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格鲁吉亚的两把“新板斧”

时间:2022-12-13 12:35:05 来源:网友投稿

2012年2月25日和3月3日,格鲁吉亚瓦齐阿尼(Vaziani)军事基地(位于格首都第比利斯郊外约20千米处)两次迎来了格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和国防部长巴乔·阿哈拉亚。该基地究竟有什么吸引力使萨卡什维利和阿哈拉亚两次到访?原来,他们是分别参加“拉齐卡”(Lazika)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原型车和ZCRS-122“马加里亚”(Magaria)新型122毫米自行火箭炮的“首映式”。

格鲁吉亚的“标志性时刻”

格鲁吉亚自萨卡什维利上台之后开始向西方一边倒,格军武器装备也越来越多地转为向西方采购。但是,一味外购对国小人少的格鲁吉亚来说显然是个沉重的负担,而且也不利于本国工业的发展。因此,格鲁吉亚在外购的同时,也在自主研制一些武器装备。由于坦克、重炮、飞机、舰艇等技术太复杂,非格鲁吉亚现在的经济和军工实力所能及,所以格鲁吉亚将自主研制的武器装备首先放在技术相对简单的轻型装甲车辆、小型无人机等方面。当然,这些自研的武器装备在风格上也都趋向西方化。

在2008年的俄格战争中,格军被俄军打得大败,武器装备损失惨重。因此在战争结束后,格鲁吉亚自研武器装备的步伐比以前有所加快。2011年5月26日,格鲁吉亚自研的“迪德哥里”(Didgori)4×4装甲车首次亮相于独立日阅兵仪式。前不久,格鲁吉亚又分别公开了自研的“拉齐卡”步兵战车和一种新型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客观地讲,这种发展速度对于格鲁吉亚来说已经相当快了。

上述三种新装备都是由格鲁吉亚国防部的“三角洲”科学技术中心(STC Delta)研发,生产厂家则是在苏联时期以生产苏-25攻击机闻名的第比利斯飞机制造厂(TAM)。对于本国研制的几种新装备,萨卡什维利充满了自豪感。在参观“拉齐卡”步兵战车时,他这样说道:“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像格鲁吉亚这样全新的国家现在也有能力研发生产履带式战斗车辆了。”而在参观ZCRS-122“马加里亚”自行火箭炮时,他又说:“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生产全新火箭炮的能力,不久我们还将为其配备一系列先进的火箭弹。此外,我们还将生产无人机,使军队的装备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风格混搭的“拉齐卡”步兵战车

第一眼看到“拉齐卡”步兵战车的感觉是“很西方”、很现代;但如果看第二眼的话,就会发现该车实际上是在俄系底盘上披了一件西方的“外衣”;而第三眼则会发现这件西方“外衣”极有可能出自以色列之手。

“拉齐卡”步兵战车的底盘可能是在俄制BMP-1/2步兵战车的底盘基础上改进而来,因为其负重轮数量虽然只有5对,与BMD-1/2伞兵战车相同,比BMP-1/2步兵战车少一对,但是其动力传动系统、主动轮采用的都是与BMP-1/2相同的前置设计,而非BMD-1/2那样的后置设计。再有,“拉齐卡”负重轮的间距、外形等都与BMP-1/2的负重轮毫无二致。但是,BMP-1/2所采用的单轮缘负重轮技术对于现在来说已经很落后了,而格鲁吉亚仍没将其改进为双轮缘负重轮,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就是尽可能保持原有底盘结构以降低新车底盘的设计难度。

虽然底盘采用了BMP-1/2的设计,但是“拉齐卡”的车体并没有继承BMP-1/2低矮的设计特点,而是采用了美制M113装甲车的设计,因此显得比较高大,相应地车内空间比BMP-1/2有了很大改善。不过,“拉齐卡”的车体设计可能不是由美国人完成的,而是由以色列完成的。原因在于这样两点:一是美国人对于在老旧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兴趣不大,而以色列人不但兴趣大,同时还是行家里手;二是“拉齐卡”的装甲外形、遥控武器站等都透着明显的以色列技术特点。

“拉齐卡”步兵战车的车首为典型的楔形结构,特别是上部不仅倾斜角很大,而且面积也相当大。动力舱布置在车首右侧,由装甲隔板与左后方的驾驶舱和其后的载员舱隔开。排气百叶窗和排气管布置在车体右后侧上部位置。在动力舱上方设有装甲检修门,供维修人员对动力系统进行检查维修。

