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朗读者》及其汉译本探究德汉被动句式的使用

时间:2022-12-16 17:5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德语和汉语中的被动句式在用法上存在较大差异,德语的被动句使用范围也大大超过汉语。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朗读者》中的被动句及它们在汉译本中的对应句子,发现有大约39%的德语被动句在汉语中是以主动句的形式呈现的,其中德语状态被动态被译为汉语主动句的情况更为多见。

关键词:被动句 德汉比较 对比语言学 《朗读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3

被动态是动词的语态之一,被动句式中的主语为动词的受事主体。根据《杜登语法(Duden-Grammatik)》统计,现代德语文章中被动态的使用较为广泛,使用率约为7%。而在汉语中被动态的使用仅仅占2%,与德语被动态的使用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汉德两语语族和语言类型的不同,两语中的被动句式在形式和用法上都有较大差异,给翻译者和外语学习者带来不小的困难。

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来进一步了解语言现象,从而解决翻译和教学中的问题。而语言学家Sternemann(1983)认为,对比一个作品中的句子与其相对应的外语翻译,是研究多种语言间一致规律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将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小说《朗读者》的文本及其汉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德语与汉语中被动句式用法上的异同和德语被动句汉译的几种可能性,以此为德汉互译及德汉两语的外语教学提供帮助。

一.德语被动句

德语的被动句由助动词werden或sein加上動词的二分词形式(Partizip II)构成,分为“过程被动态”和“状态被动态”(广义上的被动句式还包括bekommen+ Partizip II, sein + zu + Infinitiv等形式,本文仅讨论狭义上的被动句)。

过程被动态由werden + Partizip II构成,用来表达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它相应的主动句表达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角度。动作的施事者可以通过durch或von引导的介词短语在句中出现。如果相应的主动句中包含一个四格宾语,则这个四格宾语就是被动句的主语,如Ein Bekannter kaufte das Auto.–Das Auto wurde von einem Bekannten gekauft. 如果相应的主动句中没有四格宾语,则被动句就没有主语,被称为无人称被动句,如Bei mir zuhause hat man oft gelacht.–Bei mir zuhause wurde oft gelacht.

状态被动态由sein + Partizip II构成,表示一个事件已经完成的结果状态。一个状态被动句一定有它相对应的过程被动句,通常情况下状态被动句中不会出现动作的施事者,如Das Fenster wird von ihr geöffnet.–Das Fenster ist geöffnet.

与主动句的句法结构相比可以看出,被动句中动作的受事者为句子主语,施事者可以不出现。Leiss(1992)认为,被动句有角度转换的功能,即突出动作的受事者或事件本身的过程或结果,通常在动作施事者不明或不重要的情况下使用。Schlobinski(1992)提到,被动句有让接收者产生共情的效果,即让接收者站在动作受事者的角度思考。例如在被动句Der Mann wird von seiner Frau geliebt中,读者能进入derMann的角色感知事件,而主动句Die Frau liebt ihren Mann没有此效果。除此之外,Weisgerber(1963)认为被动句能从篇章功能的角度上客观地描述一个事件,因此经常被用于科技文章中。

二.汉语被动句

汉语的动词没有屈折变化,汉语语言学中主动态和被动态的说法来源于西方。汉语中的被动句不是通过动词变化实现的,而是通过额外的词语和语序变化。与德语不同的是,汉语中不是每个主动句都可以转化为被动句,汉语的被动句只能由使役性的及物动词构成。汉语中主要有两种被动句,一种为带“被”的被动句,一种为无标记被动句。

助词“被”是汉语被动句的典型标志,其本身带有“承受、遭受”的含义。在带“被”的被动句中,动作的施事者跟在“被”之后,可以被省略,如“我的自行车被小偷偷走了”,“那套西服被买走了”。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被”也常常被“遭”、“受”、“让”、“由”、“为”等词替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1980)认为,带“被”的被动句在古汉语中用来表达不幸或意料之外的事件。虽然受到外语的影响,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带“被”的被动句还是大多用来表达负面的意义,如不幸、损失、欺骗等等,例如“我被他骂了”,“这个杯子被我打碎了”。而在文学作品或正式的书面语中也有许多用带“被”的被动句来表达中性意义的情况,如“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和德文”。

