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社区治理创新亮点9篇

时间:2022-10-13 12:35:15 来源:网友投稿

社区治理创新亮点9篇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010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一) 根据《中共**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治理创新亮点9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治理创新亮点9篇

篇一: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0 10 篇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一)

 根据《中共**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lt;**县2021年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考核细则&gt;的通知&gt;(*委基治办发〔2021〕6 号)文件要求,今年以来,**镇党委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夯实基层基础,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现结合**镇工作开展情况,将全年特色亮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为魂,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夯实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桥头堡作用,通过定目标、强筋骨、亮品牌,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了《**镇党委议事制度》《**镇“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镇财务收支管理制度》《**镇机关干部考核办法》《村干部考核制度》《**镇基层党建全镇提升工作清单》等制度。印发了《**镇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责任分工方案》,建立**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 28 项法制建设重点任务、24 项德治建设重点任务和 58 项服务进村组重点任务。

 二是构建治理体系。结合镇党委提出的“1355”基本发展思路,即“一个目标引领、三大典范支撑、五大抓手推动、五大建设保障”,科学构建我镇基层治理体制,积极开展基层治理“五大融合”,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基层治理体制改革路径。

 三是

 强化队伍建设。按要求更新高层次人才、**籍在外优秀人才、本土人才信息台账。召开**镇第二届乡贤能人茶话会,畅谈**镇发展前景,激发乡贤能人为家乡添砖加瓦的信心。动态储备优秀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 8 名。依托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党员接受党性洗礼和锤炼,组织召开“**讲坛”4 期,以开展“先锋领航•全域提升”基层党建攻坚行动为主要抓手,健全农民工“回引、培养、使用”机制,大力培养优秀农民工村干部 11 人,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在基层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四是抓好品牌创建。广泛开展“一村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结合洪福村开展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户、清洁家庭、卫生示范户、“身边的好人”评选活动,通过挖掘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村民素质,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并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二)坚持自治为基,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搭建乡镇多元治理平台,实现自治共治有机融合。

 一 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全镇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自治的模式,构建“受助—助人—互助”“奉献—回报—奉献”的党建服务新模式,撬动党员群众更多的志愿服务热情,储蓄爱心、传递善行。

 二是搭建协商议事平台。针对群众反映的村道卫生差、畜禽养殖污染、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实地协商”模式,现场看、现场议、现场定、现场改;对村民公约制定、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等事关群众整体利益的事项,通过“党群议事会”,召集多方参与、集体解决。目前,先后解决了城乡垃圾统一运输处理

 全覆盖;鹤梧村、治安村、**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业园区“三散”治理等问题。

 三是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坚持和完善村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吸纳发展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党组织兼职委员,共同讨论决定辖区内重大问题。目前,全镇 7 个村均已建立党组织,协调解决问题 30 余项。

 (三)坚持法治为纲,强化基层治理保障。发挥法治护航作用,推动基层治理有序运行。

 一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搭建“**镇大调解指挥中心”,采用“互联网+大调解”的工作模式,运用“网格+调解”“政府+民间”“行业+专业”等矛盾纠纷多元排查调处手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需求。截至目前,共排查纠纷 18 件,化解办结案件 18 件,矛盾调处化解率达 100%。

 二是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持续对全镇视频监控中心的数字化系统升级,加强了人脸识别、智能巡屏等信息化技术的升级改造,实现社会法治治理智能化。

 三是稳步开展“四官服务进村组”。组建 3 支四官服务队,深入村组开展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筑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前沿阵地”。截至目前,共开展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 20 余次,化解诉前重大隐患 32 余件。

 四是稳步实施“多网合一”优化行动。以治安村为试点,编制**镇网格员职责清单,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健全网格员队伍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划分我镇网格,推进“五联共建”,推动资源统一调配,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德治为先,培树基层治理新风。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正心、道德教化润心、文化服务暖心。

