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小学体育课题申报题目3篇

时间:2022-10-09 16: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体育课题申报题目3篇小学体育课题申报题目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政策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体育课题申报题目3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体育课题申报题目3篇

篇一:小学体育课题申报题目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政策依据

 国家“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方针”对开展体育工作均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

 新中国第一次提出教育方针是 1957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6 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

 展、、、、、、”。

  1995 年 3 月 18 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 年 6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的如下要求:“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2007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迎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并明确提出以下要求:

  (1).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

 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通过 5 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2、理论依据

  和谐教育理论:

  和谐教育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因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学产生谐振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理论要求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的身体、智能、心理等诸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而身体发展则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一生幸福生活的源泉和保证,因此,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体者,载智之舟也。”他认为“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是错误的。他深刻地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和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了。”他在 1912 年就提出:“养成共和国的健全的人格”,要进行新的教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在这“四育”中,“完善人格,首在体育。”他还提出:“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的精神。”“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他提出体育的四项功能即“强筋骨也”、“增知识也”、“调感情也”、“强意志也”。

 陶行知早在 1919 年也曾提出“体育为德智二育之基本”。这些都足以说明体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多元智能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进一步揭示了学生的学习的成功,乃至于今后事业上的成功,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智力因素起 30%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则起 70%的作用。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特殊优势,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激发敢于拼搏,奋勇争先的竞争意识,培养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活动教学有两大思想:一是坚持“以活动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二是“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大多天性好动,喜欢玩游戏和体育活动。因此,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通过持续的良性强化刺激,逐渐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并在长期的体育锻炼活动中强健体魄,积极进取,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有效达成教育目标。

  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对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同样具有指导价值,主要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原则,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原则,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统一规律,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首先要让他们及其家长知道和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最终才会在行动上反应出锻炼习惯的养成。

  3、实践需要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

  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我国 16 岁以上的体育人口为 15.46%,有 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而据另一份调查显示,我国 59.2%的人出了学校就不再锻炼了,目前全国二亿多职工,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仅有 10.4%,偶尔锻炼的 25.6%,64%的人基本不锻炼:对全国九大省市 67 所高校 1216 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每天坚持一小时锻炼的仅为 7%,除体育课以外每周能、坚持一次锻炼的(不含早操和课间操)仅占 8.6%。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缺陷。究其原因,是学校体育工作一直受到应试教

 育的影响,学校体育锻炼氛围差,学生体育意识淡薄,锻习惯缺乏,以过十几年学校体育的学生既无对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又无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身体素质大幅下降。学生多数懂得并认同“生命在于运动”,“体育对人的一生都需要”的道理,但实践上,意识与行为,口头与参与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对体育的认识并不等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加强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

  二、课题的界定

  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课题中的习惯是指小学生的行为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转化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行为方式。

  锻炼习惯——课题中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指通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能促使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本实验界定为在校坚持每周三次体育锻炼,每次 40 分钟,除体育课外每天进行 30 分钟到 1 小时的锻炼。校外坚持每天锻炼一次,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养成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某些方面的要求,设计好正确的行为模式,引导受教育者去模仿、去实践,从而形

 成相应的行为举止,最终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课题中的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设计好体育锻炼模式,引导小学生去模仿、去实践,从而形成相应的行为举止,最终形成相应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是指学校组织教师按“三个面向”的教育要求和《全国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四川省体育条例》、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全面研究采取科学可行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良好的健康心理和行为习惯,使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新时期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的研究及体育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及其家长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90%以上的学生能自觉在校内外坚持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得到良好发展,形成一套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具有可操作性教育模式,具体的研究目标是:

  1、激发并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养成正确锻炼身体良好习惯。

  3、增加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抵御疾病的能力。

  4、探索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方法和手段。

  5、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组织体育训练、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关于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主要标志的研究;

  2、影响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3、学生不良体育锻炼习惯剖析与转化;

  4、学生不良体育锻炼习惯有效措施的研究;

  5、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途径的研究;

  6、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研究;

  7、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的研究。

  四、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的对象为 05 级——07 级学生。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调查分析学生现状,分析原因,及时了解学生体育锻炼情况;