在汉语被动句中,“被”也可以被省略,即为无标记被动句。这样的被动句通常用来表达一个过程的结果状态或者事件的结果。因为动作的施事者只能跟在助动词“被”之后出现,所以在无标记被动句中不能出现动作的施事者。从句子结构上看,无标记被动句与主动句无异,因此为了避免歧义,无标记被动句的主语只能为非人物,如“房间收拾干净了”,“那本小说翻译完了”。

与德语被动句相同的是,汉语被动句也是一种强调动作受事者的表达方式,用于当施事者不确定、在语境中已经明确或不必被提及的情况。与德语不同的是,由于汉语的被动句标志“被”本身含有“遭受”的意义,大多数的汉语被动句都表达不幸或出乎意料的意义。

三.《朗读者》中的德语被动句及其汉译

本章将选取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长篇小说《朗读者》及姚仲珍的汉译版本中的句子作为研究对象。《朗读者》的语言风格通俗简练,而姚仲珍的译本也保持了简洁的语言风格,并尽可能做到了忠于原文,加上二者的语言都为现代书面语,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此十分适合作为语言分析对象。本章将在《朗读者》原文中选取前100个被动句,将其按照过程被动态和状态被动态分类,并在汉译本中找出它们相对应的译文,从中选取典型的例子加以分析。

经过统计,《朗读者》中的前100个被动句中有71个为过程被动态(其中6个为无人称被动句),29个为状态被动态。在过程被动态的句子中,59.2%(42句)被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33.8%(24句)被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其余7%被翻译成状语成分。而有48.3%(14句)的状态被动句被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其余51.7%(15句)被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以下将选取典型例句进行分析:

1.德语过程被动态的汉译

[1] 译为带“被”的被动句

a.Am Tag darauf klaute ich für Hanna ein seidenes Nachthemd, wurde vom Kaufhofdetektiv gesehen [...]

在此之后的第二天,我为汉娜偷了一件真丝睡衣,但被商店的侦探发现了。

b.Allen war klar, dass die Frauen in Auschwitz umgebracht wurden [...]

所有的人都清楚,这些妇女在奥斯威辛将被杀掉。

c.Ich erkannte sie erst, als sie aufgerufen wurde, aufstand und nach vorne trat.

当她被传唤,站起来走向前面时,我才认出她来。

句子a与b都表达了不被期望的结果、伤害等负面含义,因此使用了带“被”的被动句。句子c虽然没有表达负面含义,但由于被动句的主语为人,为了避免歧义,“被”字不可省略。

[2]译为无标记被动句

a.Ich kannte jedes Haus, jeden Garten und jeden Zaun, den, der jedes Jahr frisch gestrichen wurde […]

我认得每座房子、花园和道栏栅。那些栏栅每年都要重新粉刷 。

b.[…] der Koks häufte sich bis zur Luke unter der Decke, durch die er von der Straße in den Keller geschüttet worden war.

焦炭一直堆到了棚顶下的小窗那么高,焦炭就是从这个小窗口从街上倒进来的。

c.So viele Mädchen, dass auch meiner alten Klasse welche zugewiesen worden wären, gab es in meinem Jahrgang nicht.

我原来所在的班上学那年没有这么多的女生可分。

这三个句子描述的都是中性的事件,动作的施事者都不明确,因此可以用无标记的被动句。句子c中虽然主语为人即“女生”,但从语境中很容易看出“女生”为动作“分”的受事者,不会引起歧义,因此不需要用“被”。

[3]译为主动句

a. [...] und demnächst sollte darüber eine Arbeit geschrieben werden.

这之后,我们要写一篇读后感。

b.Aber an meinem Geburtstag im Juli wurde ich [...] von einer erschöpften Hanna schlecht gelaunt empfangen.

