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规划,可以说,从大环境上看,福建省发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条件已经具备。最近以来,厦门市入围全国七大物流中心,首次海峡两岸物流展览会在福建举办……这一系列的举动也对推动福建发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的发展总体上令世人艳羡。以福建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悠久的海洋文化,引人注目。
然而,建国以来,受地理环境和国家战略布局的限制,居于现代物流业基础地位的福建交通运输长期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福建经济的提速。因此,打造现代化的交通物流业,成为福建乃至整个海西地区经济腾飞的关键要素之一。目前,福建的现代物流业现状如何?下一步又将如何迈向“现代化”?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专访了福建省运输管理局局长郑仲苹。
“大物流”建设有力推进
运输经理世界:福建交通运输如何规划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郑仲苹:按照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的福建交通“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战略构想,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运输行业,围绕现代物流发展主线,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道路、水路运输服务能力和行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运输先导和支撑作用,为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
运输经理世界:那么,侧重点在哪方面?
郑仲苹:根据省厅要求,我们提出全省运输管理工作要突出一个重点、两个提高、三个创新,即加大力度重点推进“大物流”建设,提高公众出行服务和行业监管水平,着力推动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大力推进“大物流”建设。
运输经理世界:福建省“大物流”建设有哪些具体设想?
郑仲苹:目前,我们编制的《2009—2015年福建省交通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已由省厅正式发布实施,这是全国首部关于交通物流的专项规划。制定了《贯彻实施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交通物流部分)。目前正在积极编制《福建省公路运输站场布局规划》、《设区市公路运输枢纽站场规划》。
下一步,我认为,首先应该大力推进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在有条件的枢纽城市逐步实现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为促进综合运输发展搭建平台。今年我们计划投资7.1亿元,新建福州华威物流园等公路运输站场项目12个,续建福州新汽车西站等公路运输站场项目14个。
信息化建设也很重要。建设“大物流”,我们会全面提升交通物流信息化水平。推进“福建省交通物流信息公共平台”一期建设,构筑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大“福建省交通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推广力度,督促省、市、县(区)级重点物流基地、交通物流龙头企业和重点联系企业参与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来源渠道的不断拓展和完善。目前我们的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福建省交通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我们力求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地区16省市省际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实现跨省区物流信息共享。
发展不能缺少榜样,我们在培育交通物流龙头企业上也一直在下功夫。坚持扶优扶强、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原则,制订出台了“福建省交通物流龙头企业培育方案”,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引导发展仓储服务、甩挂运输、物流配送等,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集群。力争今年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市各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物流企业。
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是我们近年关注的焦点,发展“大物流”是交通运输部门责无旁贷的大事,我们会想方设法助推海西航运业的发展。我们鼓励大型航运企业和与交通运输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大力进行资产重组,鼓励企业间交叉持股,组成战略联盟,共建海峡航运中心。
对台“三通”实现新突破
运输经理世界:福建地处对台交流的最前线,那么在对台通航方面,福建省近年取得了哪些成绩?
郑仲苹:应该说,随着两岸关系的回暖以及双方交流的增加,我们的对台交通物流工作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2009年为例,我们对台交通物流工作主要取得了四大突破。
第一个突破,推动对台湾本岛的客滚直航工作。台湾方面,台湾航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达国际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以滚装船运输方式,完成两岸海上客运首航。大陆方面,由福建交通集团船舶首次开行福州马尾至基隆客运航线。
2009年11月23日,由“中远之星”运载2个集装箱和48位旅客直航台中,客滚船首次搭载货物和旅客直航台湾,标志着两岸客滚运输正式实现常态化,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客货滚装运输的发展。目前,“中远之星”实行常态化的周双班,经营厦门—台中/基隆的客货滚装运输业务。截止2010年8月底,“中远之星”共运营157航次,运输旅客15210人次。
第二个突破,优化提升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金、马、澎地区海上客运航线管理。目前,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金马澎地区自2001年海上直航开通以来,累计客运量已经突破600万人次。除了适时增加航线运力,满足两地来往交通需求外,还积极配合做好票价调整,应对对台航空快速发展。厦金客运航线从2009年7月起每天增加4个往返航班,每天航班数达到32班。从2009年10月15日起,厦金、泉金航线客运票价从150元人民币调整到130元人民币。
第三个突破,我们积极改善对台客运口岸的集疏运条件。开通了福州至马尾对台客运码头“旅游客运班线”,实现客运站与两马航线的无缝对接。并对泉州石井对台客运码头客运站进行改造,开辟了第二条旅客通道,同时投入50部出租汽车开展旅客集疏运服务。
第四个突破,全力配合省厅成功举办“海峡论坛•两岸海上直航圆桌会议”,论坛得到参会代表和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开通“海峡三通客运信息网”,为企业、旅客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扩大了“三通”客运的影响力。
行业节能减排深入开展
运输经理世界:当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高度关注的主题。请问,福建的交通运输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郑仲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业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要目标。
我们积极组织全省运输企业参加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获得决赛团体一等奖,两名选手取得了个人第三、第四名,另有两名选手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新能源、新燃料、高标准的节能环保型车辆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投入了250辆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开通了22条配备LNG公交车的线路。目前,福建省清洁能源公交车总数已达300辆以上。十二五末,福州液化天然气(LNG)公交车将达到1000辆。
2010年8月8日,厦门公交集团首批50辆CNG(压缩天然气)公交车正式上路运营,厦门首座天然气加气站——吕岭路蔡塘加气站已建成并投用,届时线路将覆盖岛内主要交通干道。各地纷纷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车辆装备升级换代,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为了使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深入开展,我们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推广机动车发动机超声波清洗机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加快发展闽台“三通”
运输经理世界:在对台交流方面,目前福建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有什么打算?
郑仲苹:加快发展闽台三通,构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主通道和综合枢纽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目标。我们会继续巩固厦门至台中、基隆的客货滚装运输航线常态化,积极引导和推进福州、泉州至台湾本岛滚装运输航线,推动我省综合试验区——平潭开通对台滚装运输航线。。
另外,我们将努力提升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金、马、澎地区海上客运航线服务,引导企业加大对台客运船舶的更新力度,逐步提高两岸豪华高速客船比例。加强闽台航运业合作,支持和鼓励两岸航运企业在对方设立办事机构和经营性机构。推动对台运输信息化和电子口岸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李直挂业务。做好对台海上直航客货运输量的统计工作,为推动对台运输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将鼓励和引导更多人员循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金、马、澎地区海上客运航线往返两岸,打造两岸便捷、省钱、省时的“黄金通道”。
为了加强与台湾航运界合作交流,我们下一步将探讨推动包括“闽台航运企业在双方设立办事机构及营业性机构”在内的两岸交通合作新模式,为两岸航商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