 一是开展党建创新提升活动。开展**镇党建创新提升活动,开展“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大家谈”活动,挖掘各行各业优秀共产党员,推出“道德榜样”5 名,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二是积极弘扬“德治”新风。利用宣传横幅、“秀美**”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多途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20 余场,受众 2000 余人。

 三是不断提高文化服务能力。2021 年以来,共开展了“心系弱势群体、传递组织温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树精神”等活动 3 场,参与群众 600 余人。

 (五)坚持群众为本,彰显基层治理温度。坚持从服务切入,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连心群众活动。创新开展以“领导干部下基层 破解难题担使命”为主要内容的党员连心群众活动,建立三级联系群众工作机制,促进党心民心交融。截至目前,全镇已有 200 余名党员结对联系群众 400 余名,解决问题 20 余件。

 二、亮点工作 (一)坚持底线思维,做好“五防”工作 1.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防汛减灾工作。一是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组织 125 名镇、村、组干部成立 7 个隐患排查组,对全镇21 个地灾点和 4 个山洪点进行全覆盖排查,及时排查整治隐患 2 处。

 二是认真开展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推送防汛避灾知识 150 余条。汛期夜间、雨间防灾避险应急演练 99 场次。三是严格执行“三个避让”。今年,鹤梧村、沙坪村 3 个临时避险转移安置点共转移避险群众 3717 人次。

 2. 坚持以人为本,常抓不懈,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组建 50 人半专业扑火队,成立镇级森林防火巡回宣讲队 7 个,村级森林防灭火宣传队 7 个;森林防火巡山护林 5 级“网格化”管理,层层管控,责任到人到点;实施群防群治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制,镇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户与户实行“十户联保”工作机制。

 3.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严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人员摸排到位。建立网格员-组长-村干部-联村信息员-联村领导五级网格体系,每天及时报送摸排信息。近期开展入户敲门行动,截至目前,共摸排外来人员 1573 人,中高风险地区返汉人员 1 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低风险地区返汉人员 149 人,境外人员 11 人。二是物资储备到位。建立专门的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室,现存储物资有:一次性医用口罩 3500 余个;防护服 36 套;84 消毒液 4 瓶;体温枪 8 个;喷雾器 3 个;洗手液 5 瓶;面罩 63 个;一次性手套 1600 个。三是宣传引导到位。印发**县疫情指挥部 8、9 号通告、雅安市疫情应急指挥部 10 号通告共 800 份,村村响播放 30 余次,户户张贴疫情防控明白卡。四是疫苗接种到位。截至目前,第一针接种数 6433 剂次,完成任务率 115.89%;,第二、三针应接数为 7959 剂次,第二、三针应

 接未接数为 62 剂次,脱漏率为 0.78%。目前,正在开展加强针接种工作,截至 11 月 9 日,已通过微信群、短信和电话通知等方式对 119名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进行全覆盖通知。

 4. 坚持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做好重要时间节点重点人员管控工作。建立稳控台账,对全镇 23 名重点信访人员稳控。采取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超前防范的策略,“坐诊”改成“出诊”,变上访为下访。一方面依托村、组干部,形成镇、村、组相结合的三级防范和信息网络,使各类矛盾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努力消灭在萌芽。另一方面建立社情动态例会制度和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分析镇内的不安定因素和可能造成上访的因素,掌握信息,了解动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5.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做好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三散”治理、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等,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一是严格落实园区企业排放出口监督报告责任人制度,实现废气、废水排放出口 24 小时不间断监督。二是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定时开展环境巡查,出动检查人员 120 余人次,检查 128 家次,下发整改通知55 份,拆除违规管道 230 余米,新接粪水还田管道 300 余米。整改违规养殖户 10 家,由生态环境局立案调查 3 家,在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实现零信访。三是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垃圾统一运输处理全覆盖,有效提升了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高效服务,全力保障园区发展 1. 在建项目服务保障有力。组建工业园区工作办公室,全面做好**金炉科技有限公司等 6 家企业的改扩建项目,全力协调“6.30”边坡治理项目、**县嘉鑫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在建企业项目的用地,2021年共计完成企业落地建设征地 400 余亩。截至目前,已完成**金炉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等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万里工业园区“6.30”污水管网灾后重建升级改造项目 14km 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和万里工业园区影响区红线范围内实物调查工作。

