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40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及治疗。结果 40例均手术探查,其中24例因睾丸缺血性坏死,行睾丸切除术,16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随访6个月~3年,12例睾丸存活(30%),4例睾丸萎缩消失,因睾丸坏死切除或萎缩致睾丸丢失率70%(28/40)。结论 临床表现及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手段,而早期行睾丸复位固定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睾丸扭转;精索扭转;诊断;治疗学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急症之一,临床上并不少见,自1990年9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40例此类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年龄5~40岁,平均18岁,阴囊内睾丸扭转37例(左侧26例,右侧11例),双侧色1例,腹股沟型隐扭转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6 h 8例,6~12 h 4例,24 h 8例,3~60 d 20例。
1.2 临床表现 睡眠中发病20例,安静时发病14例,剧烈运动后发病6例,发病时间<6 h患者临床表现:1侧睾丸骤痛,睾丸肿大,触痛明显,位置上移,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Prehn"s征阳性,发病时间2~7 d患者睾丸疼痛减轻,睾丸变软,阴囊皮肤红肿,发热,T≤38.5 ℃,血常规:白细胞≥11.5×109/L,发病时间>7 d患者睾丸局部疼痛缓解,睾丸与周围皮肤粘连,阴囊红肿,不能触清睾丸与附睾,阴囊积液,破溃,脓血性液体溢出;血常规血象不高,尿常规正常。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本组40例患者中,33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8例提示:睾丸增大,血流信号消失,故确诊为睾丸扭转;3例提示:睾丸内不均匀回声伴睾丸弥漫性增大,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考虑为睾丸肿瘤,2例提示:睾丸均匀增大伴阴囊内血流信号增强紊乱,考虑为睾丸炎。
1.4 治疗方法 本组40例均行睾丸探查术,其中1例腹股沟型隐睾患者,经腹股沟探查睾丸坏死行睾丸切除术,其余29例均经阴囊切口探查睾丸,术中用温盐水纱布包裹睾丸20 min,10例睾丸色泽转红,故行睾丸固定术。29例根据Arda“三级评分系统”决定睾丸取舍,切开睾丸白膜,深达睾丸髓质,切取部分睾丸组织,送病理检查,用温盐水纱布热敷睾丸促进血流,并观察创面出血时间:立即出血为Ⅰ级,10 min内出血为Ⅱ级,10 min内不出血为Ⅲ级;2例Ⅰ级患者保留睾丸;6例Ⅱ级患者中4例睾丸保留,2例睾丸切除;21例Ⅲ级患者均行睾丸切除术;保留的睾丸均用1号丝线睾丸白膜与肉膜间断双排缝合6针固定睾丸;健侧睾丸也同时行睾丸固定术,以防止发生健侧睾丸扭转。
2 结果
本组40例中睾丸切除24例,睾丸复位固定16例;16例睾丸固定患者均随访6个月~3年,睾丸存活12例;4例ArdaⅡ级患者睾丸萎缩消失,只剩白膜。
3 讨论
3.1 诊断与鉴别诊断 睾丸扭转典型的症状为突然发生1侧睾丸疼痛,呈持续性、阵发加重,疼痛向同侧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体征:睾丸附睾肿大,阴囊红肿,阴囊抬高试验阳性(即Prehn"s征阳性);血象升高不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侧睾丸肿大,动脉血流消失。主要与急性睾丸炎、附睾炎鉴别,急性睾丸附睾炎:一般发热,血象升高,托起阴囊时局部疼痛减轻,即Prehn"s征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睾丸附睾血流增加。腹股沟型隐睾扭转与腹股沟嵌顿疝鉴别:腹股沟区出现不能还纳的疼痛性肿块,同时伴有胃肠道症状,若患侧阴囊内未触及正常睾丸,则高度怀疑隐睾扭转,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予鉴别。右侧腹内型隐睾扭转与急性阑尾炎鉴别:右下腹固定的压痛点,甚至有腹肌紧张,但压痛点位置比典型的阑尾炎低,若患侧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未触及睾丸,应高度怀疑腹内型隐睾扭转。
3.2 治疗 睾丸扭转初期(发病时间<6 h),阴囊内无渗液,阴囊皮肤红肿,可给予镇痛剂后试行手法复位。由于睾丸扭转方向由外侧向中线扭转,因此,右睾丸扭转复位时将患睾逆时针方向旋转,左侧顺时针方向旋转,若睾丸复位后位置下降疼痛减轻,且不再自动转回以前的位置,说明复位成功。但手法复位盲目性大,成功率不高,因此,一旦确定诊断或高度怀疑睾丸扭转应立即行手术探查[2]。总之,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手段,而早期行睾丸复位固定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昭典,韦思明,蔡松良.睾丸扭转诊治体会(附39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479-481.
2 孙则禹,周志耀,郑世广.睾丸扭转12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7,2(5):166-16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