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等形象。当薰香点燃时,香烟透过峰谷间的空隙回环缭绕,会产生山景迷濛,群兽灵动的奇异效果,如梦如幻,令人沉醉。当然,通达神明只是汉代人钟爱博山炉的原因之一。此外,席地而坐的古人,通过博山炉点燃香草以驱赶蚊虫,洁室除湿;再有就是,汉代贵族阶层有用蕙草熏衣染被的习惯,香烟袅袅的博山炉真可谓既浪漫又实用。
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
高洋是北齐的开国皇帝,其陵墓极其豪华,壁画遍布整个墓葬。墓道两壁共绘制了41尊飞舞奔腾的神兽和106位徐徐前行的仪仗人物。天空饰有云纹、莲花、摩尼宝珠纹等。面积约320平方米,表现高洋皇帝出行时的场景。
高洋墓壁画,线条运用灵活,粗细变化明显,笔与笔之间的来去,连贯呼应,一气呵成。画面上,神禽异兽活灵活现,给人凌空翱翔的感觉;仪仗人物面部刻画细腻、生动传神。如眉毛的描绘,先用一条略粗的线作眉毛的造型,然后顺眉形走向、依眉毛长势用细笔勾描,看上去十分真实;人物的服饰线描匀细流畅,富有弹性,如同“高古游丝描”,洋溢着秀劲古逸之气。整个墓葬壁画挥洒自如,毫无矫饰,众多人物、神兽,彼此呼应,浑然一体。面对壁画,能体会苏轼看到吴道子壁画时发出的“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感慨。
作为河北博物院“十大珍宝”之一,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是我国现存最大型的北朝时期墓葬壁画,代表了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彩绘散乐图浮雕
河北博物院《曲阳石雕》陈列厅,展出130余件古代石雕,均为独一无二的精品,2011年被评为“十大珍宝”之一的彩绘散乐图浮雕,就在这里展出。
浮雕画面上有乐伎15人,人物皆面朝墓内,采取面右方站姿,分前后两列,最前者为一男装司仪。乐伎都身穿长裙,头梳高髻、簪珠花。位于前列居中弹奏曲颈琵琶的乐伎,发髻梳法相比其他乐伎更为繁杂一些,是乐团的主要演奏者。《散乐图》以汉白玉精雕细刻而成,线条唯美流畅,姿态生动,似按同一节奏动作,极富音乐韵律感,使人观之如闻其声。
唐代以胖为美。散乐图中的胖美人,既体现了当时人们崇尚丰肥浓丽的审美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富足。这些乐伎面部圆润,丰满秀丽,神情专注投入,流露出表演者特有的妩媚。纵观乐伎的整体形貌,极有传世名画《簪花仕女图》的人物神韵。
彩绘浮雕《散乐图》1994年出土于河北曲阳王处直墓。王处直是唐末、五代早期的义武军节度使。据其墓志铭记载,王处直出身高贵,文武兼备,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另有一块《侍奉图》汉白玉浮雕,与《散乐图》一起镶嵌在墓的后室。该墓还出土了石雕武士、十二生肖等几组彩绘浮雕。在这里,既有气势威严的武士守护,又有奴仆成群的侍候供奉,还有歌舞演出的奢华享受,可见墓主人生前的显赫。
(责编: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