  2、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方法,邀请专家诊断指导;

  3、经验总结法: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形成经验论文,科学准确地概括研究成果;

  4、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的文献资料。

  六、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本实验周期为一年(2016 年 1 月—2016 年 12 月),实验对象为全校学生。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6 年 1 月——2016 年 3 月)

  主要任务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选定课题,收集资料,研究做法,设计指标,制定及论证实验方案。

  2、实验阶段(2016 年 4 月——2016 年 9 月)

  根据实验方案、指标展开课题实验,根据实验情况积累实验资料与经验,根据实验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总结。

  3、总结阶段(2016 年 10 月——2016 年 12 月)

  全面检测,进行资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研究,完成实验报告。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自2016年1月经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总课题组批准立项以来,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措施:

  一、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相关政策法规和教学理论。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方针”中关于体育工作的政策法律规定,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篇二:小学体育课题申报题目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

 “农民运动之乡”小学体育活动资源开发的研究

 研究方向与范围:

 基础教育 6 6

 课题主持人:

  崔世军

 周艳虹

  所 在 单 位 :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申 报 日 期 :

  1 2011 年 年 7 7 月

  ﹡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 填报说明

 1.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认真阅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填写时,态度要认真负责,内容要实事求是,表达要严谨明了,字迹要清晰易辨。可以直接上网下载本《申报评审书》后在电脑上填写,也可下载后用钢笔填写。

 3.封面左上角“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评审时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研究方向与范围”栏按“课题指南”中的分类填写,如确实有必要,“课题主持人”可以填两人。

 4.“ 课 题 研 究 人 员 基 本 信 息 ” 栏 中 ,“ 课 题 主 持 人 ” 相 关 信 息 以 第一 主 持 人 为 准 。“ 南 通 市 教 育 科 学‘ 十 一 五 ’规 划 课 题 ”完 成 情 况 分 以下 几 种 :

 A.主 持 并 已 结 题 ; B.主 持 但 未 结 题 ; C.参 与 研 究 ; D.未 参 与研 究 。申 报 者 只 须 在“ 南 通 市 教 育 科 学‘ 十 一 五 ’规 划 课 题 完 成 情 况 ”栏 填 上 序 号“ A、 B、C、 D” 即 可 。“ 其 它 教 育 科 研 课 题 完 成 情 况 ”栏 须如 实 填 写 主 持 或 参 与 研 究 的 一 至 二 项 课 题 名 称 、课 题 级 别 及 完 成 情 况 ,未 参 与 任 何 课 题 研 究 者 如 实 填 写 “ 未 参 与 ”。

 5.《 申 报 评 审 书 》 打 印 或 复 印 时 一 律 用 A4 纸 , 于 左 侧 装 订 成 册 ,按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中规定的申报程序 报送 。《 申 报 评 审 书 》 一 式 四 份 。

 6.《 申 报 评 审 书 》 中 “ 课 题 研 究 设 计 与 论 证 报 告 ” 总 字 数 不 宜 超过 4500 字 , 各 栏 目 空 间 填 写 时 可 根 据 实 际 需 要 调 节 。

 江 苏 省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地 址 :

 南 通 市 北 朱 家 园 路 32号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中 心 ; 邮 编 :

 226001; 电 话 :

 0513-85158201

  3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 题 主 持 人 姓

 名 崔世军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1.5 行政职务 校长 专业技术职务 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教育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电

 话 0513-88754240 工作单位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E-mail Cuishijun2468@163.com 通讯地址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 226623 ﹃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 A 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参与市级课题《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个案研究》,已结题。

 主持《书香校园文化背景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已结题。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著(限填10 篇)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从文本走向生本 《新课程》2007.8 让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0.10 学会请教别人 《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7-8 在体验中张扬个性 《辅导员》2002.9 我为校园添新绿 《小学教学设计》2003.3 让教师职业发展更精彩 《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2007.10

  课 题 组核 心 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 10人)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周时明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支持 于爱芬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教育 校园体育文化特色环境设计 施义兰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教育 相关理论收集整理与实践研究 周时平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体育 实践操作与组织安排 丁祥富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体育 实践操作与组织安排 史小军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体育 实践操作与组织安排 崔素梅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 案例收集整理创编 杭丽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 案例收集整理创编 曹华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 案例收集整理创编 陈娟 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 案例收集整理创编

