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正文

论档案工作与文化产业

时间:2022-11-17 08:4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文化的承载,这决定了档案工作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论述档案工作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以及档案工作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如何做好档案工作来助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档案;文化产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8-0136-02

一、档案工作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个人或团体的知识、技能和创新,利用科学技术的支撑和产业化的制造方式以及营销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进而发展文化产品的产业。有学者指出,“文化+创意+科技”三者深度结合形成的产业集群即为文化产业[1]。可以说,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在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创造力,是依赖科学技术创新的产业,是在国际事务中传播、助推和实现话语权并通过推行强势话语权的传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产业[2]。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战略性产业,而文化产业的意义也不再局限于获得经济方面的利益,发展文化产业在提高公民素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档案信息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活动及其产物的直接记录和结晶,是特殊的文化资源。各级档案馆则是汇聚、储存、加工整理这些特殊文化资源的基地,通过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不仅使文化资源得以传承,也为新时期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条件,只有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公民才能真正了解行政机关所作所为,才能真正享有民主,积极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以和谐作为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建设。

一方面,档案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成果[3]。档案是物质文化活动的成果,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们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也有记录这些产品生产制作过程以及产品成形以后的交换消费情况的文字、图形、图像材料,即形成了档案。对于精神生产活动来讲,还不止于此,档案不仅仅是精神生产的副产品,有些精神生产、创作的成果就是档案。

另一方面,档案工作是一种文化工作,文化性质相当突出。收集整理档案就是在积累人类文化资源,保管保护档案则是在保持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开展档案利用工作,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推动文化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服务的,而编辑出版档案史料、参与编史修志工作,实际就是文化创作,制作文化产品。这种文化性质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支持,1987年9月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的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1999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是集中保存、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档案工作的主体——档案馆已不再是党政机关或其附属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事业机构,足以说明档案工作就是一项文化工作,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

二、档案工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的作用

档案工作是“文化之母”,归结起来,档案工作对于文化产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档案工作是发展文化事业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必要基础条件。文化是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档案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没有档案工作国家的文化财富就无法积累。同一城市可以有若干座馆藏内容相同的图书馆,但不会有馆藏相同的档案馆。

(二)档案工作是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传承的重要组织者。只有通过制定和落实档案工作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才能保证国家文化资源的正确积累和安全。同时,发挥档案的社会教育、文化传播、资政决策、知识生产等功能,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档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三)档案工作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水平可以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会拓展档案内容、形式及档案管理的空间;社会文化需求的增长,能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工作在为文化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档案文化。

从产业体系上看,文化产业是由一系列子产业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的。其中对产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有两个,一个是文化资源产业,一般被认为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文化产业体系中属于基础产业;另一个是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和动力。文化资源只有在创意的组织下,才能转化为文化产品,发挥其现实有用性;创意,只有在占有和掌握一定的文化资源才能促成,只有借助于资源的组织和运用,才能转化为人们所能接触到并加以享受和使用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从性质和功能上看,档案部门是文化资源的化身,档案工作肩负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储备和资源开发的任务,因而属于文化资源产业,是文化资源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通过档案工作者的文化劳动将相关资源发掘出来,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文化手段,创造成人们手中的文化产品。

但现实中的档案工作这种文化资源产业属性并没有完全展示出来,为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有限。档案的收集整理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保管保护是档案工作的核心部位,绝大多数档案机构都将精力和财力集中在收集整理和保管保护两个环节上,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停留在你来我查、你要我给的被动服务阶段,从现实需要出发,主动选题,创作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十分少见。在事实上形成了文化产业与档案工作的脱节,直接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大量的社会文化需求由于没有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的供给而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大量的文化资源沉睡档案库房,其价值不能得以实现。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推动档案工作创新,更多地融入文化产业,为社会创造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彰显档案工作的文化性质,展示档案机构的文化魅力。

三、大力发展档案工作优势,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档案工作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做好常规档案工作,本身就为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如果局限这一认识,那么档案工作的作用将大打折扣,档案工作在文化产业体系中的位置、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也就不会有大的改观。有作为才有地位,新时期档案工作要获得社会广泛认同,赢得更加有力的地位,必须在创新上作文章。用创新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用创新探寻新的服务方式,用创新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中水涨船高,共赢共进。要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选准档案工作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点,大下力气,狠下工夫,努力获得突破。

一是做好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管,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档案工作助推文化产业发展,首先是做好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管工作。大力开展收集工作,构建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档案资源。档案馆不仅要按常规接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还要大力调查、收集保存在社会上乃至民间个人手中的文化档案;征集本地历史风貌、重大事件及城市发展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等方面的档案材料;调查、收回散失在国外的我国历史文书档案。要通过以上途径,建立以国家档案资源为主,非国家档案资源为辅的档案信息资源库。只有提前介入和事后及时抓落实,才能保证重大文化活动和重要会议形成的档案具有文化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二是做好档案利用服务,支持文化创造。文化创新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而对已有文化的改造。档案,尤其是文化艺术档案是前人文化选择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记录,真实地反映着已有文化的全貌。对已有文化进行选择和改造,才能准确地把握文化传统的精华,了解当今社会的文化需求,抓住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文化创新才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新时期的档案服务工作要在扩面与系统化上下工夫。扩面,就是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网络化利用,借助互联网,打破传统档案服务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让更多的利用者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使用档案。系统化,就是通过档案业务建设,实现档案信息的虚拟连接,借助索引目录,打破档案存贮位置的隔离,让利用者在最短时间阅读最全面的档案信息。

三是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直接创造文化产品。档案展览是一种文化产品,以其特有原始性、真实性和鲜明性,往往给观众以特殊的心理启示。新时期的档案展览不要是清一色历史的沉重,要逐步突出文化的休闲,从历史回顾转向展望发展,从政治的号角转向经济文化的媒体[4]。图书、报刊、杂志是常见的文化产品,以档案为依托编印的图书报刊,往往给读者以独特的视角。不能仅局限于此,档案部门应根据读者的偏好,把这种独特的视角应用到各种媒体之上,编写档案小说,拍档案影视,制作档案网络,形成系列化产品,创造档案版品牌。适应公众文化消费需求变化,打文化休闲牌,探索在档案馆设夏令营,建旅游景点,制作档案礼品,使档案产品和服务倾向大众化,推动档案馆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社会。如果这样,从文化资源的保管,到文化资源的开发,再到文化产品的制作,档案工作的文化产业性质将日渐显现,公众心目中的档案工作将越来越有文化味。档案工作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商颖.200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展望[J].科技智囊,2006,(3):68-76.

[2]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30(2):5-12.

[3]张奎明,曹明珍,马学强执笔.档案馆文化功能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4]任汉中.中国档案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文化产业 档案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