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2-18 16: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笔者调查自己所在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行全麻腹腔镜术后出现EA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患者是否具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导尿管置入时间、是否在术后给予镇痛治疗、年龄情况、是否结婚、术前SPO2水平作为自变量,以各自变量患者所占比率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EA发生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00例发生EA患者中,年龄大于50岁、具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导尿管在诱导后置入、术后未予以镇痛治疗、术前SPO2水平<80%的患者所占比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术中通过氧疗使患者的SPO2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诱导前即置入导尿管等手段,能有效降低全麻腹腔镜患者在术后发生EA的机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麻醉恢复期;躁动影响

引言

近年来,医疗水平得到较大提高,麻醉技术也取得较大进步。虽然近些年全麻苏醒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全麻期苏醒躁动给患者带来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措施能够使全麻苏醒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一、资料和方法

1、基本资料

笔者调查自己所在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共有550例妇科疾病患者于本院行全麻下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有100例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内出现EA症状,EA发生率为18.2%,将100例EA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回顾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基本资料、各项检查结果及手术治疗过程记录等),并将患者年龄情况、相关病史、术后镇痛、SPO2水平等项目作为EA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

2、方法

2.1麻醉方法

本组行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前应建立静脉麻醉通路,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起效后静注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效果,此间根据患者的肌松状况适当注入适量的罗库溴铵(以上麻醉维持药物均应手术完成前1h停注),手术期间应实时监控并记录患者的SPO2水平、心电图信号、血压水平,并对患者行低流量给氧[1]。

2.2模型建立方法

以患者是否具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是=1,否=2)、导尿管置入时间(诱导后=1,诱导前=2)、是否在术后给予镇痛治疗(是=1,否=2)、年龄情况(>50岁=1,≤50岁=2)、是否结婚(是=1,否=2)、术前SPO2水平(<80%=1,≥80%=2)作为自变量并赋值,以各自变量患者所占比率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剔除水准为P>0.05)。

3、统计方法

统计软件SPSS17.0,将文中的计数值表示为百分比的形式,组间患者所占比率值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有显著差别。

二、结果

在100例术后发生EA的患者中,分别有62例(62%)、75例(75%)具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年龄在50岁以上60例(60%),在麻醉诱导前置入导尿管90例(90%),术后予以镇痛治疗80例(80%)、术前SPO2水平<80%者65例(65%),已婚者51例(51%),经分析发现年龄大于50岁、具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导尿管在诱导后置入、术后未予以镇痛治疗、术前SPO2水平<80%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更高(P<0.05)。

三、讨论

临床中腹腔镜手术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和处理两个方面,不仅能够确定病灶存在的具体部位、大小、外观和范围,而且能够对病灶表面的组织结构通过腹腔镜进行细致观察,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范围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以及宫外孕和不孕症等多种妇科疾病,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疤痕小等优势,但是由于妇科腹腔手术适应范围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2]。

安全、有效的麻醉对于在术中维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的稳定、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患者的麻醉苏醒的质量对于术后的恢复也同样十分关键。在临床中,患者常常会在术后的麻醉恢复期内出现焦躁、易怒、精神障碍、过度兴奋等EA相关症状,严重者可对患者术后的康复造成明显影响或致死致残,如何针对EA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EA的发生机率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对于EA成因机制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影响因子为呼吸功能障碍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同时对于术后的镇痛治疗及患者年龄情况是否影响EA发生仍存在争议,而不同类型的手术和患者的特征症状也会对EA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本文对10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在全麻后发生EA的患者的了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和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是促使EA发生的风险性因素,该结果与关于高血压、糖尿病对于EA的影响情况的大量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另外,结果还证实年龄偏高也为EA发生高危影响因素,这与老龄患者的免疫机能退化、分泌功能紊乱具有一定关联;而由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会牵拉肌肉组织并刺激相关神经产生疼痛感,因此在术后予以镇痛治疗对于控制EA的发生十分必要[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术中通过氧疗使患者的SPO2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诱导前即置入导尿管等手段,能有效降低全麻腹腔镜患者在术后发生EA的机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品才,陈新忠.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31):76-78.

[2]张登文.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0):3021-3022.

推荐访问:全麻 恢复期 术后 躁动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