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二战海上袭击舰①

时间:2022-12-13 09:10:08 来源:网友投稿

前言

在巡航的时候,它们是和平的货船,高挂中立国或者同盟国的旗帜;但一旦发现了猎物,它们马上挂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海军旗,发动猛烈的进攻。它们在夜幕或者薄雾的掩护下对盟国的商船甚至是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一次又一次地让皇家海军损失惨重,偶尔还在盟国的港口外布下数以万计的水雷或者炮轰建设中的港口。九艘德国全副武装的袭击舰就这样游荡在广阔的海洋上面,寻找着自己的猎物,给盟国的海上补给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由于化装成没有武装的商船,袭击舰通过伪装,载着让人恐惧的军火四处制造麻烦;而水上飞机和快艇更是让它们无所顾忌。当它们得手之后,往往将目标舰只的燃油据为己有,而对方的补给物资也全部转移过来,这其中还包括大量的俘虏。这些袭击舰甚至还扮演着补给舰的角色。它们掠夺的物资往往是U艇的“粮食”。一旦U艇获得这些物资,其作战的时间和区域就将进一步扩大。袭击舰们往往在海上呆上数月,甚至几年。而回到祖国之后,它们就成为了英雄。毫无疑问,它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最让人感到恐怖的舰队之一,就像当年的海盗一样。而纳粹,又常常宣扬日耳曼人是北欧海盗民族的后代。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国海军在传统海战方面基本没有发挥什么重大作用。但是,它们在袭击海上交通线,进行所谓“海盗战争”方面倒是得心应手。第三帝国海军的主力舰只几乎悉数参与了这种战斗,只有布吕歇尔号(Blücher)和提尔皮茨号(Tirpitz)没有参与“海盗战争”。在击沉或俘获敌舰方面,这场战争并不算太成功,但是它却大大牵制了盟国的海上力量,更重要的是扰乱了盟国的海上航线。这样的结果就是保持了德国国内高昂的士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击了皇家海军对德国的封锁。将近七十年之后,人们对于这些大型舰只仍然津津乐道,有些甚至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但是如果将它们拿来与德国海军的袭击舰相比,这八艘大型舰只的海盗作战几乎是完全失败的。与它们的实力、武装、乘员和造价相比,它们击沉或俘获的敌舰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对敌方的海上航线没有造成任何影响,德意志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打击也非常有限。其他四艘稍微好些,不过它们的战果就连一艘后期型的U艇都能够达到。德国海军在二战时期最实际的任务就是破坏盟国的海上交通线,而在破交作战当中,那些声名显赫的德国海军大型舰艇至多只是吸引和牵制了皇家海军的注意力,实际战果不值一提。相反,九艘到达远海的德国袭击舰在他们总共3769个战斗的日日夜夜中一共击沉或俘获了142艘敌舰,战果总吨位粗略计算的话超过87万吨,它们的日战果差不多是230吨。让人惊奇的是,这些战绩仅仅是由约3000名官兵和九艘只是经过仓促改装过后的商船取得的。自然袭击舰击沉的大多为轻武装甚至无武装的商船,但是这些商船袭击舰的总吨位不及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总造价不超过俾斯麦号的1%,其装备的陈旧程度更是让人感到咋舌!考虑到这几点,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U艇舰队以外,第三帝国海军恐怕没有哪支部队获得了如此卓越的战绩。U艇当中最厉害的U48日战果也不过398吨,其他U艇只会更低,更何况U艇的装备和人员甚至战略战术都优于袭击舰舰队,而且从一开始,U艇部队就受到了来自上层的高度重视。因此,即便是通常被认为最成功的U艇部队,在袭击舰的成功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

