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印度弹道导弹力量透视

时间:2022-12-12 15:05:09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印度连续进行了多种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并宣称其弹道导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烈火”-3中远程弹道导弹首次发射飞上天空,用弹道导弹拦截弹道导弹的试验也宣告成功;2007年,第二次发射的“烈火”。-3导弹顺利命中目标区;2008年,印度又宣布潜射弹道导弹顺利发射出水,甚至声称印度能将导弹“打出亚洲”——有能力制造洲际弹道导弹。

但在这些看似风光的导弹发射试验背后,也充满了各界的争议。其实,从印度最初的“大地”近程导弹和“烈火”中程导弹,直到“海洋”潜射导弹和可能在研制中的“太阳”洲际导弹,一直有各种争议。这或许是由于印度弹道导弹技术有一些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也可能是由于印度不时地过早宣布最终夭折的导弹试验发射成功。不过30多年来,印度的弹道导弹就在争议中一步一步地发展。

“大地”近程导弹实现了作战部署

印度最早的弹道导弹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自行研制的“大地”系列近程弹道导弹,属于战术弹道导弹,主要任务是打击敌方纵深战术目标,进行战场火力支援。其主要攻击目标包括:部队和武器装备集散地、战场指挥中心、通信中心及其他重要目标。

“大地”导弹弹长约9米,直径1米,发射重量4000千克;导弹采用双室液体火箭发动机,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用双微处理器监控整个导航过程,采用公路机动部署方式;当射程150千米时,圆概率误差为150米。

“大地”系列导弹由“大地”-1、“大地”-2和“大地”-3三种型号构成,分别为陆军型、空军型和海军型。三种型号的推进系统和制导系统基本相同,通过携带不同质量的有效载荷而具有不同射程。陆军型“大地”-1导弹携带1000千克有效载荷,最大射程150千米;空军型“大地”-2导弹带500千克有效载荷,最大射程250千米。印度称,“大地”-1和“大地”-2导弹均可携带核弹头、常规弹头及化学弹头。但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只有“大地”-1可以执行核打击任务。海军型“大地”-3的发展目标是潜艇发射的核导弹,其射程提高到350千米。尽管射程很有限,印度还是曾计划将其用于海基核力量,并作为“第二次核打击”力量。

“大地”导弹最突出的技术特点是应用了变弹道飞行技术,使其不像“飞毛腿”一类的导弹沿着一条确定的弹道飞行,而是通过采用独特软件的弹载计算机处理器实时控制,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可以沿着6条不同的弹道飞向目标。因此,“大地”导弹具有较强的对抗导弹防御系统的突防能力。

但是,“大地”导弹在研制之初,由于没有大型风洞进行导弹气动外形设计的风洞试验,使该导弹的外形设计比较独特。印度陆军认为该导弹又圆又胖,弹体的中部还有较大的弹翼,而将其戏称为“波音-737”,即不像弹道导弹而像飞机。但实际上,“大地”导弹的先进变弹道飞行技术,恰恰是要通过弹体中部的弹翼来进行飞行中的气动控制。

而另一引起争议的问题是:采用液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大地”-1导弹,由于延迟了部署进度,最终还是改用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各国弹道导弹型号已较多地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时,“大地”导弹却采用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1994年7月,印度陆军在完成对“大地”-1导弹系统的用户鉴定试验中,暴露出该导弹需要在作战前加注液体推进剂而且不易操作的弊端。尽管印度炮兵学校为“大地”导弹的部署进行了部队培训,重点是如何在战场条件下解决导弹推进系统的故障,但印度陆军的第一个“大地”导弹团——第333导弹团的实际作战部署时间,还是从原计划的1995年推迟到了1997年以后。

2003年9月,印度终于决定生产、部署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新型“大地”-1导弹。据报道称,空军型“大地”-2和海军型“大地”-3导弹也于2007年度正式列装。

“烈火”发展为中程、中远程导弹系列

2006年7月9日,印度国防部在第一时间向各界媒体宣布:“烈火”-3导弹发射成功。然而不到半天时间,却传回导弹飞行中途失控,坠入孟加拉湾的消息,一时引起对印度导弹的各种质疑。其实,在印度最初发展技术演示的“烈火”导弹时,西方国家就有各种议论,美国还公开表示反对。以后,对“烈火”-1、“烈火”-2导弹的部署,不仅印度国内外的有关报道常有不同,来自印度政府的消息也时常先后不一、前后矛盾。