  4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农民运动之乡”:农民运动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产生于农村自然的经济地理空间聚落,发展于周而复始民俗活动的文化空间中,以娱乐、休闲、健康为目的,由农村居民世代实践相承至今的非生产劳动性身体运动的体育生活方式和体育习俗。我镇农民体育运动历史悠久,已经连续举办48 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在这里,诞生了多名世界冠军和全国知名运动健将,是全国闻名的“农民体育运动之乡”。

 小学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指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环境和卫生措施,以增强学生体质、调节学生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小学体育活动,指符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满足儿童活动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身体活动。

 :

 小学体育活动资源:指进行小学课内外体育活动的一切要素来源以及促进课内外体育活动的有利条件和外在因素,包括体育活动文化资源、体育活动设施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以及体育活动信息资源等。

 “农民运动之乡”小学体育活动资源开发的 研究:在“农民体育运动之乡”的大环境下,为丰富小学生体育文化生活,以实践性的研究对学校体育活动资源进行开发,挖掘出校内外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本地小学生的体育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⒈ 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外体育与教育不分家。90 年代初,日本、新加坡、欧美一些国家在社区建设和学校设置时就考虑了体育场馆为学校和社区居民共同享用的问题,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已经衔接起来,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态势。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在体育活动方面已形成了“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培养——基本运动技能形成——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能力的提高——特长体育技能的获得和个体体质增强”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他们在教学策略、体育活动内容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体育活动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学生不仅在校内有较充分的体育活动资源,社区体育活动资源同样与时俱进。

 就国内而言,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学生体育活动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2006年 12 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以及体育、艺术“2+1”项目在全国的推广,为体育活动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各地掀起了开发本土化体育活动资源的热潮。浙江、云南、重庆等地的一些学校,将民间游戏活动中常见的打弹珠、滚铁环、打陀螺、踢毽子、跳房子等游戏内容与校园体育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出一系列的本土化体育活动资源。然而,因地域差异,学校之间的体育教学条件差距还很大,一些山区学校,城镇转型中的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能满足新课程、新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这就需要学校努力挖掘校内外的体育活动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校体育的特色与创新发展。

 ⒉研究的价值

 小学体育活动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改变课程管

  5 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发展。经过开发和加工的学校体育活动资源,不仅能够进行课内教学,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双休日及社区活动中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热情,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此外,体育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体育学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联系:第一,地方体育活动类资源的知识可以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地方活动资源开发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在体育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学校体育寻求特色创新的背景下,体育活动资源与学校体育可以共同发展。由于我镇体育活动资源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我们在搜集、汇总、筛选和利用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当地的文化。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乃至相互融合。

 我校提出的“‘农民运动之乡’小学体育活动资源开发的研究”,把重点定位在“农民运动之乡”大环境下,对小学校内外体育活动资源进行开发,所开发的资源既有本土特色,又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创设符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文化环境,将地方特色与学校特色有机融合,开发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活动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体育活动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展特长,为社会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为创建学校体育特色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⒈ 研究目标

 ⑴以体育活动资源开发研究为依托,探索出系统的适合农村小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资源,为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有利条件。

 ⑵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文化意识的构建,在师生中培养“健康第一”的意识,树立终身体育与健康观念。

 ⑶创设符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文化环境,将地方特色与学校特色有机融合,形成强势教育品牌。

 ⒉研究内容

 ⑴我校及周边学校体育活动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⑵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乡土体育活动资源整合的研究 ①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农民体育运动项目资源整合的研究 ②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民间歌舞资源整合的研究 ③“农民运动之乡”小学体育活动设施资源开发的研究 ⑶农村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整合的研究 ⑷农村小学体育活动资源开发的管理机制研究 ⒊研究重点

 ⑵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乡土体育活动资源整合的研究 ⑶农村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整合的研究

  6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⒈研究 思路:

 从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入手,以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为主体,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立足本地区的实际,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将学校体育活动资源与社区体育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活动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体育活动资源,建立评价制度,创建学校体育特色。

