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血捍莫斯科(5)

时间:2022-12-13 15:25:07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_]vky汇报了这一情况,请求把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第1突击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划归西方面军指挥,以发动一次决定性的大反攻。斯大林听后还是有点犹豫不决。朱可夫分析道:“敌人现在已极度虚弱。如果我们现在不反攻,消除敌人楔入的危险,一旦敌人援兵赶到,局势将会迅速恶化。”斯大林经过一夜的思考后,于第二天便同意了朱可夫的请求,遂将第1突击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及第20集团军加强给西方面军,并批准了朱可夫的反攻计划。

按照该反攻计划,参加反攻的有3个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西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的15个集团军,共105个师44个旅,1021700人,作战飞机1200架。朱可夫大将的西方面军承担歼灭莫斯科附近德军的主要任务,因此得到较多的加强,除得到3个集团军(第1突击集团军、第10和第20集团军)外,还得到9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8个步兵旅、6个坦克旅以及大量特种部队的加强。西方面军兵力共拥有70个师40个旅,748700人,共有7652门火炮、774辆坦克。

苏军反攻的企图是:西方面军北翼的第30集团军、第1突击集团军、第20和第16集团军在加里宁方面军的配合下,歼灭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伊斯特拉地域内的德军集团。库兹涅佐夫中将指挥的第1突击集团军,在德米特罗夫-亚赫罗马地区展开,突破莫斯科-伏尔加运河德军的防线,在第20和第30集团军协同下,向克林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尔后向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进攻;第30集团军的任务是打垮罗加切沃和博尔谢沃地区的敌人,之后向科斯特利亚科沃和洛托施诺发展进攻;第20集团军从红波利亚纳地区出发,向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方向实施突击,从南面夺取该城;第16集团军向克留科沃推进,尔后向伊斯特拉方向发展进攻。

南翼的第10、第50集团军与近卫骑兵第1军密切协同,向斯大林诺戈尔斯克、博戈罗季茨克方向实施突击,击溃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攻占图拉周边地区;西南方面军歼灭德军叶列茨集团,然后向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后方推进,配合西方面军南翼部队击溃南翼德军。

部署于西方面军中间地带的第5、第33、第43和第49集团军担任钳制任务,阻止德军向其他地域调兵。为了达成反攻的突然性,苏军统帅部采取了灯火管制、无线电静默、部队调防限于夜间进行等严密措施,并将反攻时机选在德军刚刚停止进攻尚未转入防御时,即12月5~6日。当红军将士听到反攻的消息和命令时,无不兴奋异常,欢呼雀跃。半年来失败的耻辱、退却的痛苦和对入侵者的仇恨,此时都将化为打击侵略者的巨大动力。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12月初下的一场大雪及极度的严寒,虽然给军队的集结和机动带来极大的困难,但各反攻部队还是按时完成了一切准备。

12月5日,为了迷惑敌人,在西方面军北面的科涅夫上将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率先发起反攻。在其当面防守的是德军第9集团军,德军将其主力都部署在与苏军对峙的一线,约有2个师的兵力扼守要塞加里宁。进攻发起后,加里宁方面军第29集团军主力越过结冰的伏尔加河上游,从加里宁西面直扑斯塔里察,另一部兵力配合第31集团军夺取加里宁。但遭德军猛烈抵抗,其进攻受阻。由加里宁东南地域进攻的第31集团军进展迅速,一举突破德军第9集团军右翼的防御,一部兵力实施“左勾拳”行动,对加里宁进行迂回,另一部兵力向纵深图尔吉诺沃推进。由于时值冬季,冰封雪冻,机动十分困难,再加上兵力不占优势,第31集团军而后的进攻受阻。直到9日日终前,第31集团军才对加里宁之敌达成合围,并进逼至图尔吉诺沃。德军第9集团军迅速撤退。苏军第31集团军步步紧逼,德军第9集团军的退却很快变成了逃窜。16日,第31集团军一部经过激烈的围攻战,一举攻占了加里宁市,另一部同时也攻占了重镇图尔吉诺沃。之后,由于正面的扩大,加里宁方面军得到1个集团军(第39集团军)的加强。到12月底,该方面军第29、第31集团军合力攻占了斯塔里察,并将战线推到斯塔里察以西南北一线。加里宁方面军的行动有力地支援了西方面军右翼的行动。