驾驶舱前方装有3具潜望镜,供驾驶员在闭窗驾驶时观察前方和左右两侧的情况,其中布置在中间的潜望镜为昼夜双通道。驾驶舱内采用了数字化车辆电子设备、液压转向助力设备等。在驾驶舱顶部有一扇向上开启的舱门,供驾驶员出入。车长没有像驾驶员一样的独立车长舱,而是位于载员舱内。

车体两侧均为近乎垂直的设计,虽然对于防护来说不够理想,但好处是能够增大内部空间。作为新面世的步兵战车,“拉齐卡”的车体两侧未布置射击孔。后部的载员舱在结构设计上与M113如出一辙,很是宽大,左侧有通道与前部的驾驶舱相连。载员舱内以面对面形式布置了8副折叠座椅(左右各4副),另外在载员舱前中部位置还设有1副折叠座椅,因此全车载员人数可达8人(其中1副座椅是给车长乘坐的)。每副座椅均是向上折叠的悬吊型式,内衬为软质材料,外面包覆透气吸汗的面料,乘坐起来很舒适。座椅配有安全带,可增强载员在装甲车高速越野行驶情况下的乘坐安全性。

“拉齐卡”车尾供载员出入的舱门设计很有特点,采用的是类似中国古代吊桥那样的设计,由两根钢丝绳控制尾门收放;在尾门中间还开有一扇向右开启的大门,供载员在平时或尾门出问题时出入。另外,在载员舱上方左右两侧还对称布置了4个矩形舱门(每侧各两个),供载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出入。

“拉齐卡”步兵战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型号目前还不清楚,有西方媒体指出是1台功率约300马力的柴油机。考虑到西方国家在装甲车辆动力传动的技术领域具有领先水平,而且可选型号又很多,因此“拉齐卡”的动力传动装置应该是很先进的。同时还可以肯定的是,整个动力传动系统能够进行整体拆卸。

“拉齐卡”的行走装置包括1对主动轮、1对诱导轮、5对负重轮、2对托带轮和2条钢制双销履带;悬挂装置为扭杆悬挂。

“拉齐卡”的战斗全重为14吨,可轻松地由C-130一类的中型运输机进行空运和快速部署。其最大公路速度可达70千米/小时,具有良好的战术机动性。此外,该车还具备较强的浮渡能力。

“拉齐卡”步兵战车的武备为装在驾驶舱后方的一座遥控武器站。从技术风格上看,颇似以色列拉法尔公司的“萨姆森”家族。该遥控武器站集成了1门2A14型23×152毫米机关炮、1挺PKT型7.62×54毫米机枪以及光电火控系统,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客观地说,加装遥控武器站是现在世界各国装甲车辆发展的一种趋势,优点在于避免了以前那种乘员必须探身车外操纵武器、易受敌方火力打击的危险。但是,该遥控武器站所集成的23毫米机关炮火力别说无法与俄军BMP-3步战车的100毫米主炮火力相比,就是面对俄军BMP-2步兵战车的30毫米2A42型机关炮也只能甘拜下风。而从世界范围看,步兵战车的火力普遍也都在加强,30毫米机关炮已是最基本的配置,35、40毫米机关炮正越来越多。换句话说,无论是从格军面对的对手,还是世界步兵战车的发展来分析,“拉齐卡”的火力都明显不足。不过,外界现在所看到的只是原型车,也许未来的生产型会换装口径更大的机关炮。

“拉齐卡”步兵战车的车载电子系统除遥控武器站的光电火控系统之外,还装有数字化卫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以及昼夜光电观察系统。所有这些都是西方制式,技术上是很先进的。例如车载超短波加密电台具有调频和自适用能力,能够在车际之间进行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由于通信能力大大增加,因此车体尾部上方装有2根鞭状天线;车体前后及两侧所装的摄像机能够将所设外部画面源源不断地传入载员舱内,显示在一块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器上,使载员随时了解外部情况。

