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全面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公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和一体化运输。
5.建立健全低碳化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在城市群中,应树立发展低碳交通体系的共同理念,这就要求要建立健全区际低碳化交通建设合作协调机制,统筹各城市区际交通和物流设施规划和建设。在各城市内部,也应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各管理部门低碳管理工作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低碳交通建设和管理,包括严格营运车辆准入和退出机制管理、加强大中型运输企业、枢纽站场和码头碳排放管理、加强运输企业运力调查和管理工作等。同时,应加快构建全社会物流高效节能降碳运行管理体系,鼓励物流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6.挖掘城市和城区空间布局降碳潜力
一方面,要保持适度的城市规模,以利于交通流畅,减少城区非经济车速和堵车带来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要优化城市区域内部结构,将居住区和工作区尽量建在一起,构筑工作与居住相临的城市内部结构。
7.构建低碳交通生活模式
应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自行车道建设,新建道路必须建自行车道(与电动两轮车合用),已建无自行车道的道路恢复自行车道。在此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城市可考虑推行“免费自行车交通系统”。同时,应通过差异化路桥收费等管理手段,鼓励共乘、拼车等低碳出行行为。在充分考虑居民意愿基础上,可试行车辆使用管制措施,以减少私人交通出行。此外,应通过低碳生活宣传、公务出行低碳化示范、市民低碳交通积分计划等手段在全社会倡导自觉的低碳交通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