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10篇

时间:2022-10-09 16:25:03 来源:网友投稿

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10篇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 深耕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助力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服务煤矿智能化建设之路屬王海波贺耀宜作为行业内唯-一家以煤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10篇,供大家参考。

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10篇

篇一: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

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助力煤矿智能化建设—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服务煤矿智能化建设之路屬 王海波贺耀宜作为行业内唯-一家以煤矿自动化为专业 研究方向的科研型企业,中煤科丁集 W 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研 究 院 )

 f "丨成立以来,始终以煤矿 ft 动化、信息化,

 监测监控、通信为主导专业,深耕煤矿安全牛产岛 新技术领域,先后研发 r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 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矿井人员安全监测系统、 矿井有线/无线通信系统、输送带运输监控系统、 光纤工业 IU 视系统及矿川传感器等5 〇 〇余项科研成 果 ,其屮5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包括首套基于微机技术的煤 矿安全十产监控系统、煤矿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基于光纤传输技术的)丨"•下丁_业电视监视系统、基于 R

 FI

 D 技术的井下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并首次将丨: 业以太环网和 G

 E

 P

 O

 N 技术应用丁•煤矿并下,成功 安 装 f 仝矿井综合1"丨动化系统_矿山自动化研究实践成果近年来,常州研究院制定了 “ lit 界一流、国内 第一、智能矿山引领荇”的企业愿景和“创新+迠 度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围 绕 “智能矿山”主线, 发展系列主导产业,并将成熟的技水应叫到非煤企» 2

 业 ,适度拓展应用;矿山自动化研究成果主要体现 在以下8个方面。1 ) KJ 95 X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满足《煤 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 、 AQ

 6201— 20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及相关 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分布式控制、多 系统数据融合、即插即用、断线续传、电磁兼容、 设备故障诊断等技术,以安全、高效、低成本、可 靠性高的特点为国内各类型矿井的安全监管保驾护 航 ,并有机融合了瓦斯抽采、火灾监控、人员精 确定位、车辆定位监控、语音广播等内容,已在 中国、孟加拉国、印 度 、土耳其等国家推广应用 2 000余套, KJ 95 X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架构如 图1所示。2 ) 在煤矿一体化通信与定位技术方面,先后 开发了煤矿井下3 G 无线通信系统、矿用 CDMA 无 线通信系统、矿用调度广播综合通信系统、矿用 4 G 和5 G 无线通信系统、矿用 WiFi 无线通信系统 等 ,形成了煤矿井下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广播通 信的综合性全覆盖;在移动目标定位技术方面,率 先将定位精度从4 m 提升到0.3 m 以内,并实现移动目标的统一管控,煤矿一体化通信与定位技术如图 2所示。3 ) 采用高精度无线定位、精准时钟同步、惯 性导航融合、运动特征优化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井 下高性能空间位置服务系统,以开放服务体系为基 础架构,为井下移动目标跟踪、人机作业安全、智 能协同作业、无人化运输、机器人巡检等应用需求 提供高精度、大容量、强实时空间位置服务能力, 可视条件下定位误差不超过 0.1 m , 覆盖半径超过 400 m 。煤矿井下高性能空间位置服务系统如图3所示4 ) 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方面,从最初的基于 微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电控成套装备及运输监控系 统持续进行研究,陆续研制出基于现场总线、嵌人 式计算机技术的本安 PLC 、 本安控制计算机系列带 式输送机控制系统,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易用性 和可维护性。近年来又通过 AI 分析技术有效提升 原单一传感技术的检测可信度,使带式输送机控制 系统的自主运行和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在此基 础上,陆续研制出无人值守排水控制系统、通风机 远程集中控制系统、具有机车/胶轮车运行丁.况、位置 监控及调度功能的辅助运输监控系统、机电设备健康2022 2 » 3

 儺 1特别策划煤矿安全调度指挥中 f咖 •• ,v 一

 __: 如 : —#&;W m—•to.. . ■ i -IfW*- II 三■i

 i " - m s安全监控、矿压监测、抽放监测、人员 监测、机车监控、应急广播、电力监测声光业 务 业 ^ 室 ; V 报 警 器 打 雙 机 〈 服 务 器 ■ , 务器1 - 1 tfL^O Ly工业 私有云据 通 信 多 系 统 > 服务器防火墙RS 485 /CAN■ I I