 2. 企地矛盾协调化解有效。采取措施遏制和防范化解比利弗项目用工工伤矛盾,督促园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森林防火、防汛减灾主体主责,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切实履行企业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协调处理园区工业企业发展需求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关系,确保园区企业正常生产。

 3. 搬迁遗留问题有序推进。累计开展搬迁信访解释回复 70 余项。主动开展园区卫生防护距离红线范围内,胡守荣、李勇等 5 户问题化解,上门解释答疑 20 余次,全县范围选择安置地 5 次,宣讲政策 2次。完成园区国有土地非耕化处置,彻底切除未搬迁户占种、抢种利益关联。

 (四)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1.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已争取 15 万元农业补助资金,率先在洪福村、鹤梧村选择 3 个集中连片区域开展黄果柑高枝改良换头试点,试点改良品种为甘平、明日见等高糖低酸等优质品种,目前已纳入试点换头农户 68 户,改良试点面积 100 余亩。通过试点打造,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开展柑橘产业品种改良和提质增效。

 2.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五大振兴,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支撑点,持续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 7 个村共 150 余户“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实施产业道路提升、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 50 个以上,完成黄果柑高接改良试点 200 余亩,以“壹玖捌”等 9 个村集体经济公司为引领、洪福商贸综合体项目为载体,全面吹响村集体经济发展冲锋号。现洪福村正在积极增创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示范村。

 3.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1 年全镇计划项目总计 7 个,现**镇坪安村 4 组通组路硬化工程、**镇洪福村公共厕所修建项目已完工;**镇沙坪村生产便道硬化项目、洪福村 1 组机耕道硬化项目、**镇洪福村人饮供水工程、**镇洪福村综合服务体项目、**镇坪安村 6 组路基工程改道加宽项目均在正常建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治理工作力量不足。目前我镇基层治理队伍仍然存在工作任务繁重,要承担计生、低保、民事纠纷调解、环保、创建等各项行政

 性事务,且检查评比多、会议台账多、不合理证明多等,无法专业化、精细化地开展治理工作。

 二是群众参与自治不够。目前,群众参与民主自治活力仍然不足,具体表现在参与群体单一,以老党员、离退休职工为主,年轻群体明显参与不足;参与渠道单一,多集中于村民的文体娱乐活动,对于涉及公共事务治理的民主协商议事等作用发挥有限。

 三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主要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内容单一,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不高;服务场地面积较小、服务设施较落后、服务方式偏于传统。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2021 年,**镇将持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将组织体系延伸至各村,引导驻镇单位与村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

 二是大力推进党员连心群众活动。2021 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健全。到 2022 年,包社联村常态长效。

 三是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坚持和完善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民主科学决策、“三征三议三公开”工作法,积极吸纳发展优秀的驻镇单位党员、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热心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区域党组织兼职委员,共同讨论决定辖区内重大问题,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2021 年,初步形成全区域统筹、各领域融合、多方面联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四是加强党组织书记队

 伍建设。抓好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储”5 个关键环节,建强“头雁”队伍,充实后备力量。目前,全镇 7 个村书记 55 岁以下6 个,占比 85.7%,大专以上学历 1 个,占比 14.28%。建立村书记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推动能上能下。

 (二)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

篇二: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第 1 篇: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社区基层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一、党建引领,树立治理 一、党建引领,树立治理“ 主心骨” 将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作为“书记工程”,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处级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领导小组。“一把手”深入调研、专题研究、亲自督办,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得到了有序推进。以上率下,同步发力,乡镇党委精心组织、统筹谋划、积极动员,以 XX 社区、XX 社区、XX 社区、XX 社区为重点,下好社区基层治理“先手棋”,建立“月度评比、年度考评”工作机制,由点及面,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效扩大社区基层治理覆盖面。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在城市基层党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联合党委”为切入点,通过凝聚思想共识、加强组织连接、增进互利共赢,不断激发各方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内在活力,实现了“各自为政”向“互联互动”的转变,服务群众的“供给侧”有了坚强保障。