 ⒉研究过程:

 ⑴准备阶段(2011.4-2011.12)

 ①填写课题申报书,进行我校及周边学校学生体育活动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制定研究方案。

 ②搜集有关的经验资料和理论成果,形成文献研究综述,为课题研究做准备。

 ③举办课题研讨交流会,整合学校部分运作课题,设立子课题。

 ④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报告,指导课题开展研究。

 ⑵实施阶段(2011.9-2015.6)

 ①我校及周边学校体育活动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2011.5-2011.12)

 ②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乡土体育活动资源整合的研究(2011.9-2015.6) Ⅰ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农民体育运动项目资源整合的研究(2011.9-2014.12) Ⅱ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民间歌舞资源整合的研究(2011.9-2014.12) Ⅲ“农民运动之乡”小学体育活动设施资源开发的研究(2011.9-2014.12) ③农村小学体育活动资源与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整合的研究(2011.9-2015.6) ④农村小学体育活动资源开发的管理机制研究(2011.9-2015.6) ⑶总结阶段(2015.7-2015.12)

 ①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系统分析。

 ②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与工作总报告,举办课题结题会。

 ③汇编案例论文集、成果集等。

 ⒊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学校体育活动资源的现状与困惑,挖掘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体育活动资源,体现问题的针对性。

 ②案例研究法:研究体育活动资源开发的个案,积累案例,提升理念,建构模式。

 ③经验总结法:坚持边实践边总结,并注意提炼学校以往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方面成功做法与经验,逐步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框架。

 ④行动研究法:在省、市、县科研专家的指导下,研究、实践、反思,及时调整方案,强调研究过程的动态性与广泛参与的实践性。

  7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⒈ 主要观点:

 ⑴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学校体育教育受着社会体育氛围的影响,我们力求通过本课题研究,将社区体育活动资源有选择地与学校体育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带领学生走出去,享用社区体育活动资源,同时也开放学校体育活动资源,促进社区体育运动的共同发展。

 ⑵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基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必要阶段,应为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技能、态度、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基础,学校体育活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资源进行系统地开发,将学生熟知的体育活动进行深入拓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与...

篇三:小学体育课题申报题目

成势:激发迎江教研正能量

  • 9月25日上午,我区2014年秋季教研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就上半年教研工作回顾、下半年教研任务部署以及第二批立项科研小课题集中开题同步进行。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教研室主任江兴玲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属各中小学(含外国语学校)业务校长、教导主任、专兼职教研员及第二批立项小课题主持人70余人参会。会议由区教研室副主任刘东生主持 。

 小 课题 (申报)开题会议记录表

 体育课教材教法案例研究—— 体育游戏在小学跳远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迎江区基础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项目 立项申请书

 学科分类:小学体育 课题名称:体育课教材教法案例研究——体育游戏在小学跳远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申 请 人:齐胡乐 (课题负责人签名):齐胡乐 申请日期:2014 年9月

 迎江区基础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迎江区基础教育科研小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体育课教材教法案例研究 课题编号:

 学

 校:联兴小学 学

 科:小学体育 课题负责人:齐胡乐 课题组主要成员:齐胡乐、李甜甜

 著作(文章)名称

  让游戏成为小学体育教学成效提升的有效动力 力 作者 渠立峰 出版社 成才之路期刊 出版(发表)时间

  2012 阅读时间 2014 年 10月 月 作者主要观点 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优化体育游戏教学过程,深化思想情感成效,对于教学成效提升作用显著。

 学习认识体会 会 在小学体育课上运用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游戏教学在学生运动参与方面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体育方面的兴趣较大地减少了小学生的消极态度与行为,更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

 体育小课题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记录体育小课题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记录

 立定跳远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学生问卷调查表 小课题“体育课教材教法案例研究——体育游戏在小学跳远教学中的案例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使你们的体育课学习更加丰富多彩,课堂学习更真实有效,同时也是对我们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建议和支持,请同学们认真如实填写这个调查问卷。

 本问卷请各位同学认真的填写,如实反映自己的对体育课堂的愿望和建议,在此对填写问卷的各位同学表示感谢!请在你选的答案后面的地方打钩:

  性别:

 年级:______

  姓名:______ 1.你对学校的体育课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不满意; D、非常不满意。

 2.学校是否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性的趣味游戏或者竞赛活动?