 ■ 漏 I安 全 监控人员定位瓦斯抽放矿压监控 分站 分站 分站 分站以太网本安 |交鱼机jin iv i光缆本安交换机▼^tyT^/W/w/w/n/w/^vw/w/w/ww/zw/w/H/my^/w/w/w/T^/W/v.i £ p a 丨 分 站 无 线 接 收 器 介 分 jC ( i B«((.■无线通佶系统 iRS 485 /CAN■以太网分站RS 485 /CAN,传无蟲设备定位• 由 眷烟 雾 开 停 激 光 催 化 风 速 远 程 控 制 i i 锚杆/ ^甲 烷 甲 烷 开 关 !!索 应 力 位 移管道瓦斯流量计无线接收器a s m """"定位调度 控制器丨 ) M (-醯胶 轮 车 信 号 灯安全监控 矿压监测 抽放监测图 1 kj 95 X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架构图2 煤矿一体化通信与定位技术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ine2022 年第 2 期人员定位 考勤管理空间地理 坐标数据库井下位置 管理平台Ik

 F人 机 作 业 导 航 协 同安全监测 自主作业 .二 二^

 m

 i

 ::r

 "

 ^以太网圓地面环网 交换机矿用环网 接入器工业控制环网 (万兆/千兆主干)矿用环网 接入器井下I I用户终端■K D W 16 A 电源供电KDW 65电源本 f |严■*3 S Pk d w K a :电源m本 雜 、化|.))篇• S..,吟VK D W 16 A 电源 供 电 :

 l i r i ;-k d W G 电源■w • • •标识卡TTTw ? K D W l ^ A 电源I I定接1航•>)标识卡K D W l ^ A 电源供电KDW 65电源V

 •* ? ^

 ZK D W lSA 电源?

 ?

 ?l i t人员安全管理 人机作业安全装备协同作业 自主导航无人化运行图3 煤矿井下高性能空间位置服务系统状态监测系统’为提升矿井生产运行效率提供保障。5 ) 在 辅 助 运 输 无 人 辅 助 驾 驶 技 术 方 面 , 对矿用无轨胶轮车进行了对标 SAE

 International J 3016 T M 《标准道路机动车驾驶自动化系统分类 与定义》 L 3+级技术标准的自动驾驶改造,突破了 无人驾驶车载传感与控制装置的大功率、高算力与 矿用本安型设备低功耗要求相矛盾的技术瓶颈, 研制出多功能车机交互终端(兼容4 G /5 G / WiFi 6/ UWB 交 互 )、车载域控制器 ( MADAS

 ) 、组合高 精度定位及惯导( UWB + IMU ) 、面向 VSLAM 应用的车载摄像仪、车载极小肓区超声波雷达、毫米 波雷达、16线激光雷达、车载手咪等系列化矿用 本安型产品,可实现矿用无轨胶轮车、轨道机车及 单轨吊等辅助运输装备的低成本、高可靠性、全本 安化的高级辅助驾驶及无人驾驶应用_,辅助运输无 人驾驶系列装备组合应用如图4所示。6 ) 在供配电技术方面,在最早研制的矿用隔 爆型电机软启动器技术基础上,充分利用供配电技 术 、电力电子技术、光纤隔离传输控制技术和阻容 吸收动静态均匀技术,先后研制出隔爆开关综合保2022 2» 5

 # I 特别策划辅助驾驶主机智能胶轮车及配套装置 手咪+喇叭车机交互4 G /5 GAViFi 6 +UWB多路车载电源激光雷达■AJrs.H组 合 惯 导 高 清 摄 像 仪 超 声 波 雷 达 毫 米 波 雷 达4阁4 辅助运输尤人驾驶系列 装备组合应用丨冬1 5 矿用隔爆*本质安全型 电力监控分站丨冬1 6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多回路真空电磁启动器护器、矿用变频器和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性高压真 空软启动器,形成了煤矿供配电系列装备,为煤矿 生产智能供配电提供保障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 力监控分站、多回路真空电磁启动器、交流组合变频 器以及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分別如图5—阁8所示:7 > 在煤矿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方面,从 2003年开始,为煤矿、非煤企业提供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风险评估及预警、智能 风险识别及应急联动、矿井瓦斯巡检、安全三维培 训等与煤矿安全管理相关的解决方案,并在煤矿风 险预控与隐患排查系统中率先引人安全行为 A 丨识別、