 二、多措并举,构筑治理 二、多措并举,构筑治理“ 蓄能池”

 研究出台《XX 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XX 区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两大社区基层治理“风向标”,配套印发《XX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试行)》等 24 项制度、办法,社区基层治理有制可依、有规可守。坚持“大小适中、便 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按照 300~700 户一个网格标准,将原有 43 个大网格细分为 269 个小网格,建立“社区—网格—楼栋(单元)”管理模式,组建“督导员—网格长—网格员—楼栋(单元)长”四级服务队伍,补充专职网格员 105名,下沉 2542 名机关干部以普通居民身份担任楼栋(单元)长,同步推进“社区联合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整合社区物业闲置用房、小区凉亭等资源,建立“社区—网格—小区”三级红色议事厅,随时随地商讨化解社区疑难问题,有效提升党组织快速响应、服务群众精准落实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协同联动,解好治理 三、协同联动,解好治理“ 方程式” 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满意度为落脚点,建立社区基层治理问题处理闭环机制,以发现问题为切入口,网格员、楼栋(单元)长通过巡查走访,建立微信、QQ 群等方式掌握民情民意,让社区“跑堂”变信息“章鱼”,让以往社区管理“人难见、门难进、讯难传”成为“过去式”。将社区收集的“大

 情小事”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研判,就群众反映的路灯损坏、噪音扰民等涉及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物业服务方面的 300 余件“小事”和夫妻矛盾、邻里纠纷等 50 余件“私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对社区违章建筑、环境治理等“大事”及时召开“联合党委”“双创”等联席会议,充分整合行业部门职能资源,拓宽解决问题渠道,实现居民服务“组团式”“项目化”,并将处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居民群众,切实做到问题处理有始有终,群众诉求有求必应,群众满意度普遍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创建智慧社 区新模式,融信息平台、指挥平台为一体,通过社区基层治理 APP,真正实现居民群众诉求“线上传”“线下办”的双线服务。

 四、共治共建,凸显治理 四、共治共建,凸显治理“ 真实效” 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深化“四议两公开”“民主议政日”,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筹、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六步工作法”,让居民群众真正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主人翁”。为切实解决业主与物业矛盾突出的治理难题,积极探索“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将党组织引领嵌入物业管理,实现党组织建设与物业服务互促共进。通过开展法庭进社区、法律小讲堂等活动,强化法制宣传,居

 民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加强。同时,全面整合调动网格各方力量,组建星光艺术团、“爱心互助加油站”等公益组织,开展“义诊进社区”“爱心互助”“唱歌献给党,服务亲近民”等志愿服务,既丰富了居民群众文化生活,又引导居民群众向上向善,逐步实现“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安全”的社区治理目标,为社区基层治理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第 第 2 篇: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党建主体沙龙活动安排在我社区,充分体现市委组织部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高度认可,我们倍感自豪。按照活动安排,首先由我汇报×区经验做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的微观基础。近年来,××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着力以党建高质量助推基层治理高质量。特别是 2020 年以来,××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通过抓好赋能、推动下沉、提质增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为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主要有三个方面好的做法:

 一、全面赋能,构建高效治理体系

 坚持“大治理”理念,以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为目标,通过系统赋能、街道赋能、智慧赋能来构建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治理指挥体系。

 一是系统赋能破解压力传导“上热下冷”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纵向上,建立“四级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责任;横向上,推动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联动,形成自治、德治、法治齐头并进,有机融合,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生动的“×实践”回应百姓期盼。

 二是街道赋能破解基层工作“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持续强化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对街道赋权赋能,将重大决策、综合执法、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征求意见权、征得同意权、考核督办权等下放给街道,实现街道职权对等、财权事权匹配,推动街道党工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上来。