印度在1983年开始发展“烈火”两级推进中程弹道导弹技术。该导弹是在印度的卫星运载火箭-3(SLV-3)和“大地”近程导弹基础上研制的。第一级是利用已经成功发射的SLV-3的第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改进型,发动机长约10米,直径1米,发射质量约10000千克,最大推力540千牛;第二级则采用了“大地”导弹,有效载荷1000千克,同样可以携带核弹头、化学弹头及常规弹头等各种有效载荷。1989年5月首次发射试验成功,1994年又成功进行了第三次飞行试验,射程达到1400千米。虽然受到美国反对的压力,“烈火”导弹计划在1996年被停止。但是该计划完成了中程弹道导弹弹头再入技术演示试验,使印度掌握了中程弹道导弹的关键技术。

1997年,印度借口巴基斯坦进行“哈特夫”导弹飞行试验带来的威胁,又恢复了“烈火”导弹计划,并开始了“烈火”-2中程导弹的研制和“烈火”导弹的系列化发展。1999年4月和2001年1月,先后两次成功进行了“烈火”-2导弹的飞行试验。该导弹与“烈火”导弹的主要区别是采用了两级固体火箭推进,最大射程提高到2000-2500千米。2002年1月和2003年1月,又先后两次成功进行了“烈火”-1导弹的飞行试验。该导弹实际上是“烈火”-2的单级推进减程型,长14.3米,直径1米,采用“烈火”-2的第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有效载荷1000千克、发射质量11800千克,射程700千米。

“烈火”-2和“烈火”-1导弹被印度视为21世纪初期针对中国和巴基斯坦投射核武器的有效工具,是形成所谓的“最低限度核威慑”力量的关键。因此,早在2001年7月,印度政府就宣布,“烈火”-2导弹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2001-2002年期间装备部队”。在2002年6月,印度政府又宣布“原则上’批准军队组建‘烈火’-2导弹团”,即第335导弹团。2004年,在“烈火”-1导弹再次成功试射后,印度国防部称,该导弹“应军队要求正在进行生产”,将部署在第334导弹团。美国的《原子能科学公报》在2005年曾评估过印度的核力量,认为印度已经部署了“烈火”-1和“烈火”-2导弹。然而后来的报道表明,《原子能科

学公报》当时的论断似乎也有点为时过早。

2006年3月,美国空军的报道称“‘烈火’-1导弹还没有部署”,印度国防部也在2006年的相关报道中称,“‘烈火’-1导弹装备部队的过程仍在进行当中”。美国空军于2006年5月报道,“烈火”-2导弹“仍未部署”。而印度国防部2006年的年度报告也说,“‘烈火’-2导弹的部署还在进行中”。也就是说,最初计划部署的“烈火”-2和“烈火”-1导弹,在时隔几年后并没有完成作战部署。

虽然有关“烈火”导弹系列三个型号的有些报道前后矛盾,尽管“烈火”-1和“烈火”-2导弹是否已实现实战部署还难有定论,但可以确定的共识是,“烈火”导弹已经形成一个中程、中远程的弹道导弹系列。而对于“烈火”-3导弹的首次发射试验失败引起的外界质疑,印度的国防专家也有自己的观点。

印度导弹专家乌代·巴斯卡认为,“烈火”-3导弹与以前的“烈火”-1和“烈火”-2导弹有很大的不同,其结构更为复杂。因此,在第一次发射试验中,“烈火”-3导弹能够成功起飞就已证明了导弹的整体设计没有问题,只需对局部设计进行修改。另一位印度导弹专家萨拉斯瓦特博士则表示,有信心在2年内使“烈火”-3导弹取得试验成功。从图2所示的外形图可以看出,虽然“烈火”-3与“烈火”-2同为两级固体火箭推进的弹道导弹,但设计上确实有很大的不同:“烈火”-2导弹长20米、弹径1米、长径比为20,发射质量为16吨;“烈火”-3导弹长13米、弹径1.5米(另有报道称弹长16米,弹径1.8米)、长径比约8.7(或8.9),发射质量达48吨,是“烈火”-2导弹的3倍。而以后在2007年4月12日和2008年5月7日,“烈火”-3导弹接连两次发射试验成功,应该说是验证了印度导弹专家的观点。