 基于网格技术的多指标区域安全风险评价等先进技 术。煤矿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系统如图9所示。8 ) 在矿井采煤工作面用水需求方面,设计开发 了矿用全自动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以预处理过滤器+ 反渗透装置为核心单元,集成了压力、水质、液位 等传感器、开关和控制器,并配套研制了系列化一体 式智能阀门执行器,为 T .作面就地用水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矿用全自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如阁1〇所示:

 经过多年发展,常州研究院已将大部分科研成 果转化成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成套性的系列产 品,为我国煤矿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供 了一批先进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成套技术装备:煤矿智能化建设思路及方案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发布的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智能矿 山建设提出以下要求:智能矿山建设应深度融合人 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使 煤矿具有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 习 、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能力。总体来看,矿山 智能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种学科 技术和标准规范,需要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 在整个体系上要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业务管理的全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ine2022 年第 2 期自动控制系统 矿■用本安7_ K 质彳专感^瓦斯抽放栗站 一级反渗透( a ) 系统架构2022 2» 7

 I 特别策划业务及全流程覆盖;横向能够持续扩展新业务、新 数据,纵向能够保证数据从现场感知到分级传输、 接收、存储、分析处理、利用等多个环节的自动流 转 ,保证控制指令从上到下顺利、及时执行。从建设思路上来说,第一要制订智能矿山分级 分类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类 型矿井提出不同的智能化建设阶段性0 标及评价准 则,确保建设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且能够落到 实处;第二要制订系列标准规范,确保各类业务系 统建设有章可循,保证不同业务、不同类型的数据 能够无缝交互;第三要做好合理的整体架构设计,

 确保架构中每个单元既具有独立的执行能力,又能 与其他单元自动产生关联;第四要解决现场装备、 感知单元与控制执行单元的智能化、标准化、低功 耗化、低成本化,确保作业现场装备智能化和感知 能力的泛化;第五要建设好全矿井高速一体化一张 网络,涉及局速主干网络、5 G 尚速无线网络和末 端大容量、高宽带、低延时无线自组网络,为全矿 井数据传输和指令下发提供可靠的高速通道;第六要做好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全矿 井数据的集中协调管理,实现各业务系统的协同运 行,实现基于标准数据体系的开放式工业 APP 和决 策分析能力开发。长期以来,常州研究院遵循矿山智能化建设思 路 ,踏实做好每一个环节,不断推动矿山智能化建 设 进 程 截 至 目 前 ,在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已经进 行了传感器小型化、低功耗化、低成本化、智能化 和矿井现场边缘计算装置、移动目标精确定位、传 感网络泛化、高速工业以太网、无线自组网、基于 T .业互联网的融合监控系统软件等多方面的技术研 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参与制订的国家标准“煤 炭工业智能化矿井设计标准”,团体标准“智能化 煤 矿 (井 工 )分类,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和 “智 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类、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指标体 系”已经发布实施针对矿山智能化建设提出了比 较客观、合理的技术架构,如图11所示。智能矿山架构从下至上依次为矿山装备及智能 感知层、矿山协同管控层、大数据中心层、智能集成应州门户(分级应川与个性化展示 >、移动终端、大屏显示系统...业务融合应用-体化安全 协同管控-体化生产 协间符控一体化融合 通信 一张图多规合--缺陷分析 采出率 单产分析 吨煤用水 S :通风解算采 M 比承进分析 万吨掘进韦分析动态排产管理 采煤 i 丨划完成率 全员 X 效煤质分析吨煤电耗 回而推进分析原煤工效矿山机理模型设备故陣沴断模喂 设备工况分析校型 损耗调优分析梭锻二三维 GIS 引繁/ VR 、 AIVj |繁/ 丨:作流引爷/任务调度引繁/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计 划 管 理 1 执 行 管 理 1 安 全 管 理 1 地 测 筲 现 g女一 防 1全机 电 管 理 1生 产 技 术 1煤 质 管 理 1 培 训 符 理 1设:&救 梭 J矿 山 大 数 据 中 心 空 间 数 胁 丨 11、 运抟竹现数据屮心 监控数据中心矿 山 人 数 据 苯 础 技 术 一 一 云 计 算器技术 史群技木 服务注 f

