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德育学科“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的建构

时间:2022-12-18 13:3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借鉴中国古代“知行合一”哲学思想,构建德育学科“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知行合一”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方式。开展“知行合一”教学,将知与行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知中行、在行中知,有助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转化。开展“知行合一”教学,需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融合,合理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将学科德育活动与学校其他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并在德育教师、家长、社会人士之间形成德育合力。

关键词:“知行合一”教学;德育价值;基本流程;实施策略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古人所说的“知”指道德观念、思想意念和事物之理,“行”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有似今天认识和实践的关系。[1]“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要相互贯通和促进,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这在今天颇有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本文着重论述在德育学科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认知与实践的关系,构建德育学科“知行合一”教学模式。

“知行合一”教学的备课实例

自2001年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德育学科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主流,教师们更加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开展探究学习,这是德育学科教学上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坐而论道”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下面笔者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例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第一次设计(片段)

案例:七年级同学小刘在放学路上经常被不良青年勒索。一开始他忍气吞声,遭到勒索就乖乖地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有一天,他和同学小张谈到此事,小张建议他立即将此事告诉班主任老师。后来在学校和辖区派出所的努力下,这伙不良青年被绳之以法。

讨论:(1)我们应怎样看待小刘忍气吞声的行为?(2)学校和派出所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3)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该教学片段在情境创设上,结合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事件创设情境,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初中生的情感共鸣;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让学生结合情境和教材知识开展探究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但进一步推敲我们也会发现,换一个角度看,这两个优点同时也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缺点。一是从教学情境的创设来看,教师借小刘身上发生的事件创设情境,学生开展探究时,是作为旁观者去评论别人,而不是真实地解决自身的问题;二是从学习方式上看,教师虽然引导学生开展了探究,但这种探究仍然是关在教室里的“坐而论道”式的探究。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按照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原理,对该课教学片段进行重新设计。

【例2】“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重新设计(片段)

课前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为实地考察组、采访1组、采访2组、法律文献组,每组8-10人,按下列提示开展活动。

◎实地考察组:分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考察校园各场所和学校周边环境,分析可能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时间和地点。

◎采访1组:采访学校所在辖区派出所所长,采访的问题:(1)近期我们学校附近是否发生过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的案件?(2)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公安部门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

◎采访2组:以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和本校德育处主任为采访对象,采访的问题:(1)近期我们学校是否发生过以学生为对象的敲诈、勒索等事件?(2)在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方面,教育局和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

◎法律文献组: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搜集相关法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找出其中與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条文。

课上研讨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一是汇报本组调查的过程、获得的信息;二是分析未成年人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三是讨论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课后延伸

学生将绘制的预防校园暴力地图以展板形式在校园内展示,提醒全校同学加以防范。同时,将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建议提交给学校德育处、派出所等相关部门。

在教学重新设计中,教师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开展行动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既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行动中获得知识,又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改进自己预防校园暴力的行为,体现了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知行合一”教学的德育价值

“知行合一”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知行合一”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以知导行”“知行并进”的教学组织方式,以达到“知而必行”的教学实践效果。[2]由此可见,在“知行合一”教学中,知行合一既是教学方式,强调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知中行、在行中知,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又是教学目标,强调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还要转化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与传统的“坐而论道”式教学方式相比,“知行合一”教学的德育价值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1.“知行合一”教学有助于实现道德认知的内化

在学习方式上,非德育学科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达成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而作为德育学科,仅仅靠讲解、练习是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这里所说的真正掌握,即不仅要知道本学科知识,而且要相信本学科知识,知而不信不能称为真正掌握。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老师教给学生“1+1=2”,学生在经过反复练习后,就算是正确掌握了,学生不会对此产生怀疑;而在德育学科教学中,老师告诉学生要依法自我保护,学生即使知道了、记住了、会背了,也不意味着学生真的会相信“法治”。这说明,德育学科应该采取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

关于德育学科的教学方式,《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初高中课程标准都表明,德育学科教学应改变教师直接传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知中行、在行中知,实现知行合一。在知与行的相互交融中,学生因为有自身的真切感受,从而能够深刻地领会并相信所学知识。如在例2中,学生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到一些同龄人不善于依法保护自己,以及学校、派出所是如何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在正反对比中,认识到依法保护的正确性和正当性。