防护方面,“拉齐卡”的车体为装甲钢焊接而成,并在车体正面、两侧加装有以色列风格的模块化附加装甲,据称这样可使该车的装甲防护能力达到STANAG 45694级水平,也就是车体能够抵御200米射来的弹速911米/秒的14.5×114毫米穿甲弹、30米处爆炸的155毫米榴弹破片和10千克装药的反坦克地雷。但是也有不少专家对其防护力表示怀疑,认为其车体外形比BMP-1/2粗胖,战斗全重却只比BMP-1增加了700千克,比BMP-2还少了600千克,因此其能够用于防护的装甲重量没有什么提升,即使考虑到附加装甲技术比较先进,但要整车的装甲防护力达到STANAG 4569 4级水平可能性还是很小。要知道,德国研制的“美洲狮”新型步兵战车基本防护型战斗全重比“拉齐卡”大1倍以上,整车装甲防护力也才达到STANAG4569 4级水平。这些专家由此推测,“拉齐卡”也许只有车体正面的装甲防护力达到了STANAG4569 4级水平,车体两侧和尾部则是STANAG 4569 3级水平,即能抵御30米处射来的弹速930米/秒的7.62毫米穿甲弹。至于防地雷能力估计也只是比BMP-1/2略有提高,因为“拉齐卡”的车体并未采用防地雷的V形设计,只是在车内对乘载员座椅采用了防地雷设计。

实际上,即便“拉齐卡”的整车装甲防护力标准达到STANAG4569 4级,与世界上出现的其他新一代步兵战车相比还是明显偏弱。例如各国新一代步兵战车的正面装甲防护力普遍在STANAG 4569 5级以上(也就是至少能够防御500米处射来的弹速1258米/秒的25毫米脱壳穿甲弹和25米处爆炸的155毫米榴弹破片),车体两侧装甲防护力为STANAG 4569 4级以上。

“拉齐卡”步兵战车的其他防护手段包括激光报警装置、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整体式三防装备以及并排布置在车首驾驶舱右前侧的8具电动烟幕弹发射器。

“拉齐卡”目前还只研制了步兵战车这一种类型,但格鲁吉亚表示将努力使“拉齐卡”实现车族化,包括发展120毫米自行迫击炮、自行防空导弹发射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指挥一通信车等。此外,格总统萨卡什维利还在“拉齐卡”亮相仪式上表示,该车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其他变型车除了用于装备格鲁吉亚陆军外,还将用于出口。他认为“拉齐卡”是一款性能优秀的步兵战车,出口前景比较广阔。但是外界对该车的出口前景却远没有萨卡什维利那么乐观,认为这种皮薄馅大、技术不是十分出色的步兵战车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赢得青睐。

“拉齐卡”步兵战车的主要技术参数为:战斗全重14吨,乘员2人,载员8人,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小时,最大水上速度8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00千米(但有资料称可能只有200千米,必须带附加油箱才能达到400千米),爬坡度31度,侧倾坡度17度,越垂直墙高0.7米,越壕宽2米,涉水深1.2米。

新瓶装旧酒的“马加里亚”火箭炮

提起格鲁吉亚“三角洲”科学技术中心研制的ZCRS-122“马加里亚”122毫米火箭炮,许多人可能感到很陌生,毕竟它是一款刚露面的新型火箭炮。但若提起该炮的原型——俄制BM-21“冰雹”火箭炮,那可是闻名遐迩了。

在2008年的俄格战争初期,格军投入了27辆BM-21火箭炮和一个连的RM-70型122毫米火箭炮(捷克研制的翻版“冰雹”)对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进行了猛烈轰击,不仅给驻守在这里的南奥塞梯武装和俄维和部队造成了很大混乱,并且还炸伤了奉命驰援的俄军司令阿纳托利·赫鲁廖夫中将。尽管这场战争的结局以格军惨败收场,但表现出色的“冰雹”火箭炮却让格军颇为满意,因此在战争结束后格鲁吉亚就开始着手在BM-21基础上研制新型122毫米火箭炮,主要目的是增强机动性、精度、防护能力,以及缩短反应时间;对其赋予的任务是以猛烈而准确的火力攻击敌方人员、装甲目标、炮兵阵地、指挥所和防御工事。

ZCRS-122“马加里亚”122毫米火箭炮由火炮部分和战术卡车底盘组成。其中火炮部分基本上照搬了BM-21,主要包括40根定向发射管、安装定向管的基座、气动与电动升降与旋转动力装置、瞄准设备。定向管长3米,直径为122毫米。为增加火箭弹旋转速度,定向管内壁刻有“门”型螺旋凹槽,火箭弹体上的引导栓就在这些凹槽中滑行。定向管分为4排,每排10根,40根定向管与固定装置一起安装在牢固的焊接摇架上。摇架利用两个半轴固定在基座上,可使其左右旋转和上下俯仰。为便于旋转,基座上有两个扭力装置,主要由带扭力的钢板组构成,钢板组的一端固定在摇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基座完全采用焊接工艺,从外面看像一个多面体铁箱,基座上安装有电力驱动导引机械、制动机械和部分气动设备,而基座及其上面的各种部件组成了火箭炮发射装置的旋转系统。