 三是智慧赋能破解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探索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让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每栋楼宇、每户家庭;运用社区智能化平台、论坛、微博、微信等,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深化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推动社区养老、社区医疗、

 社区物业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广泛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企业信息资源,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社区服务信息资源集成,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二、力量下沉,营造安心舒适公共环境 通过组织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环境。

 一是推动组织下沉,把难题解决在居民家门口。针对物业管理薄弱、公共活动空间小、环境脏乱差、停车难、收费难等物业难题,××区坚持问题导向,把有效破解物业问题作为检验各党工委(党组)抓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通过破解物业问题这个“小切口”来推动社会治理的“大变化”。推动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将物业企业培育成党组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以小区“党群协商议事会”为抓手,通过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切实抓好小区环境卫生、矛盾化解、停车管理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把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这些群众家门口的党组织锻造成最接“地气”的党组织,实现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二是推动资源下沉,把活动开展到居民家门口。强化、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持续开展“机关基层手拉手、干部群众心连心”活动,推动区直机关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积极引导各领域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通过走访连心一批小区居民、签订一份共建协议、办好一个惠民项目、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持续深化道德银行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把道德银行覆盖范围拓展到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教育、生活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引导各行业领域、各年龄段的志愿者参与到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中。

 三是推动服务下沉,把关爱送到居民家门口。针对社区服务内容单一、阵地不达标的问题,×区将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列为民心工程,通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级党群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沉资源、强党建、聚民心”的目标。将×个党群服务设施项目列入重大项目工作部署,压茬推进;突出做好×精神和ד一五”首创精神传承和发扬,深入挖掘社区特有的工业文化内涵,提炼社区公共精神,实现“一社区一主题一特色”,让社区有颜值,更有气质;探索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为居民提供从育幼到助老,涵盖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养老等全方位持续性服务,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便捷、日子越过越暖心,切实让辖区居民感受到“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

 三、提质增效,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见效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切实提升工作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

 一是建立项目化推进机制。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通过工作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细化到载体、措施,量化到单位和人。

 二是强化典型引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创建。注重挖掘、总结不同类型社区的先进典型、鲜活经验并进行推广宣传,同步依托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等全媒体手段加强引导带动。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条措施》要求,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各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所在单位年度党建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党建工作指示精神,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全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第 第 3 篇: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汇报 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就我局 20xx 年综治、维稳、信访、普法、依法治理等项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综治、维稳、普法、依法治理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一)领导重视,建章立制,明确了工作重点 一是按照综合治理、维稳、普法、依法治理等项目工作责任目标和内容,组织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对领导班子、相关股室、相关人员的职责任务进行了明确划分,并进一步强调了综合治理、__的重要性,坚持将综治、维稳、普法工作捆绑在一起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有效地保证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二是结合业务工作实际,调整了“六五”普法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综治、普法工作,保证了普法、综治工作的及时落实。三是根据普法规划要求,从业务工作角度出发,按照制定的计生系统普法宣传学习规划和制度,明确了学习任务和目标,制定出台了普法宣传教育的具体计划,确定了普法内容,加强了对法律知识学习和普及活动的管理、指导。四是健全了“领导干部抓综治工作实绩档案”,强化了单位__定期抓综治工作责任,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日常管理水平。

 (二)、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了矛盾化解排查 按照综治办、__的具体工作要求,一是深入被包扶单位---xx 村开展了调查研究,分集体、群众开展了物资、项目等帮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化解了当地群众与企业间的补偿矛盾。二是局机关专门成立了纪检室,具体负责相关工作。工作中,组织专人对全旗计划生育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进行了拉网排查,对群众进行了摸底,为 x 名群众办理了补贴。