 A、经常; B、偶尔; C、 从不。

 3.你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体育游戏活动吗?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一点都不希望。

 4.你觉得学习与体育运动哪个重要?

  A、学习重要; B、都重要; C、体育活动重要。

 调查问卷表统计分析表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必须突出“以生为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我校实施已有几年,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学生实施新课标后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关注我们的学校体育。我们对小学生在学校以及家庭中进行体育学习、锻炼情况的调查研究,掌握积累资料,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使学校体育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让新课程改革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长风乡联兴小学“体育• 艺术2+1 项目” 实施计划 “体育• •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其含义是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和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联兴小学大课间、体育艺术2+1活动纪实

 长风乡联兴小学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施评价 工作实施方案

  •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特制定《标准》达标计划,根据希各相应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上报、上网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认真做好2014年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估、和数据上传工作,长风乡联兴学校特制定《标准》监测和数据上传工作 • 施方案。

 •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校按质量完成《标准》测试和数据上传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2014年长风乡联兴小学《标准》测试和数据上传的领导小组。

 组长:金来停 副组长:齐胡乐 成员:李甜甜 张娜 潘萧 曹明霞 王义勤 许玉祥

 体质监测部分数据显示

 长风乡联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总结报告 • 我们长风联兴小学在长风中心学校的指导和督促下圆满完成了《国家学生体质监测标准》测试的任务与工作。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此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家长、社会更加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联兴小学庆元旦 —— 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丰富全校师生课余文化生活,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全面推进我校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 为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 陶冶情操,培养小学生的拼搏进取的精神。根据学校研究决定,为庆祝2014年元旦我校将举办趣味运动会,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金来停

 副组长:齐胡乐

 成

 员:全体老师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1、时间:12月 31日下午13:30—15:50

  2、地点:校操场

 联兴小学趣味运动会总结 •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顽强意识。我校在 2014年12月31日,举行了 “趣味运动会”。

 本届运动会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为宗旨,突出展现的是联兴小学“阳光、健康、快乐“的风采。是对每个运动员智慧、能力和品德的挑战,也是对各参赛班级的精神风貌、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顽强拼搏精神的大检阅。本次比赛项目分个人、团体两个大项。

 • 集体项目:渡河运果

 个人项目:乒乓球比赛

 《 体育课教材教法案例研究 —— 体育游戏在小学跳远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 中期研究实验报告

 单

 位:迎江区长风乡联兴小学

 时

 间:2015 年3月1日

 《 体育课教材教法案例研究—— 体育游戏在小学跳远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 中期研究实验报告 • 一、课题简介 • 1.选题缘由。

 小课题《体育课教材教法案例研究——体育游戏在小学跳远教学中的案例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小学小班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而课题具有应用价值作为研究的取向,同时,教学研究也必须依据理论为指导,揭示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

 • 2.课题界定。

  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是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游戏在小学跳远教学中的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游戏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学练、尝试,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善导”,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体育小课题阶段性小结 (一)

 课堂实录 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教案 一、话题导入 导入:同学们,大家好,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点击)我们先看大屏幕上的这幅图片。

 师:是谁? 生:刘翔。

 师:他就是我们的奥运冠军——刘翔,他获得了我国奥运史上跨栏项目的首枚金牌,他是我们中国的骄傲。(点击旗图片)

 师:夺冠后的刘翔脸上洋溢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因为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2008年,刘翔又一次带着千万中国人的美好期望,登上了奥运的赛场,而这一次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点击视频)我们的飞人刘翔因为跟腱受伤而无法参赛。这就属于运动损伤(手势指向大屏幕)。

 师: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生:什么叫运动损伤? 师:这个问题问的好。谁能帮他回答? 生:在运动中所受的损伤。

 师:说的真好,专业上—————— 还有什么疑问? 生:运动损伤分为哪几类呢? 为什么会产生运动损伤?„„„„„„„„

 相关论文(一)

 相关论文(二)

 相关论文(三)

推荐访问:小学体育课题申报题目 课题 申报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