6日,在700架飞机的支援下,西方面军右翼第30、第20、第16集团军和第1突击集团军开始发起了大规模攻击行动。在这个方向上与其对峙的是德军主要突击力量第3、第4装甲集群。第30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列柳申科将军率领下,突破当面之敌防御后,于第3日日终前一举攻占了罗加切沃、亚穆加等地,并切断了克林以北加里宁-莫斯科的公路,一部兵力从北面攻打克林,另一部向纵深发展进攻;第1突击集团军于当日突破莫斯科-伏尔加运河德军防线后,越过莫斯科-加里宁铁路,一举攻占了亚赫罗马,一部分兵力从东南向克林逼近,另一部分兵力越过加里宁-莫斯科公路向纵深发展进攻。8日夜,由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及时向克林调来预备队,苏军第30集团军及第1突击集团军试图对克林之敌达成合围的行动没能成功。双方以包围与反包围的行动相当激烈,经过三天三夜鏖战,直到12日,苏军第30集团军建立快速集群(朱可夫发现苏军战役发起时各部队齐头并进,进展十分慢,于是命令组建快速集群集中精锐兵力快速穿插迂回。快速集群一般由几个步兵师、骑兵师及坦克师旅组成)实施快速突击时才取得进展。第30集团军快速集群的确起到了“快刀”的作用,在第1突击集团军的配合下,终于封闭了对克林的合围圈。13~14日,苏军对被围之敌发起强攻,德军拼命死守,两军杀得天昏地暗,尸横遍野。战至15日,德军终于再也撑不住了,除小部突围外,1.8万人被围歼。苏军随即夺回了克林。克林之敌被消灭后,纵深内坚守的德军纷纷溃退,但遭到苏军飞机的轰炸,德军损失惨重,丢下大批的大炮和车辆。随后,第30集团军和第1突击集团军各部快速推进,至1942年1月初,一举攻占了重镇沃洛科拉姆斯克。并推进至沃洛科拉姆斯克以西南北一线。

反攻打响后,苏军第20集团军经红波利亚纳向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发起进攻。该集团军为夺占红波利亚纳要塞与德军第3装甲集群一部展开激战。双方经过两天殊死的较量,德军由于后继力量不济,渐渐败下阵去,主力被迫向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及伊斯特拉地区撤退。德军在冰封雪冻的道路上撤退十分困难,抛下许多的重装备。第20集团军先

头部队紧紧咬住德军的后卫部队,一路穷追猛打,于9日在粉碎德军殿后部队的顽强阻击后,乘势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镇团团围住,经过三天的激战,最终于12日一举将该镇攻克。之后,该集团军转锋西进,向纵深发展进攻。

与此同时,第16集团军也向德军第4装甲集群部分兵力占领的克留科沃筑垒地域发起了进攻。德军依托这一坚固要塞拼死抵抗,战斗达到了白热化,德军调集预备队多次发起反冲击,克留科沃数次易手。直到8日凌晨,第16集团军付出惨痛代价终于拿下了这一要塞。德军也伤亡惨重,54辆坦克、120辆汽车以及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和军用器材成了苏军的战利品。克留科沃的解放,使该城居民无不欢欣鼓舞,人们顶风冒雪伫立在街头欢迎自己的队伍入城。之后,第16集团军开始向防守伊斯特拉以及伊斯特拉水库-伊斯特拉河防线之敌发起攻击。当兵临伊斯特拉城下时,该集团军建立的2个快速集群,决定从南、北两翼迂回包抄扼守伊斯特拉的德军。11日下午,2个快速集群各部冲进了伊斯特拉城,并一举将守城的大部分德军歼灭,小部溃逃。13日,在苏军猛攻下,德军的防线迅速崩溃,但德军以水代兵,破坏了伊斯特拉河上所有的渡口,并炸毁了水库堤坝。奔腾的大水一时挡住了苏军前进的步伐。苏军几支部队行进间强行渡河都没能成功,步兵第18师和第354师渡到对岸的分队,也被赶回了东岸。第16集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审时度势,命令2个快速集群迅速对防守伊斯特拉水库之敌进行两翼迂回。14日,2个快速集群主力强渡成功,并突破敌人的防线,于15日对伊斯特拉水库防御之敌达成了合围。16日,歼灭了该敌。与此同时,近卫第9师利用橡皮船以及木筏、圆木,冒着敌人的炮火封锁强渡伊斯特拉河。德军被苏军将士那种大无畏的精神惊得目瞪口呆,丢下防线阵地迅速溃逃。第16集团军各部一鼓作气,乘胜向纵深推进,于12月下旬推进到沃洛科拉姆斯克以西南北一线。