2.“知行合一”教学有助于实现道德行为的转化

传统的德育学科教学习惯于将学生关在教室里,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环境里开展教学,这样做尽管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但这种坐而论道的学习方式在实现由知到行,即在实现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方面却存在着固有的弊端,学生更多的是获得了知识,而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存在“知行脱节”问题。[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德育学科教学中,学生如果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道德行为,德育学科知识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坐而论道”,学生缺乏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意识,也缺乏转化的能力。如在例1中,学生评价别人的行为可以头头是道,告诉别人未成年人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保護,以及未成年人该如何依法保护自我,但一到自身就不知所措了;而在例2中,学生通过调查,知道校内和学校周边存在侵犯未成年人事件的时间、地点,就可以有意识地加以避免,并且还知道如何借助学校、派出所等力量保护自身安全。这样,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知识,还实现了自身行为的转化,体现了德育目标的全面达成。

“知行合一”教学的基本流程

针对当时社会言行不一的弊病,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他认为知和行是不能相分离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总之,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4]根据“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结合上述案例2,我们可以将“知行合一”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第一步,明确任务。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主题,在案例2中即学生如何依法预防校园暴力。课上教师向学生解释主题,布置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任务,而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分工,明确如何开展实践活动。

第二步,实践体验。学生根据任务分工,走出教室开展如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职业体验等实践活动,教师则做好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收集、保存好过程性资料和记录好实践活动体验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第三步,班级研讨。各小组在汇总、筛选、整合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在班级展示学习成果。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的需要,适时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以实现学生实践体验与教材知识的有机融合。

第四步,反思提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心得,既可以交流对知识的认识,也可以交流自己在行为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最后的总结提升环节,教师要在知识学习和实践方法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尤其是在价值观方面要作出正确的引领。

“知行合一”教学的实施策略

将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这是大多数教师都懂得的基本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实践体验活动往往得不到开展,如,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太紧张,没有时间开展实践活动,不能开展;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力不够,让学生去实践体验还不如自己讲效果好,不愿开展;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实践活动存在安全隐患,不敢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策略,才能克服由此带来的困扰。

1.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融合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认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但在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上,我们往往会机械地认为,课堂上学习道德知识,课外践行道德行为。这样理解和处理“知”与“行”的关系,会让“行”成为“知”的附庸和累赘,教师在教学中也就会重“知”而轻“行”。在“知行合一”教学模式中,要体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地累加,一方面用课外习得的经验理解课内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用课内学习的知识丰富、拓展、指导课外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知”与“行”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并行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在例2中,学生在课前实地考察、人物采访、文献查阅,以及课堂上的讨论就是在行中知的过程,而在课后延伸则是在“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自身行为的过程。

2.长时间实践活动与短时间实践活动相结合

“知行合一”教学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时间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很多教师担心因此而影响教学的进度。确实如此,如果每节课都像例2那样,需要学生花费较多时间经历“收集、整理资料—展示资料—交流研讨—总结提升”这样一个过程,必然会导致教学时间不够用。针对教学时间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长时间实践活动与短时间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长时间实践活动如例2,每学期组织两三次即可;短时间实践活动如学生在家帮父母做家务、上学放学路上观察交通状况、利用周末时间到社区做小调查等,这些活动无需花费多少时间就能完成,可以经常组织。将长、短时间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实践体验既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又有一定的广泛性,从而保证“知行合一”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3.德育学科活动与学校其他德育活动相结合

德育学科开展“知行合一”教学强调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而实践活动也是学校一般德育采取的重要方式,《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为都是“德育”,又都通过“活动”方式展开,这就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将德育学科教学中需要开展的实践活动在班团队活动中去落实,另一方面可以将班团队开展的德育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避免重复劳动,又可以发挥学校各部门德育工作的优势,形成教育的合力。

4.在德育学科教师与家长、社会人士之间形成教育合力

长久以来,德育学科教学都是德育教师在组织,属于单打独斗式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知行合一”教学,意味着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接触到家长、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等,能否让这些社会人士愿意支持、能够支持学生活动,对“知行合一”教学的效果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作为德育学科教师,要想形成这种教育合力可以在两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让社会人士了解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意图,在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社区宣传等活动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介绍,说明开展该活动的意图,从而让社会人士能够理解、支持、配合德育学科活动;二是开展多元评价,让学生自己、同伴、家长、社会人士等参与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监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父母及社会人士交往。

参考文献:

[1]赵建永.知而能之 知行合一[N].光明日报,2016-09-20(02).

[2] 陆文敏.“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4):136.

[3] 顾润生.从“坐而论道”到“实践体验”[J].江苏教育,2017(09):58.

[4] 圣铎.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2.

推荐访问:建构 德育 教学模式 学科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