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宁安市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工艺设计

时间:2022-12-14 15:4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为提高粮食产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宁安市新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工艺设计是项目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环节。阐述项目工艺设计的原则,详细介绍农艺技术方案、农艺技术流程、作业环节及其质量标准、设备选型的具体内容,以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取得预期效果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工艺设计;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2-0077-03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粮食增产和粮食供给潜力最大的地区。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能。按照农业部和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的有关计划,宁安市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为新建项目,建设旱作节水示范区0.15万hm2(2.3万亩),总投资上万元。

1 工艺设计原则

工艺设计是整个实施方案中的一项。为确保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工程顺利实施,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工艺设计坚持各项先进技术综合组装为前提,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在耕作上,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土壤上虚下实,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形成自下而上的适宜水分梯度和空气梯度,进而使水、肥、气、热四大土壤因素处于协调的运行状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二是在施肥上,原则使用生物肥料、优质农家肥,改土培肥,采用科学平衡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避免地越种越穷和超负荷种植的现象。三是在合理轮作上,充分发挥其均衡利用地力的作用,因地制宜,因地种植,从宏观角度出发,把牧草和绿肥纳入轮作体系之中,提高旱作农业示范基地的综合抗灾能力,实现旱作农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培肥地力以及土壤墒情检测等项技术选择上,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及农机装配、推进项目配套的深耕深松技术等。采用上述技术,主要是依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防止土壤环境恶化、有机质减少、黑土层变薄。要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培肥地力,执行土壤轮作耕作制,确保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工程顺利实施。

2 农艺技术方案

2.1 蓄水

蓄水的重点是采用深松技术。为建设高产良田,确保地力,应实施少耕免耕等保护性机械化耕作技术。要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深耕、高茬收割、机械起垄覆膜、精量点播、机收机播等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重点推广深松技术,采用全方位深松机、鸭掌式深松机和浅翻深松犁等农机具,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适时进行深松作业,深松深度在30~35 cm,往复结合线不大于5 cm,每次作业确保到头到边、不重不漏。

2.2 保墒

保墒的关键点在于培肥地力。通过测土施肥、秸秆还田、实施有机肥料、合理轮作等技术措施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和抗旱能力。1) 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养分含量齐全,并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对供肥、改土、提高微生物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有机肥大多养分含量低、肥效迟缓。与有机肥相比,化肥养分浓度高、肥效快,但养分易挥发,长期施用对培肥地力不利。因此,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充分发挥两肥的优势,达到相互促进、既高产又培肥的双重效果。由于连年施用化肥,土壤板结,需要通过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所以确定项目核心区0.13万hm2(2.0万亩)面积土地施用有机肥,每公顷每年施用有机肥30 t。2) 测土平衡施肥。项目建成后,0.15万hm2(2.3万亩)耕地全部实行测土平衡施肥,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根据不同作物及作物各时期的需肥要求,确定各地块的施肥量及作物生长各时期进行叶面施肥,做到在作物的生长各个时期有针对性地补充,达到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的目的。3) 秸秆还田。项目核心区秸秆还田措施以机械粉碎均匀抛撒田间为主,即在收割机上安装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秸秆长度不大于3 cm)抛撒田间,原茬耙耙深12~18 cm。

2.3 使用抗旱品种

突出耐旱、抗旱性品种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精量点播等配套技术,提高作物抗旱能力。

2.4 注重技术培训

为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要搞好全方位服务,切实解决技术措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可通过办班讲课、播放录像、办板报、搞观摩、现场培训等技术手段,增强示范基地工作人员采用新技术的信心和能力。同时,也要求项目技术人员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应用节点,适时到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辅导,并深入田间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3 农艺技术流程

3.1 旱作节水技术流程

蓄水—保墒—使用抗旱品种—实施。

3.2 农机技术流程

整地机械—选种机械—种子包衣机械—播种机械—喷灌机械—铲趟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

3.3 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流程

采集土样—测试分析—计算配方—生产配肥—指导施肥。

3.4 秸秆还田技术流程

秸秆粉碎或秸秆过腹或生物发醇—灭茬—深翻细耙—起垄待播。

4 作业环节及质量标准

旱作节水技术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在垄作基础上实施少耕深松、免耕播种、机械植保喷药、秸秆覆盖还田、机械高留茬收获、合理轮耕轮作,根据宁安市的自然地貌、土壤类别、气候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在示范区内具体参照以下技术内容标准作业。

4.1 少耕深松技术

技术措施:在秋整地时,应用大型农机具对耕地进行垄沟深松,深松不翻动土层,耕层松而不亂,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疏松深层土壤,建立土质水库,增强蓄水保水功能,提高耕地抗灾减灾能力。第2年原垄播种。