刚刚开始反攻时,苏军各部由于担心被合围,只是一味地采取正面平推战术,进展缓慢,所以德军得以从容撤退,歼敌收效甚微。为改变这一不利状况,加快战役进程,朱可夫当机立断,发布命令,要求追击部队必须迅速,以防敌人脱离战斗。在对敌坚固抵抗枢纽进攻时,严禁对其正面强攻,而要求组建有坦克或骑兵部队在编成之内的快速集群大胆穿插迂回,分割围歼敌军。朱可夫还采取了向德军后方派出滑雪部队、骑兵和空降兵,封锁德军的退路,以配合正面部队作战。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战局大为改观,歼敌效果也十分明显。

经过10天激战,西方面军右翼各集团军在整个进攻地带内粉碎了德军的抵抗,攻占了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红波利亚纳、伊斯特拉等城镇。至1942年1月7日,西方面军右翼各集团军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各快速集群及先遣部队乘胜追击,采取大胆迂回穿插,分割围歼敌人的战术,一举拿下了沃洛科拉姆斯克、斯塔里察等城镇,歼灭了德军第3、第4两个装甲集群一部,迫使敌人后撤90~110千米,退至拉马河、鲁萨河一线。彻底消除了德军从北面迂回莫斯科的威胁。

按照计划,西方面军左翼的第50集团军、近卫骑兵第1军和第10集团军在西南方面军的配合下,也从12月6日发起了对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的大规模反攻。这些部队首先对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采取围攻战术,将其歼灭或将其赶出图拉突出部,尔后向纵深发起大规模进攻。战役发起后,第10集团军从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东面展开进入交战,于7日攻占了谢列布里亚内耶普鲁德和米哈伊洛夫,尔后向韦尔奥夫和斯大林诺戈尔斯克推进。近卫骑兵第1军和第50集团军从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北面发起进攻,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面临合围威胁,开始仓皇撤退,企图在沙季河和顿河一线设防固守。苏军没有给德军喘息之机。8日,第50集团军主力从图拉地区向晓基诺发起攻击,企图切断敌人撤退的道路。9日,近卫骑兵第1军一举攻占了韦尼奥夫,继续向斯大林诺戈尔斯克追击。第10集团军按照朱可夫的命令建立了快速集群实施快速突击,他们不与当面之敌纠缠,大胆迂回德军后方,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顿时慌了神,撤退变成了溃退。第10集团军及近卫骑兵第1军乘势一举攻占了斯大林诺戈尔斯克、乌兹洛瓦亚、博戈罗季茨克。由于德军拼死抵抗,苏军第50集团军未能及时攻占晓基诺,致使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大部脱逃。至16日,左翼各部队向前椎至杜布纳、晓基诺、沃洛沃南北一线,将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击退130千米,赶出了图拉突出部,消除了德军从南面迂回莫斯科的威胁。