 矜能负钱均携 j 界器调垵 滾动升级 资源丨1动调度 编徘系统 M 络管理大数据智能分析管控平台| 统现设统接规表现层一一智能分析管控层 | | 大数据中心层煤矿协同管控层 II 矿装备及智能感知层煤矿现场管控平台图11智能矿山架构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ine2022 年第 2 期分析管控层、表现层,每个层次之间遵循统一顶层 设计、统一标准规范、统一装备集成、统一接口规 范 、统一开发框架、统一主数据。矿山智能化建设,首先要使低层装备具备智能 化能力,能够独立应对现场作业需求;通过具有低 功耗、大样本数据感知能力的智能传感装备和高性 能无线自组网络对作业现场的地质体、环境工况进 行透明化处理,提升矿井的数字化能力;在煤矿作 业现场和地面建立具有边缘计算能力的协同管控平 台,实现现场装备的统一协同作业。其次,需要建 设数据中台,搭建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大数据中心, 对空间数据、监控数据、运营管理数据进行统一存 储 、管理、治理,为大数据决策分析应用提供基础 保障。然后,需要建设基于容器技术的开放式智能 管控分析平台,构建智能决策分析生态圈,使专业 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厂家均能参与建设,不断丰富容 器中的算法和机理模型。最后,需要建设人性化的 人机交互平台,可根据需要支持矢量化示意图、二/ 三维 GIS 图 、 VR ...

篇二: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

“ 七新 ” 培训(二)煤矿智能化建设

 、 一、 煤矿智能化定义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矿智能化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强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营造煤矿智能化发展良好环境。——坚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立足我国煤矿发展不平衡现状,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突破制约煤矿智能化发展的瓶颈;把握能源革命发展机遇,以智能技术为牵引布局煤矿智能化发展,推动煤炭开发利用方式变革。——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加强煤矿智能化基础理论研究与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通过多元合作拓展智能化发展空间,构建创新包容的煤矿智能化产业生态,形成开放共享的煤矿智能化发展格局。——坚持典型示范,分类推进。加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示范工程,形成多种煤矿智能化产业发展模式,分类纵深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

 ——到2021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初步形成煤矿开拓设计、地质保障、生产、安全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传输、自动化运行技术体系,基本实现掘进工作面减人提效、综采工作面内少人或无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矿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与远程监控。——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形成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实现开拓设计、地质保障、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物流等系统的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井下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露天煤矿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

 三、煤矿智能化主要任务研究制定煤矿智能化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智能化发展的行动方向、实施路径和政策措施。鼓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区域特点、煤层赋存条件、技术基础等因素,研究制定煤矿智能化发展规划,科学引导煤矿智能化发展的进度和规模。支持煤炭企业制定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方案,落实建设任务、技术体系和建设进度,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步伐。

 ● 结合部门职责分工,协同推进煤矿智能化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强化基础性、关键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修订;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术语、数据管理、技术装备及煤矿机器人等相关技术规范、产品标准和检测检验规范的制修订。开展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专项工作,加快实施煤矿智能化标准提升计划,制定煤矿智能化建设、评价、验收规范与实施细则;推动建立煤矿智能化标准一致性、符合性检测体系和技术平台,形成标准制修订、宣贯应用、咨询服务和执行监督的闭环管理体系。

 加强煤矿智能化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建设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加强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精准地质探测、精确定位与数据高效连续传输、智能快速掘进、复杂条件智能综采、连续化辅助运输、露天开采无人化连续作业、重大危险源智能感知与预警、煤矿机器人及井下数码电子雷管等技术与装备。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推进大型煤机装备、煤矿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专项行动,提高智能装备的成套化和国产化水平。

 ● 对具备条件的生产煤矿加快智能化改造,在采掘(剥)、供电、供排水、通风、主辅运输、安全监测、洗选等生产经营管理环节,进行智能优化提升,推进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作业,实现传统煤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推行新建煤矿智能化设计,创新煤矿智能化采掘(剥)新模式,建设智能化生产、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多系统、多功能融合的一体化平台,实现煤矿产运销业务协同、决策管控、一体化运营等智能化应用。鼓励具有严重灾害威胁的矿井加快智能化建设,率先提升智能化水平。

 ●(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智能化示范煤矿针对我国不同矿区煤层赋存条件,从建设理念、系统架构、智能技术与装备、综合管理、经济投入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先进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重点推进大型煤矿开展系统性智能化建设,对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的矿井,优先开展智能化采掘(剥)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替代,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凝练出可复制的智能化开采模式、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等,向类似条件煤矿进行推广应用。

