头鲸。

有分析人士讽刺地说,IWC缺乏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每年变更的只是开会的地点,而不变的现实是地球上鲸的数量正逐年减少。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三个捕鲸国家日本、挪威和冰岛均是IWC会员。今年已经是日本打着科研旗号进行“大劫杀”行动的第24个年头。

交战者

海洋守护者协会

这个激进的环保组织于30年前由绿色和平组织的早期成员保罗-沃森(Paul Watson)在美国成立,一直致力于包括毁坏和用其他方式物理妨碍捕鲸船作业在内的“直接行动”,他们的打击对象除了捕鲸之外还有捕猎海豹的产业。

身材健壮,一头银发,并时常在腰间插上一把军刀的保罗·沃森在1977年与(坚持避免破坏或物理妨碍海上捕鲸船只方针的)绿色和平组织起了争执,自立门户成立了“海洋守护者”。该组织声称1979年以来已弄沉了十艘捕鲸船,并把这些船叫做“海盗船”。

由于使用激进的手段进行反捕鲸行动,日本方面将其视作环保恐怖分子加之谴责,而为了避免产生负面影响,绿色和平组织也曾专门发表声明,讲述他们和“海洋守护者”之间的渊源,并特别说明与后者的区别。

如此看来“海洋守护者”似乎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但他们不以为意。有许多人支持他们,“阿迪-吉尔”号这样拉风的快艇就是别人赠送给他们的,有消息说英国化妆品大王马克·康斯坦丁也是他们的赞助人。他们现在已拥有一支3艘船的“舰队”以及若干小艇。

“终结‘法利’号(‘海洋守护者’船只)生命最光荣的方式就是让它在和捕鲸船相撞后沉入海底。”海洋守护者宣称他们会做一切他们认为有必要的事情来阻止日本的捕鲸作业,即使这意味着失去他们的船。

日本捕鲸船

世界上主要捕鲸国家有冰岛、挪威、日本三国,为何鲸鱼保卫者们的矛头如此集中地指向日本?

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挪威和冰岛大多在北大西洋自

材料则是常见的PVC管,发射的燃料通常是发胶,当然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也是很好的动力。“土豆炮”采用电点火发射,还需要一个用于煤气灶、烧烤架上的电打火头。保卫者或许使用了这种“后院大炮”向捕鲸船发射“臭弹”或是烟雾弹。

臭弹

“让我们提醒他们(日本船员),腐烂的鲸鱼肉是什么味道。”鲸鱼保卫者们的代表“海洋守护者”们向捕鲸船们发起了“生化攻击”——臭弹。

日本捕鲸船曾“控诉”“海洋守护者”们向他们投掷了成瓶的丁酸,一种无色、具有腐臭味的液体,并称这造成了人员受伤——一名船员脸部被碎玻璃划伤,另一名船员眼睛溅进了丁酸……“海洋守护者”们驳斥说日本船员自称受伤的说法“纯粹是捏造的”,且他们用的丁酸“基本上就是腐臭的黄油”。但是从效果上看,常年生活在“鲍鱼之肆”中的船员们似乎对这么点臭气不怎么敏感……

激光眩目装置

激光眩目器能发出功率较高的蓝色或黄绿色的脉冲激光束,眩目距离高达2.75千米。由于发射的激光能量较低,并不能直接致盲,但能有效干扰敌方人员观察甚至令其暂时失明。在1月6日的“南极海战”中,“阿迪·吉尔”号上的“海洋守护者”曾用这种有些骚包的激光装置来试图驱离捕鲸船。

烟雾弹、绳索、噪声

其他杂七杂八的装备还有很多,鲸鱼守护者们试图用绳索缠住捕鲸船的螺旋桨,投掷烟雾弹迷乱对手视线,还貌似装备有音响来干扰对方(暂时不清楚放的是什么极具杀伤力的曲子)……作战效果如何尚不清楚,却引起了对手的讽刺——“瓶子和绳索都留在了南极海域。这是环保主义吗?”

日本捕鲸船

在屡次的交锋中,个大体壮的日本捕鲸船似乎都占了上风,好几次日本人都是在环保分子的怒目而视下把捕获的鲸鱼大摇大摆地拖上船。有报道说他们甚至对那些“骚扰”他们的环保分子使用了绑架、枪击、投掷震荡手榴弹等一系列极其暴力的手段。和“海洋守护者”花哨的装备相比,他们的“武器”种类不多,但威力巨大。

LRAD远距声波装备

日本捕鲸船同样装备有“声波武器”,但他们的装备水平显然比对手要高出一截。LRAD(Long Range AcOustic Device),是一款高科技设备,貌似普通的扬声器,所射出的“子弹”全都是噪音——高达150dB的高能量声波,这种尖锐啸叫声是令人无法忍受的。LRAD能够把高频声波以集束形式发射出去,攻击某个目标。发射距离高达300~500米。在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的各国海军驱逐舰上大多装有这种设备。

高压水枪

捕鲸船看来是真把反捕鲸者当成海盗在对付了,船载高压水枪的冲击力十分威猛,索马里的海盗们也屡次吃过其苦头。鲸鱼守护者们也同样尝试用水枪干扰对手,但船小人少的他们显然是落于下风的。

推荐访问: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