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西汉前期汉匈和亲之性质及汉匈关系

时间:2022-12-16 17:5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向北亚族群或国家提出和亲时,往往是处于较弱的形势,因此希望通过“和亲”获取和平。以西汉为例,据文献记载可知武帝以前汉匈“和亲”的次数为8次,通过对其内容分析,并结合汉匈双方对和亲的态度,能确定武帝以前和亲的本质为“岁遗”而非通婚。从汉匈关系的转变等视角来看,当时明显存在匈强汉弱的不对等关系。

关键词:汉朝;匈奴;岁遗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1-0118-05

对于汉匈和亲的内涵,近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可归纳为四种。一是指以缔结婚姻关系为主。如“和亲政策者,汉族皇帝以本国公主嫁与外国君主,与之讲求婚媾之谓”①。钱穆先生认为和亲政策是借胡、汉通婚的名义,使匈奴获得赠遗与叩塞贸易。②翦伯赞先生也说:“(汉)送给冒顿单于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谓‘和亲’。”③二是指岁遗为主。岁遗意即“每年提供财物”。札奇斯钦先生认为,汉初和亲政策之所以能奠定和平,是由于“农业物资的供应,使匈奴君长能得到经济上某种程度的满足所致”④。廖伯源先生也说:“和亲内容之真正影响汉匈奴关系者,厥为‘厚奉遗之’及‘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⑤近年来江上波夫、萧启庆、巴费尔德、王明珂先生,均认为匈奴南下的原因与获取经济利益有很大的关系。⑥但论述上多以匈奴的经济生产为主,兼顾西汉和亲政策者并不多。三是包含了数个层面的意义,如吕思勉:“以薦女赠遗结和亲,遂为汉家故事,并为后世所沿袭矣。”⑦田昌五、安作璋先生认为“和亲”政策包含三项条约,即汉嫁公主给单于,并年年纳贡;汉开放“关市”,允许两族人民自由贸易;汉匈结为兄弟,以长城为界互不侵犯。⑧注重全面性的探讨汉代和亲。四是将和亲视为友好亲睦之意,不一定带有婚姻的性质。葛亮先生根据史籍记载西汉和亲未必都提到通婚,认为汉代所谓民族之间的和亲,就是指建立友好、亲睦的关系。⑨刘兴成先生指出:“政治联姻是实现和亲的有效途径,但并非所有和亲都是政治联姻。”⑩不过,刘戈、郭平梁先生反驳葛亮先生的意见,指出史书的记载有时会较为简略。 B11 可见对西汉和亲的讨论,还牵涉到史料解读的问题。

上述不同理解的主要因素,在于西汉不同时期的和亲内容和目的并不相同。其中,汉初至武帝时期多被学者归为一个阶段。 B12 因此我们以武帝马邑之谋前为研究范围,讨论此时期汉匈和亲的次数、内容与目的,进一步探讨汉匈之间的关系,原则上厘清汉匈关系需要比较双方资料,但由于目前未见匈奴自身的文献,只能根据汉朝传世文献留下来的零星记载来评估最有可能的历史真相。

一、马邑之谋以前汉匈和亲的次数与内容

关于马邑之谋前汉匈和亲的次数,目前有3、4、10、12次等看法。 B13 其中意见分歧的原因在于:一是史料未搜罗齐全。如只以《史记》为本而忽略《汉书》的记载;二是对史料的解读有歧异。如见“和亲”一词即列入计算,殊不知有时两次和亲的记载是指同一件事。三是对和亲的定义不同。如只计有通婚之和亲,但实际上和亲有时并无婚嫁之事。因此重新梳理《史记》《汉书》后,可知武帝马邑之谋前汉匈有8次和亲。和亲内容大概如下。

第1次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内容为:“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 B14 以及作丹书铁券云:“自海以南,冠盖之士处焉;自海以北,控弦之士处焉。” B15 可归纳为通婚、岁遗、约为兄弟、互不侵犯四项协议。

第2次于惠帝三年(前193):“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单于。” B16 此次和亲仅知有通婚一事 B17 。

第3次于文帝即位后,“复修和亲之事” B18 。此处言“复修”仅是指有意再行和亲,实际上尚未实行。 B19 不过文帝三年(前178)匈奴右贤王率军入代地,此次和亲即中断。同年文帝致书匈奴云:“汉与匈奴约为昆弟,毋使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今右贤王离其国,将众居河南降地。” B20 文帝所说约为昆弟、互不侵犯、岁遗等内容,即是高祖时所定的和亲协议。隔年(前177)冒顿单于回书,说已罚右贤王,希望“复故约”。汉议后许之,并于文帝六年(前175)回复匈奴书信。 B21 此次和亲的过程由于双方发生战争,无法确定是否有通婚。

第4次于文帝六年(前175),“孝文皇帝复遣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 B22 。由于距上次和亲的时间不满一年,可推论和亲的协议应没有太大的改动。

第5次在文帝十四年(前167),汉与匈奴“复言和亲事” B23 。文帝后二年(前163),汉再遗匈奴书,“故诏吏遗单于秫糱金帛丝絮佗物岁有数” B24 。从内容可知包含“互不侵犯”与赠与财物。文帝下的诏书也提及双方“约为兄弟”,“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和亲已定,始于今年”。 B25 内容与高祖时大致相同。此外,这时还新增两项约定。第一是“无出入塞”,即“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犯令约者杀之,可以久亲” B26 。订定了双方人口不得逃亡至彼此领地的约定。第二是“通关市”。根据后来即位的景帝称“通关市”为和亲的“故约”,“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如故约”, B27 以及景帝元年制诏御史云:“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 B28 可知文帝在位时曾开通关梁,此时应一定程度上开放与匈奴交易。而通关市的时间据《汉书·文帝纪》载为文帝十二年(前169):“三月,除关无用传。” B29 汉匈“通关市”至少在此年之后,符合这一次和亲的时间。从以上讨论,此次和亲除了原有的互不侵犯、岁遗、约为兄弟外,还新增了无出入塞、通关市两条新约定。其中并无汉遣女通婚的记载。 B30

推荐访问:和亲 西汉 性质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