 ●(六)实施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开展矿区生态环境智能在线监测,推广矿区地表环境治理与修复、煤层气(煤矿瓦斯)智能抽采利用等新技术,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融合智能技术与绿色开采技术,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新建煤矿要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生产煤矿要逐步升级改造,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煤炭工业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煤矿发展格局。

 ●(七)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分级建设智能化平台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探索建立国家级煤矿信息大数据分析与共享交换平台,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和煤矿智能化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煤炭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设信息管理云平台,促进煤炭企业数据的接入与管理;推进煤炭生产企业建立安全、共享、高效的煤矿智能化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实时、透明的煤矿采、掘、机、运、通、洗选等数据链条,实现煤矿智能化和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八)探索服务新模式,持续延伸产业链以数据为核心资源,推动煤矿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模式创新,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延伸智能煤机制造产业链,从主要提供煤机产品向提供产品与服务转变、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转变,推动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开展大型煤矿企业、大数据专业服务商等数据平台之间的应用与交易,培育煤矿大数据开发、融资租赁、数据征信等服务新模式。打造煤矿智能装备和煤矿机器人研发制造新产业,建设具有影响力的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业基地。

 ●(九)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才队伍保障能力。支持和鼓励高校加强煤矿智能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推动专业交叉融合,培育一批具备矿业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创新煤矿智能化人才培养模式,共建示范性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工科教师挂职锻炼平台,面向产业急需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积极开展在职人员智能化和信息化培训,建立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机制,优化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发展体系。

 ●(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煤矿智能化前沿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应用为核心,开展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协同合作,支持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对接,构建煤矿智能化技术交流平台,探索与沿线国家企业、相关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互信合作,促进互利共赢。以国际合作为契机,带动我国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标准、服务走出去,同时引入国际煤矿智能化先进技术装备、管理理念、服务模式等,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提升我国煤炭工业开放水平。

 四、保障措施加强部门协同,加快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的制修 订工作,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开展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健全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推进我国煤矿智能化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对验收通过的智能化示范煤矿,给予产能置换、矿井产能核增等方面的优先支持。在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上,对积极推广应用井下智能装备、机器人岗位替代、推进煤矿开采减人提效的煤矿予以重点支持。对新建的智能化煤矿,在规划和年度计划中优先考虑。将煤矿相关智能化改造纳入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范围,探索研究将相关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研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智能化煤矿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发起设立相关市场化基金,形成支持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强共性关键技术领域高质量、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保护,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前沿,做好国际专利前瞻性申请和布局,规避技术输出风险。鼓励构建煤矿智能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做好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果保护,形成产业竞争优势。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煤矿智能化知识产权优势的煤炭企业。

 在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指导下,以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设计院、高校、金融、装备厂商和煤炭企业等为主体,组建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和区域性创新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专业领域优势,实现协同创新、跨界融合发展,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支撑。

 建立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机制,加大对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引导和协调力度。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落实意见,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加强煤矿智能化发展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的知晓度。总结煤矿智能化建设新典型、新模式和新机制,宣传推广煤矿智能化发展的经验和成果,营造煤矿智能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三: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

8卷第1期 中 国 煤 炭 Vol.48 No.12022年   1 月CHINA COAL January 2022★ 科技引领 ★移动扫码阅读引用格式:李志强,李根 .煤矿智能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 J ] .中国煤炭, 2022 , 48 ( 1 ):

 46-52.doi :

 10.19880 /j.cnki.ccm.2022.01.008LI Zhiqiang , LI Gen.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in coal mine[ J ] .ChinaCoal , 2022 , 48 ( 1 ):

 46-52.doi :

 10.19880 / j.cnki.ccm.2022.01.008作者简介:李志强 ( 1968- ),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教授级高级经济师,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 (国际合作开发部)副总经理,主要从事能源政策与战略规划研究工作。