正如前面指出的,第三帝国海军的大型舰只从来就不缺少历史的关照;但是袭击舰却渐渐被历史遗忘。实际上在战争期间,袭击舰也没有得到德国海军的足够重视。这对于在军事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的袭击舰显然不公平。它们尽管没有俾斯麦号那么充满魅力,尽管没有德意志号的名字那么响亮,但是它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从反面揭示出一点:如果没有合适而先进的武器,而仅有先进的战略战术同样也不能取得战争的成功。这同拥有先进武器而缺乏先进战略战术的道理是一样的。为何第三帝国的陆军和空军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而第三帝国的海军在大战期间却少有作为,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单单就是这一点,袭击舰们就不应当被忘却。

“海盗战”

对海上商船进攻的破交战战术自海战登上人类历史舞台之时就已经出现了,所有参加过海战的国家都建造过用于进攻敌方商船的私掠船。在历史上最著名的私掠船恐怕就是英国德雷克领导的私掠船队。这位海盗出身的英国爵士在被“招安”之后,带领自己的私掠船为大英帝国的“日不落”功勋南征北战。而美国南北内战当中,南部邦联的私掠船击沉了太多北方商船,以至于美国商船队一直就没有从损失当中恢复过来。

在近代,海盗战成为了新兴国家挑战传统海上大国的有效手段。这种作战方式成本较小、风险也不大,而取得的成果却异常巨大。在两次大战当中,作为传统大陆国家的德国将袭击海上交通线的战略发展到极致。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破交作战的成功为二战时期德国袭击舰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实战证明,以成本较小的袭击舰进攻敌方的海上交通线,对敌方造成打击,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持续的打击往往能够更深入地削弱敌人的实力和士气。因此一战时期,海盗战几乎成为了德国挑战英国海洋霸权唯一有效的方式。

在一战当中,最开始的几艘德国袭击舰实际上都是战舰。但是将战舰投入海上破交战当中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很难在皇家海军面前伪装,因此这些用于破交作战的战舰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大多数作为袭击舰的德国战舰不是被击沉就是被皇家海军的战舰封锁在港口里面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反倒是后来由商船改装的袭击舰获得了巨大成功。

一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德国尚有一些大型远洋客轮还航行在海上或者停泊在中立国的港口。其中有些客轮驶到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在那里稍微武装了一下。大战的爆发使得它们无法返回德国本土。于是,这些客轮决定对协约国海上交通线发动袭击。其中有些舰只取得了一定成功。不过由于客轮本身条件所限(容易受到攻击、外形容易辨别等),它们的行动无法长久持续下去。但这种做法引起了德国海军的注意。不久他们就用一些武装起来的小型燃油动力货船来袭扰协约国海上交通线。这种改装的军舰不用担心自己的补给问题,因为所有的物资都可以通过俘获敌舰获得。但是需要补给武器或有其他特殊需求的时候还是得寻求其他办法,例如“秘密海军补给系统”(Etappendienst)。这些袭击舰当中,有几艘表现非常出色,而且它们在巡航作战之后还毫发无损地返回了德国,这使得人们对武装商船的作用刮目相看。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总共改装了十六艘袭击舰。其中又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由远洋客轮直接改装的,比较著名的主要有威廉大帝号(Kaiser Wilhelm der GroBe)、威廉皇太子号(Kronprinz Wilhelm,二者同属一个级别)、柏林号(Berlin)、特拉法尔加角号(Cap Trafalgar)、弗里德里希太子号(Prinz Eitel Friedrich)、菲内塔号(Vineta)等;第二类是由缴获的敌方船只改装的,例如秃鹰号(Geier)、美洲豹号(Leopard)、流星号(Meteor)、海鹰号(Seeadler)、狼号(Wolf)等,这些袭击舰都改装自缴获的英国船只;最后一类,也是最成功的一类,就是利用普通商船改装的袭击舰。这批袭击舰包括鸬鹚号(Komoran)、鹫号(Greif)、臭鼬号(Iltis)、海鸥号(Mwe)、狼2号(WolfII)。这些袭击舰不容易被辨别,而且建造成本很低,所以战果卓著。这一种袭击舰的作战思想被纳粹德国海军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推荐访问:海上 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