“海洋”导弹“成功”进行了水下发射

2008年2月26日,印度先宣布当天进行的K-15潜地弹道导弹水下发射成功,尔后又称导弹去向不明。与“烈火”-3首次发射试验类似,试验导弹最终不知其踪的一幕再度上演。一时间,各国对此议论纷纷,印度的潜射导弹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K-15潜地导弹也称为“海洋”(音译萨加里卡),《印度快报》称,该导弹长6.5米、直径约1米,采用固体火箭推进系统,发射质量约7000千克,可以携带约500-1000千克的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射程为700千米。“海洋”潜地导弹被认为是印度形成“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关键。印度计划将“海洋”核导弹装备到正在研制的第一艘国产核潜艇上,而这艘核潜艇计划在明年下水。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渴望提高自己的核威慑能力,并且渴望在现有携带核弹头的“烈火”系列地地导弹和轰炸机以外,再获得更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所以,当“海洋”导弹出水升空后不久,印度潜射导弹发射试验的总指挥普拉赫拉达就兴奋地宣布导弹发射取得成功。普拉赫拉达还透露了相关内幕,包括为了使导弹能在水下发射,特地设计了两级推进的系统:第一级发动机将导弹从水中送入空中,第二级发动机在空中点火使导弹飞向目标;以及印度已对该导弹秘密进行了5次试验等。

由于印度还没有发射弹道导弹的潜艇,试验中“海洋”导弹是从一个沉到海面以下50米的特制发射筒发射的,导弹预定达到的目的地是在孟加拉湾偏南靠近印度安达曼群岛一侧。但等候在那里的印度海军部队在试验的当天却一直没有监测到飞来的导弹,最终等到的是搜索失踪导弹的命令。

由于潜射弹道导弹技术的复杂性,“海洋”导弹首次水下发射失利并不是非常意外的结局。即便是导弹技术先进的俄罗斯,在近年试验其最新的“圆锤”潜地弹道导弹时也曾有过“六射四败”的糟糕记录。令分析人士十分不解的是,失去控制的导弹按照惯例通常都会启动自毁程序,同时借助无线电信号向地面通报自身的坠毁地点。而印度此次却迟迟未能公布相关信息,对自家导弹的去向“一问三不知”,说明其在导弹试验监测、保障等基础技术领域还有很大差距。最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的消息人士只是含混地说,射程为700千米的“海洋”导弹没能全部达到事前为这次发射试验设定的参数。至于导致试射失败的原因,该组织始终没有给出明确说法,只是承认在目标海域搜集情报的船舰“未能掌握导弹的飞行轨迹”。有专家认为,“烈火”导弹的发射试验也曾有过脱轨坠毁的记录,“海洋”导弹与“烈火”存在技术关联,其中制导系统失灵或第一级火箭分离失败应当是最可能的原因。

对于导弹试射失败,印度的导弹专家争辩称,对于潜射导弹来说,最重要的或者技术最困难的是导弹从水下发射到冲出水面、第二级发动机点火的这一阶段,以后的飞行过程与其他弹道导弹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海洋”导弹出水升空后就宣布发射成功,显示出印度最关心的是已经掌握了潜射导弹出水的这一核心技术。不过,印度究竟是不是掌握了潜射弹道导弹的核心技术,还要由以后的导弹发射试验来说明。

发展“太阳”洲际导弹似乎有潜力,但是否有必要

2007年4月,“烈火”-3导弹的第二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就声称拥有制造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可以让印度的核武器打击范围达到比亚洲更远的地方。该组织负责人纳塔拉詹说,正以在“烈火”-3导弹中加入第三级的方式,研制有效载荷保持在1500千克而射程达到5500千米的导弹系统。另有消息人士说,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最大的梦想——虽然它在公开场合对此矢口否认——是研制射程超过10000千米的洲际弹道导弹,从而使印度进入核大国俱乐部。而且据报道,这种洲际导弹已经命名为“太阳”(音译苏里亚)。印度一些分析人士还称,已经成功地在印度极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上应用的低温火箭发动机技术,可以很容易地用来发展洲际射程的弹道导弹。

“烈火”-3导弹的射程约3500千米,发射质量48000千克,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导弹射程超过10000千米,发射质量为47200千克。显然,印度的固体火箭推进弹道导弹技术水平并不高。虽然通过在“烈火”-3上添加一个第三级,从而研制出5500千米射程的远程导弹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固体火箭推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就会有比较大的难度,所以有了用低温液体火箭推进技术发展洲际导弹的说法。

美国国防信息中心的专家卡提克·波马坎特指出,采用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低温发动机技术,由于推进剂温度太低,很难长时间贮存在贮箱中;推进剂密度太低,需要大容积贮箱,增大了导弹的体积并需在发射前用较长时间加注,不适合用于作战的导弹武器,对洲际弹道导弹尤其不适用。而曾担任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负责人的桑塔纳姆更是认为,即使印度有能力制造洲际弹道导弹,制造这样导弹的决定也要由政治领导层作出。因为这会无必要地影响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确实,射程5500千米的远程导弹就可以使印度的核打击范围覆盖以至超出亚洲各国,印度只有以威慑美国或西欧国家为目的,才有必要发展射程更远的洲际弹道导弹。

责任编辑 兆 然

推荐访问:弹道导弹 印度 透视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