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析魏晋时期酒泉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时间:2022-12-17 17:3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魏晋十六国时期,酒泉地区相对稳定安宁。通过已出土的酒泉魏晋墓葬壁画砖,可以管窥这一时期酒泉地区的经济、艺术、文化、习俗、农业等发展状况。

[关键词]酒泉;魏晋墓;壁画砖;社会生活

[中圖分类号]K8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30-02

一、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酒泉

魏晋南北朝是多个朝代的代称,又称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长期的战乱和封建割据,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处于十六国时期,酒泉先后属曹魏、西晋、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统治。

早在先秦时期,酒泉一带主要是被羌戎据守。西汉初期,酒泉一带是由月氏统治。文帝、景帝年间,北方匈奴发展势头凶猛,匈奴将月氏的绝大部分赶到伊犁河上游,匈奴遂成为这一地区的占领者。至汉武帝刘彻时,国力空前强盛,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把匈奴逐出玉门关外。《汉书·地理志》记载“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这也是酒泉得名的由来。西汉中期,设酒泉郡。置酒泉郡后,作为西部的前沿之地,酒泉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从西汉开始到北魏,一直称为酒泉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政局动荡,战争的烽烟此起彼伏,但居于西北边陲的酒泉,偏安一隅,虽然也时有政权更替与相应的战乱,但总体上以稳定为主。尤其是张轨治理下的河西,政治安定,社会和谐,各种艺术也得以长足发展,而且张轨逝世后,他的子孙还能使稳定政权得以延续。西凉李暠建初元年,大量的河西居民随李暠迁往酒泉,加上李暠奖励农耕,使得这一时期酒泉地区人口众多,粮食充足,社会整体秩序相对安定,从而为各种艺术创作创造了条件,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也富于多样性。

二、酒泉魏晋墓壁画

酒泉市的魏晋墓群,主要在酒泉市西北。墓葬总体聚族而葬,排列有序,外面筑有石围墙,有的墓在洞室中再加砌砖室,大都凿建于戈壁砾岩上。酒泉市规模较大的魏晋墓,基本都有前、后两室,个别墓葬前室中还带有两个耳室,墓室内多镶嵌画像砖,个别墓室还配有小幅壁画。画像砖的砖面横置,四周绘以红赭色边框。基本上是每砖一画,各成独立题材,同一壁上或者相近的几幅壁画,组合起来又能表现出同一主题。20世纪70年代发现清理的丁家闸墓葬,是酒泉市比较典型的魏晋墓葬,因为墓主人具有诸凉小王国中王侯一级的身份,故墓室壁画的艺术水平也比较高,能侧面窥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和艺术水准。

丁家闸五号墓的前室是该墓葬的核心部分,前室的壁画也最为精美。壁画以赭红色的宽带间隔为四层,包罗万象,展现了墓主人生前的奢华生活。壁画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其中以“燕居行乐图”的艺术最为精湛。

“燕居行乐图”位于前室迎着墓门的正壁中部通往后室过道门的上端,分为两部分。过道门北上侧绘以墓主人燕居生活,过道门的南上侧绘有歌舞伎乐演奏的场面。乐队席地跪坐,领受的乐师手拿秦筝,表情激扬慷慨。画面中的歌舞部分是壁画的高潮部分,画面中间的舞女手转双扇,彩裙飘动,飘起来的长发灵动有形。左侧的舞女且歌且舞,应拍击掌。在曲足方案左右分立一女童和男仆,案前一舞男手持鼓槌,女童、男仆和执鼓舞者左右顾盼,同时将两侧宴席和伎乐的画面也连接呼应,形成一幅完整的壁画。在丁家闸全墓壁画中,“燕居行乐图”的色彩最多也最为丰富,有红、黄、白、石绿、赭石、浅赭、灰、黑等颜色,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器物的质感。“燕居行乐图”对个性的刻画很具独到性,墓主人、伎人、舞女、乐师,皆惟妙惟肖,甚至细微到了对变化中的衣褶的刻画,不同人物的胡须和鬓发也各有样式,就连墓主人唇下的胡须也精细地绘出。

丁家闸壁画中的仙山,是另外一个重要发现。仙山图位于前室墓顶下部的四周,有驰骋着的青鸟、天马、白鹿等,亦有神仙、怪兽居游其中。相关学者研究认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较早的山水画实物资料。丁家闸壁画中所出现的仙山,也与当时酒泉一带流行的神仙思想有关。在酒泉其它墓葬壁画中亦画有羽人、麒麟等,这些出土的魏晋壁画表明河西地区佛教盛行前,神仙思想流传深远,直至十六国时期还没有衰竭。

酒泉城南的祁连山主峰为传说中的西王母居地,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逃避现实的出世思想与传说的神仙如出一辙,传说中的仙山往往也是士大夫“隐士派”隐居的地方。魏晋十六国时期,统治者在不断变化,但对山上的西王母祠没有停止祭祀和维修。这表明魏晋十六国时期避世思想和升仙求道风气的盛行是山水画产生的因素之一。