 E - mail :

 lizhiq@chinacoal.com煤 矿 智 能 化 建 设 探 索 与 实 践李志强,李   根(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100120 )   摘   要   分析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从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完善顶层设计及其企业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标准机制等方面阐述了目前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成效,剖析了在基础理论、技术标准、核心装备、煤矿智能化匹配高端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保障能力、科技攻关、工程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中煤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实践和进展,并提出全面推进生产智能化、加快建设 “数字中煤”、持续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下一步重点任务。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建设;核心技术装备;智能化示范煤矿;关键技术攻关;中煤能源集团中图分类号  TD67   文献标志码  A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in coal mineLI Zhiqiang , LI Gen( China Coal Energy Group  Co., Ltd. , Chaoyang , Beijing 100120 , China )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coal min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 the preliminary  achievements ofcoal min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were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projects ,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y, university ,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 accelerating  the formulation and improvementof intelligent policy  standards ,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basic theory , technical standards , core equipment and top talents were ana -lyzed.The practice and progress of coal min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China Coal Energy  Group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of sup -port capability ,ke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blems tackling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and the next key tasks of coal mine intelli -gent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 such as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production intelligence ,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 DigitalChina Coal ", 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key technology problems tackling , and focusing  on improv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Key words intelligent coal mine construction ; cor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 intelligent demonstration coal mine ;key tech -nology problems tackling ; China Coal Energy  Group  Co., Ltd.0  引言“十三五”以来,煤炭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持续推动 “上大压小、增优汰劣”,大力推动煤炭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为煤矿智能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夯实了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2021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应急管理部、6 4

 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3个阶段性目标:到2021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1 ] 。中煤能源集团围绕 “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发展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分类分级推进煤矿智能化工作 [2 ] ,积极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与工程实践,加快建设中煤特色的全要素智能化煤矿、智慧化矿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  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煤炭生产的显著特征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尤其是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冲击地压、涌水等安全隐患不确定因素多,因此实施智能化建设尤为重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部分煤矿企业不断加大在智能化领域的研究、投入和应用,为整体推进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参考,积累了经验。1.1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在新发展阶段,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一条技术与装备创新之路、产业变革之路和全面突破之路 [3-4 ]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 (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5-6 ] 。1.2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由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实现生产、运营、管理、销售和服务等全面数字化,从而推动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与核心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望助力煤企真正实现从煤炭 “生产者”向 “服务者”增值发展的转变。一些企业致力于搭建以数字化矿山为基础的产业生态服务系统,积极推动煤炭产业从原煤标准化、功能产品化、产销在线化、业务网 络 化 向 产 业 生 态 化 迈 进,实 现 从 采 掘 业 的“点”到服务业的 “网”的闭环生态,使煤企实现从传统的 “挖煤卖煤”的商品交易到以 “服务交付”为主的产业生态运营的战略转变,进而希望依托数字化和 “触网”重构煤炭产业生态 [7 ] 。作为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煤矿智能化建设不仅是实现少人、无人开采的必要途径,还将带动智能化技术装备、标准、服务等能源服务升级。以煤矿智能化建设为纽带,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勘查、设计、建设、开采、洗选、运输、利用等全产业链融合共进 [8 ] ,为煤炭现代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带来了新机遇。1.3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30 · 60 ”工程,根据预测, 2030年前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可撼动, 2030 年后煤炭进入战略储备能源的通道 [9 ] 。煤矿智能化代表着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10 ] ,可以实现煤炭作为主体能源时期的安全稳定供应,以及战略储备能源时期的 “一键启动”的能力。全行业应充分认识 “双碳”背景下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煤矿智能化建设为抓手,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绿色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加快释放先进优质产能,以更高目标要求推进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1.4  煤矿智能化建设为煤机装备制造产业指明发展方向随着国家一系列指导文件的出台,煤机装备制造产业进一步明确了向 “智能、高端、服务、绿色”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一是立足我国煤炭工业大国地位和基础地位,坚定走煤机装备制造国产化、自主化发展道路 [11 ] ,同时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外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国际化拓展;二是把握好智能化开采发展方向,智能化是煤矿综合机械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又一次的新革命,高端、智能、安全、可靠的煤机装备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要不断对标差距,补足短板,深度融合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 5G等新技术,生产研制高可靠性、标准化、成套化、模块化及适应各类工况条件的高端智能装备;三是推动制造与 “产学研用”单位相结合,与重大工程7 4李志强等:煤矿智能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2 年第 1 期