电力驱动导引机械可使定向管组在垂直平面上俯仰0~60度,水平方向上可以旋转200度,即左旋120度,右旋80度,右旋受限的原因在于定向管组左后安装有一个可旋转的瞄准支架,上面装有PG-1M周视瞄准镜。驱动导引机械主要靠电力驱动,但也可使用手动方式,分为升降机械和旋转机械。升降机械安装在基座中央,主要负责定向管组垂直方向的俯仰,其主导齿轮与固定在摇架上的扇形齿轮啮合;旋转机械安装在基座左侧,主要负责定向管组水平方向的旋转,其主导齿轮与定向管组架底部的滚珠座圈轴盘啮合。无论电动还是手动,炮手们都需要先打开控制垂直或水平方向旋转的电磁离合器。

所有定向管都安装在一个钢铁框架内,正面连接着旋转支撑系统。框架上有一些翼板和工具箱、备用零件箱,翼板上可以安装照明灯,后部翼板在装弹和卸弹过程中可起到支撑火箭弹的作用,前部翼板用于放置工具箱和零件箱。钢铁框架通过一根横梁和两根纵向立柱固定在卡车底盘上,立柱底部用拉紧器连接着底盘翼梁,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可分担一部分火炮重量。

火炮部分的布置方式与BM-21相似,也是布置在卡车底盘的尾部。不过,ZCRS-122“马加里亚”火箭炮所采用的6×6战术卡车底盘机动性能比BM-21的乌拉尔-375D卡车要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为8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500千米),特别是其采用了带装甲的驾驶室,装甲防护能力据称可以达到STANAG 4569 2级以上水平,也就是能够防御30米处射来的弹速695米/秒的7.62×39毫米穿甲燃烧弹。这样一来,包括驾驶员在内的5名炮班人员的生存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与BM-21一样,ZCRS-122“马加里亚”的卡车底盘也在驾驶室右后侧设有备用轮胎固定器。

ZCRS-122“马加里亚”火箭炮可进行单射和齐射,齐射时间大约20秒。齐射期间,脉冲式传感器可为每枚火箭弹点燃发动机,电源主要来自于安装在驾驶室内的分电器或外置的操纵台。瞬间脉冲电流可以点燃火箭弹的发火管,随后火焰进入弹体发动机的燃料舱中央管道,从而引燃发动机。高温高压气体顶破弹体后盖,从喷口呼啸而出。在火箭弹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弹体上的制动销钉挣脱定向管制动装置的束缚,脱膛而出。在离开定向管的瞬间,弹体上的平衡翼自动打开。火箭弹最小射程1千米,最大射程40千米。

该炮装填火箭弹既可采用手工方式,也可由运输装弹车进行自动装填。而据“三角洲”科学技术中心介绍,ZCRS-122“马加里亚”火箭炮的卡车底盘还有空间再容纳一个携带40枚火箭弹的备用弹架。在火箭炮的40枚待发弹打完之后,备用弹架在液压传动器的帮助下可迅速水平对准车身尾部,弹头朝后。而打空的定向管组旋转180度,将尾部对准装弹架,然后由机械式液压装弹系统将备用火箭弹水平推入定向管组。如果能这样,那么意味着该炮具有很强的火力持续性。

ZCRS-122“马加里亚”火箭炮的火控和指挥系统均采用了西方技术或成品,包括自动瞄准系统、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数字化车载电台,另外还可以得到火炮控制雷达和无人机的支援,因此火力反应时间、火箭弹命中精度都比BM-21火箭炮要高。在俄格战争中,格军装备的BM-21和RM-70火箭炮在以色列无人机和美国现代化指挥控制系统引导下所产生的“力量倍增器”效果,就给参战的俄军以极大触动,直接影响和推动了俄军进行全方位的军事改革。

ZCRS-122“马加里亚”火箭炮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一些技术问题仍有待完善。而从格总统萨卡什维利的话语分析,该炮所存在的最大技术障碍在火箭弹方面——不仅没有完备的弹种,而且火箭弹的发动机技术还没有完全突破。由此看来,该炮要想达到格军所要求的技战术性能还尚待时日。

推荐访问:格鲁吉亚 板斧 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