汉娜筋疲力尽、心情很不好地接待了我。

此处两个德语原句都表达了一个事件过程,在汉语中被译为了“施事者 — 动作 — 受事者”结构的主动句。这样的结构在汉语中常常用来表达事件过程。这样的句子结构在过程被动态的翻译中占了不小的比例(10句),这样的翻译同样也保留了德语中侧重描述事件过程的效果。

汉语中描述过程的主动句也可以没有主语,即动作的施事者,因此也可以用来翻译德语中不带施事者的被动句,如:

c.Als auch Mädchen aufgenommen wurden, waren es zunächst so wenige, dass [...]

当也开始招收女生时,最初人数很少。

由于汉语里的不及物动词不能构成被动句,所有的德语无人称被动句都必须翻译成汉语主动句,如:

d.Um sieben wurde zu Abend gegessen, [...]

七点钟开晚饭。

除此之外,德语的被动句中的动词还可以不被直接译出,而是通过表语的形式表达,更符合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如:

e.Das Zimmer, in dem ich damals schlief, wurde nicht geheizt [...]

当时,我睡觉的房间没有暖气。

2. 德语状态被动态的汉译

[1]译为带“被”的被动句

a.Mutter und Tochter waren in der Kirche eingesperrt gewesen [...]

那母女俩被关押在教堂里。

b.Aber ich war überwältigt von der Gegenwart ihres nackten Körpers.

但是,我被眼前她的裸體征服了。

c.Aber nun war die Frage gestellt.

但是,现在问题被提出来了。

句子a描述了负面的意义,因此用了“被”。句子b中的“被”不能被省略,因为句子主语为人“我”。句子c没有表达负面含义,主语也不是人,这里可以推测“被”的使用是为了突出这个行为的结果。

[2]译为无标记被动句

a.Die Eingangstür des Hauses war angelehnt [...]

楼房大门虚掩着。

b.Alles ist schiefgelaufen.

一切都搞糟了。

句子a中的语体小品词“着”表示状态,符合德语原文的表达效果。句子b中虽然表达了负面意义,但没有用“被”,语言上显得更简练。

[3]译为主动句

a.Wieder ist der Bericht über unseren Streit so ausführlich geraten [...]

我又不自觉地这么详尽叙述了我们的争吵。

b.Über die Couch war eine rote Samtdecke gebreitet.

沙发椅上铺着一块红色的天鹅绒布料。

德语状态被动态被翻译成汉语主动句的比例要高于过程被动态。句子a中同样用了“施事者 — 动作 — 受事者”的结构来表达事件过程,句子b中用了“着”来表达状态,两个句子虽然为主动态,但都达到了德语原句中要表达的效果。

四.总结

根据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德语的被动句使用范围远远大于汉语被动句,研究对象中有大约39%的德语被动句在汉语中以主动句的形式呈现,有超过一半的德语状态被动句被译为了汉语主动句,具体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汉语中常常用主动态来表达事件的过程,因此许多表达中性意义的德语被动句在汉语中以主动的形式出现。

2.如果要从受事者的角度表达一个事件,那么在德语和汉语中都可以用被动句。如果句子有负面意义,则在汉语中要用“被”,如果没有,在00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被”。

3.德语的无人称被动句在汉语中只能以主动的形式呈现,根据需要可以在句子里补充施事者作为主语。

4.除此之外,为了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德语里的被动句还可以通过汉语的表语结构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汉语中更多体现的是状态或者事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Chang L. Syntaktische Phänomene im Deutschen und im Chinesischen[M].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2010.

[2]Duden. Die Grammatik [M]. Mannheim: Dudenverlag, 1984.

[3]Leiss E. Die Verbalkategorien des Deutschen [M].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2.

[4]Schlobinski P. Funktionale Grammatik und Sprachbeschreibung[M]. Opladen: Westdeutscher Verlag, 1992.

[5]Kautz U. Aktiv und Passiv im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M]. Heidelberg: Julius Groos, 1991.

[6]孙德金. 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7]Pittner K, Berman J. Deutsche Syntax: ein Arbeitsbuch[M]. Tübingen: Narr Verlag, 2015.

[8]王力. 漢语史稿[J].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9]Weisgerber L. Die vier Stufen in der Erforschung der Sprachen[M]. Düsseldorf: Pädagogischer Verlag Schwann, 1963.

推荐访问:句式 朗读 探究 被动 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