作业质量要求:深松应选择适当时期进行,最好采取秋季垄沟深松。深松需打破犁底层,一般深度为25~35 cm。深松后有效期可持续3~5 a,因此可3~5 a深松1次。

4.2 免耕播种技术

技术措施:需有深松或深耕基础的地块,应用大型免耕精少量播种机,播种、深松施化肥一次完成,严格控制播深和播量。1) 播种量。玉米一般播量为1.5~2.5 kg/667 m2,株距控制在30~32 cm,以便后期植保管理;大豆一般播量为5.3 kg/667 m2,株距控制在6 cm,行距10 cm。2)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4~5 cm,沙土和干旱地区播种深度应适当增加1~2 cm。3) 施肥深度。施肥深度一般为8~10 cm,种肥分施,施在种子下方4~5 cm。4) 种子。选择优良品种,并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要求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以上,播前应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和浸种处理。

作业质量:播种时,直接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施肥,一定要施足作物全年生长所需肥料量,同时进行重镇压,促进作物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

4.3 机械植保喷药技术

技术措施: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对土壤喷施化学药剂,实现封闭灭草。对所选用的药剂要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和含水量的多少,按药品使用说明书确定药量。主要采用2,4-滴丁酸和乙草胺合剂,配比为5∶6,每667 m2施用合剂367 mL。机械灭草和药剂除草相结合,可节约药量50%,减少农药残留。1) 病虫草害防治要求。为了能充分发挥化学药品的有效作用,并尽量防止可能产生的危害,必须做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品,使用先进可靠的施药机具,采用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2) 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除草剂的剂型主要有乳剂、颗粒剂和微粒剂,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时间可在播种前或播后出苗前,也可在出苗后作物生长的初期和后期。除草剂在播前或出苗前施入土壤中,可于早期控制杂草。播前施用除草剂通常是将除草剂混入土中,施除草剂和松土混合可联合作业;也可在施药后用松土部件进行松土配合。宁安市一般采用播后出苗前施除草剂和苗后除草相结合,苗后减少1次药剂除草。3) 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是依靠化学药品防治病、虫、鸟、兽对植物的危害。一是对作业地块病虫害情况做好预测;二是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药处理;三是根据苗期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药物喷洒。

作业质量:根据以往地块杂草病虫害的情况,合理配方,适时打药;药剂搅拌均匀,漏喷重喷率不大于5%;作业前考察天气变化,注意风向;作业过程中及时检查,防止喷头、管道堵漏。

4.4 田间管理,不铲不趟

在农作物中耕时不铲不趟的好处有:一是减少了人、机、畜进地次数,使土壤理化性能得到保护,提高了土壤的抗灾、减灾能力。二是免去铲趟过程,可保护作物根系的发育,不仅能增强农作物抗风灾的能力,而且还能减少外来压力,保护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接纳雨水能力,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4.5 机械高留茬收获、秸秆覆盖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技术措施:玉米使用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同时将净秆粉碎抛撒在地表或用秸秆还田机实施还田作业。

作业质量: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8 cm,粉碎率不小于90%;覆盖均匀,覆盖率不小于30%;覆盖后,不再进行耕整地作业,直接进行播种作业。

5 设备选型

5.1 设备选型原则

1) 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项目特点,关键设备原则上从国内知名企业购进,以保证工程的先进性。2) 项目采用的设备必须经过实际生产验证为运行可靠的,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3) 多家企业生产的同类设备,当性能和质量相近时,原则上优先选用价格低廉的设备,以节约工程投资。

5.2 主要设备参数

1) 91.9 kW(125马力)履带拖拉机:发动机LR6B5-23,6F+2R滑动齿轮,液压助力转向,液压输出1组,铲刀,悬挂装置。2) 精量播种机:配套动力50 kW以上,工作幅宽280 cm,作业行数4,外形尺寸214 cm×344 cm×123 cm,配置三圆盘。3) 玉米收获机: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主机116.9 kW(159马力),4行650 mm,玉米割台,4行玉米茎秆切碎器,玉米机暖风装置,玉米机粮箱装配。4) 浅翻深松机:配套动力73.5 kW(100马力)以上,深松深度30~35 cm,工作幅宽1.75 m。5) 联合整地机:外形尺寸4 000 mm×2 000 m×1 500 mm,工作幅宽4 000 mm,悬挂方式为后三点全悬挂式,配套动力58.8 kW(80马力)以上。

参考文献

[1] 赵贵宾,岳云,朱永永,等.甘肃旱作农业与国外智力引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的做法与成效[J].甘肃农业科技,2015(11):67-69.

[2] 李寶筏,杨文革,王勇,等.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建议[J].农机化研究,2004(1):9-13.

[3] 汪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13):3 127-3 128.

推荐访问:宁安市 示范基地 工艺 农业 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