之后,西方面军左翼部队还与布良斯克方面军一起,在卡卢加、别廖夫、姆岑斯克、科夫内等方向上展开了反击。面对苏军西方面军左翼及布良斯克方面军各部队的打击,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一路溃退,在杜布纳-沃洛沃一线建立的新防线很快就被突破,苏军使用快速集群在多处打开缺口,后续部队鱼贯而入,扑向纵深的卡卢加、苏希尼奇、别廖夫等重镇。苏军第50集团军的一支快速集群(辖步兵第154师、坦克第112师、骑兵第31师等部队),在集团军副司令波波夫少将的指挥下,准备出敌不意地突袭卡卢加。此时,第49集团军已经攻占塔鲁萨城,从北面逼近卡卢加,形势对第50集团军快速集群极为有利。17日晨,该快速集群从杜布纳突破,经3昼夜突击,机动90千米从南边兵临卡卢加城下。古德里安急忙调集其预备队(警卫团、步兵第31师、第131师)及第20装甲师、步兵第137师进行增援。第50集团军快速集群虽然突入城内,但由于敌众己寡,反而遭到敌军的包围,该集群各部被迫与敌人展开惨烈的巷战。该集群苦战到30日,朱可夫派遣的大批增援部队终于赶来,加之第49集团军又从北而猛攻,苏军里外夹击,守城的德军留下大批的尸体和俘虏终于败下阵来,苏军遂占领卡卢加。与此同时,近卫骑兵第1军和第10集团军密切协同,在宽大的正面上强渡了奥卡河,近卫骑兵第l军向卡卢加以西地域发起攻击,切断了敌人从卡卢加向西退却的道路。第10集团军则向科泽利斯克市、苏希尼奇市发起攻击。1942年1月3日,苏希尼奇被第10集团军包围,德军4000人的守备部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为解围,城外德军拼命反击,最终打开一条逃生走廊,城内小股之敌得以脱逃,但大部被歼。苏军遂占领该城。至1月5日,西方面军左翼各集团军在布良斯克方面军的配合下,一举解放了尤赫诺夫、别廖夫、苏希尼奇、科泽利斯克等城市,进抵莫萨利斯克、苏希尼奇、姆岑斯克以东一线,向前推进了120~130千米。

西方面军中路各集团军利用两翼所取得的战果,也于12月18日奋力发起反攻。至26日,在纳罗福明

斯克附近的纳拉河一线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并解放纳罗福明斯克。至1942年1月4日,苏军攻占博罗夫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等地域。

在苏军大反攻期间,由于德军损失、冻伤严重,补给不济,疲惫到了极点,且第一次突然遭到苏军如此大规模猛烈打击,所以引起了巨大的恐慌。整个部队都笼罩在当年拿破仑从莫斯科败退的阴影之下。但希特勒并没有认识到战局已经发生了逆转。他认为,前线唯一的困难是,俄军士兵在人数上超过了德军,但其士兵素质同德军的士兵相差甚远,主动权还在德军手里。于是在12月8日,他下达了如下命令:在后方防线未做好充分准备之前,第3、第4装甲集群和第9集团军在加里宁地区只能进行局部撤退,第2装甲集团军只能采取规避运动,而不能放弃任何地方。这意味着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仍得在原地不动。而古德里安等前线将领及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则要求撤到后方更加有利的位置一线布防,但遭到希特勒的严辞拒绝。12月16日,面对前线将领后撤防线的请求,希特勒大发雷霆,严令各部队指挥官要不惜冒生命危险,强制士兵进行顽强抵抗,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每块阵地,严禁后退一步!他认为撤退只会把重武器装备拱手予敌,并许诺增援部队很快就会到达。

但战局的发展并没有按照希特勒的意志而转移,苏军排山倒海式的进攻使德军将领根本无法执行“原地坚守”的命令,于是纷纷溃退,这使希特勒十分恼火。为使自己的命令得到贯彻执行,希特勒对军队的人事进行了“大换血”。19日,被他贬为“不折不扣的传令兵”的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被解职,希特勒亲自接管陆军总司令职务。接着,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也接到长期“休养”的通知。25日,古德里安由于擅自将第2装甲集团军后撤至苏萨河一奥卡河一线,也被解除了职务。期间,先后有35名高级将领被撤职,6.2万名官兵因为违抗军令等罪名被判刑。但这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更无法扭转德军在战场上的颓势。

至1942年1月7日,苏军的大反攻胜利结束。苏军一举从侵略者手中解放了1.1万多个居民地,一口气向前推进了100~250千米,前出到勒热夫、拉马河、鲁扎河、博罗夫斯克、莫萨利斯克、别廖夫、韦尔霍维耶一线。此战,德军38个师(其中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到重创,共损失50余万人(一说30万,其中冻死冻伤10万余人),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余辆。苏军不但彻底粉碎了德军从南北两面夹击莫斯科的企图,改变了战场态势不利的局面,而且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苏军的士气。此战是德军自开战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这使德军实力大大削弱,而且从此开始走下坡路。而苏军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士气高昂。之后,苏军携此战之余威,便在全线发起了总进攻。

推荐访问: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