 项目相结合,提升煤机装备制造协同创新、联动发展和产业示范能力。2  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成效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会同有关部门,以及各重点产煤省区和广大煤炭企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已成为行业内一项具有高度共识、颇具市场活力、企业积极拥护的创新型工作。2.1  示范建设大力推进为了 加 强 示 范 引 领,国 家 能 源 局 组 织 遴 选了71 处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总产能近6亿t ,计划投资156亿元左右,目前平均投资完成率达62% 。据统计, 2021年底前,全国已建成687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2  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有关团体组织、中央企业联合成立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智能化装备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中心和实验室等,跨界合作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 27 家单位成立了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联盟;华为公司与山西省、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分别成立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联合成立了智能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中国煤矿机械装备公司等 29 家单位成立了煤机装备智能化产业联盟;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专门开设了智能采矿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这4个本科专业;山东能源集团联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央视发布了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 专网系统;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发布 《中国煤矿智能化发展报告》《5G+ 煤矿智能化白皮书》。2.3  煤矿智能化政策加速完善(1 )完善顶层设计和支持政策。在顶层设计方面,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矿山安监局制定了煤矿机器人研发目录,山东、贵州、山西、内蒙、河南、河北等重点产煤省区先后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以点带面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12 ] 。在支持政策方面,对建成的智能化煤矿给予产能置换、矿井产能核增等方面的优先支持;对积极推广应用井下智能装备、机器人岗位替代的煤矿,在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上予以重点支持;将煤矿相关智能化改造纳入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范围,探索研究将相关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2 )健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在法规制度方面,将智能化发展写入 《煤炭法》修订草案,纳入国家煤炭 “十四五”规划,制定了示范煤矿建设、专家库管理、建设指南、验收办法等制度文件,建立了智能化发展协调机制,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在标准体系方面, 2021年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煤矿5G通信、煤矿机器人、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等多方面启动了标准制定工作,发布了能源行业标准5项、立项能源行业标准14项,立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团体标准22项,立项中国煤炭学会团体标准51项,初步搭建了智能化煤矿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各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政策文件见表1 。表 1  各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政策文件省份 政策文件名称山西省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意见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定办法 (试行)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基本要求及评分方 法(试行)2021 年度全省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全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 (试行)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试行)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林省 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通知河北省河北省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河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和防冲击地压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任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河南省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全省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河 南 省 煤 矿 智 能 化 建 设 三 年 行 动 方 案( 2021-2023 年)关于进一步强化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通知8 42022 年第 1 期                       中 国 煤 炭                          第 48 卷

 续表1省份 政策文件名称山东省山东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山东省煤矿智能化验收办法 (试行)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陕西省 陕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 (试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安徽省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徽省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 (试行)贵州省深入推进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攻坚方案 ( 2019-2020年)贵 州 省 煤 矿 智 能 化 发 展 实 施 方 案 ( 2020-2025年)贵州省智能煤矿建设指引 (试行)贵州省智能煤矿评定办法 (暂行)云南省 云南省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方案宁夏支持煤矿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夏智能化煤矿建设标准甘肃省加强全省矿山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矿山智能化建设改造工作的通知甘肃省推动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指导意见3  煤矿智能化建设存在的问题3.1  基础理论薄弱、研发滞后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目前的煤矿智能化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指导和依据仍不完善,还有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包括井下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传感器研发;井下综采设备的精准定位、导航等关键技术攻关;井下巷道智能掘进、支护、超前探测、除尘等一体化成套技术与装备;煤矿物联网技术与未来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发展等。3.2  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健全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起步较晚,相关标准较少,因此煤矿在信息化、智能化设计及建设时,缺乏相关标准的指导与约束,各系统及各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性较差,不能全部实现横向、纵向系统信息共享,未形成具备兼容性、通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的统一集成应用平台, “信息孤岛”现象未得到彻底解决 [13-14 ] 。3.3  核心技术装备支撑不足由于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煤矿智能化装备无法满足常态化高效生产,主要表现在设备的适应性不强、可靠性与控制精度不高、感知能力不足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加以研究,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以适应各种条件下的生产。3.4  与智能化匹配的高端人才匮乏煤矿智能化建设涉及矿业工程、自动化工程、信息工程、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迫切需要与之匹配的高端人才。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周期,企业间成熟人才引进存在壁垒,同时煤炭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缺少持续性和完整性。因此,缺乏专业人才成为 制 约 煤矿 智 能化建设和 发 展 的 关 键 因 素之一。4  中煤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实践中煤能源集团 (以下简称 “中煤集团”)主营业务涉及煤炭生...

篇四: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

第 49 卷(S2)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Vol

推荐访问:煤矿智能化培训总结 智能化 煤矿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