当然,丁家闸墓室壁画的大部分内容反映的是为墓主人服役的底层劳动者的各种生活劳动场面。壁画对各种劳动生活场景有细致的描写。如树下的采桑女,她们动作、姿态各不相同;庭院中的奴婢,有着不同的容貌和装饰;墓主人乘坐的牛车,看上去形制准确,层次井然。各种禽畜活灵活现,画中的鸡,有的夺食,有的静立,有的啼鸣。画中的神马,红鬃飞扬,三足腾空,一足踏地。其造型与著名的武威雷台墓的东汉铜奔马有些相似,但这应该不是偶合。

我们说,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也是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真实的反映。通过对丁家闸壁画及酒泉其他已发掘的魏晋墓葬壁画的观察,以及艺术水平的分析,可进一步探讨魏晋十六国时期酒泉的社会发展状况。

三、魏晋墓壁画反映的社会发展状况

酒泉魏晋墓壁画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它形象地映射出这一时期酒泉地区的政治、经济、艺术、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状况。

(一)穿着和服饰反映出民族融合和阶级差别状况

酒泉是多民族杂居地,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秦汉以前,上古为羌戎所居,羌、戎为这里土著居民。魏晋以来,不断接纳内附的鲜卑族。壁画中穿胡服戴胡帽的人物,即是对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的表现。丁家闸五号墓葬壁画中墓主人及其近侍、乐舞妓等均为汉族装饰,而生产者中,大多数着少数民族服饰。当时的统治阶层已经采用了汉晋以来的典章制度,广大的劳动者仍然保持着各自的文化习俗,因此,穿汉装的不一定是汉族,而生产者中一定包含了各族劳动者,这说明,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融合。

(二)厨房庖厨和禽畜是生活场景的另外一个方面

酒泉魏晋墓葬壁画中,可见妇女在灶前做饭,用盆揉面,以及厨房内的食柜、肉钩。养殖的画面中,可见鸡棚、猪舍、牵羊人,还有宰杀各种家养动物的画面。这都是对当时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

(三)墓葬壁画中魏晋时期酒泉地区的桑蚕业

桑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现,桑蚕业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根据考古资料显示,最迟在新石器时代,古代劳动人民即开始种桑、育蚕、抽丝、织衣了。考古工作者分别于上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发掘出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遗址和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两个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类型,遗址中发现的蚕茧和绢片等,经鉴定为家蚕丝,因此有学者认为,早在5000年以前,长江和黄河流域皆已出现桑蚕业和纺织业。在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魏晋时期,酒泉地区不仅是丝绸之路运送丝绸的必经之路,而且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也通过辛勤劳作创造了桑蚕业发展的辉煌,为中西经济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酒泉丁家闸五号墓葬是一座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大型壁画墓葬。壁画中除了绘有歌舞杂耍、人物故事、生产生活场景之外,还有大量的桑林树木,墓室北壁绘有一幅大型采桑图,彩绘桑树3株,其间有5位采桑女,采桑女腰系圍裙,手里拎着篮子,作采桑状,各具姿态。1993年,在酒泉果园乡西沟村考古发掘了7座魏晋时期墓葬,其中有3座墓葬发现壁画。壁画多集中在墓室的前、中室。一砖一画,也有半砖一画的。壁画内容有《桑园图》,只见院内桑树林立、枝叶茂密;也有表现护林的《驱鸟护桑图》,护林者手持棍棒、弯弓射猎;还有表现女子手提篮子采撷桑叶、桑葚的《采桑图》。西沟村4号魏晋墓壁画砖有一幅《护桑育蚕图》,画面中一女子端坐穹窿帐内,帐外桑林葱郁茂密,护桑者安静祥和,形态自如。总体而言,壁画绘得逼真,富有生活感。像这样反映魏晋时期桑蚕业发展的壁画墓葬在酒泉及周边相邻地域已经发现过许多。

随着西汉、东汉王朝戍边屯田战略的推行,从中原迁入河西地区的人口大增,迫使耕种面积增大,种植品类多样化。特别是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因人口迁徙,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酒泉当地单纯的农耕和畜牧等产业已不能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因而必须扩大种植品种。一方面,酒泉地区当时的自然环境完全适合蚕桑种植;另一方面,迁徙来的人口带来了植桑、养蚕、织锦等技术,桑蚕业也就自自然然发展起来。在前凉时,张天锡曾在河西地区割据称王,他将桑蚕业视为河西最重要的产业,大力推广发展,可见,当时河西地区桑树种植已经极为普遍。据此推测,处在丝绸之路要道上的酒泉,同时也是桑蚕业西传的重要通道。

四、结语

不可否认,魏晋墓葬壁画对上层统治阶级的生活描述居多,从乐宴图、进食图、农耕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强化,统治者占有大片土地,役使着无数的佃客、奴婢,蓄养着成群的牲畜,房前有院圃,房后有园林,仓库里堆着粮食、绢帛,与宾客聚会时有美酒,还有伎乐歌女相伴。但透过各种壁画中的场景,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画面,也反映出魏晋十六国时期酒泉地区的社会生活环境相对安定,这里的经济、艺术、文化、习俗、农业等都得以充分发展。

推荐访问:酒泉 魏晋 浅析 发展状况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