 (三)规范行为,接受监督,推进了阳光计生行动 一是规范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积极组织全县人口计生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全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按照规定办理了“执法证”,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积极倾听群众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误差,切实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设立了行政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相关审批、许可手续,规范了行政审批、许可程序。以制度的形式进一步规范了相关事项的申请、调查、审批、发证程序,统一制作了相关证件,切实规范了干部行政行为。三是推进阳光行动,通过电台、网站、宣传栏等载体公开了相关__理程序、奖励优惠政策申报程序,公布了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积极作为,有的放矢,加大了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积极发挥了综治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全面开展了以 xx 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社会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确立了以法制宣传为先导,运用各种形式,最广泛地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思路。配合 xx综治委、司法局共同开展了综治宣传月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氛围。二是借助各类农牧区集会、节庆日等机会,集中开展了面对面法制宣传活动。全年,利用科普宣传日等共组织开展各类集中宣传活动 10 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 2 万余份。三是全面深入开展了 xx 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活动。开展了《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公务员处分条例》的培训。在外部环境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散发等媒介进行 xx 法律法规知...

篇三: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社会治理特色亮点做法汇报材料

 X 区由 X 三个板块构成。行政区建有 X 多万平方米的保障房,集聚了 X 万拆迁人员,有 X 个老旧小区和厂居小区。开发区落户数千家企业,产业工人超过 X 万人,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大学城有 X 所高校、X 万师生。全区社会结构复杂,诉求多样,社会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始终突出问题、需求、目标三大导向,加快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三化融合,形成了以“网格治理、网络应用、综合执法、全科服务、协同共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理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三个方面:

 一、 突出需求导向,坚持在满足群众需求中创新治理方式。安居乐业是群众的最大需求。我们对无人管的老旧小区、厂居小区进行兜底托管,实现各类小区物业全覆盖,实行星级物业评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物管水平提升。在全区设置了 X 多名小区楼栋长、单元长、楼层长,把每一名楼栋长打造成一根桩,每一名单元长和楼层长打造成一根钉,通过实施“桩钉”工程,筑牢治安屏障。

 迈皋桥街道成功摘掉“全省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的治理,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环保信访投诉近三年降幅达 X%,今年侵财性案件万人发案率六城区最低,公众安全感从 X 年的 X%上升到 X%。连续七年开展信访积案

 化解行动,化解积案 X 件。比如,八卦洲街道的八卦花园社区产权证办理问题,涉及 X 多户 X 多人,因相关手续不全,X 年未能解决,堵桥、堵路、堵门都发生过。我们专门成立工作组,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终于得到化解。扩大群众就业,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我们从就业培训、鼓励创业、扶持重点群体入手,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X 万人。引进省市名校打造教育共同体,提高办学质量,全区小升初本地生源外出择校率由五年前的X%下降到现在的 X.X%。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院府合作医改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甲医院 X 元的专家号在 X只需 X.X 元,X 医院成功升级为二甲医院,群众首选就医的比重超过 X%,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服务,院府合作去年在全省推广。

 二、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在解决现实难题中改革治理体制。早在七年前仙林街道就率先在全区试点网格化治理,起初以城管为重点,后来逐步拓展,从网格化向“网格化+”转变,将辖区内人、物、地、组织等全部纳入。X 年在全区推开,X 年网格化治理成为省级标准,全区通过织密三级网格,形成扁平化架构,实行精细化治理。

 比如,前几年,大学城黑车猖獗,由于治理区域大、执法力量少,黑车整治一度陷入打“游击战”、玩“捉迷藏”

 的状态,最多时达 X 多辆,严重影响师生出行安全。网格化治理力量壮大后,我们整合执法与网格人员,实行信息互通联动,采取联合快速处置,再加上开通公交微循环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这个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年隐患。为了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我们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把政务服务一张网延伸到街道、社区和村,打破属地化办理限制,把 X 多项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我们推行不见面审批、全科服务,实现了一个窗口、一台电脑、一名全科社工即可办理或代办、陪办 X 多项公共服务,全科服务形成国家级标准。以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为例,过去平均要 X 个工作日,现在 X 分钟就能现场领照或不见面快递送达。X地域面积近X平方公里,东西相距 X 多公里,各部门执法力量面对如此宽广的区域,总感到捉襟见肘。

 比如说:我区农业局渔政执法人员才两个人,接到远郊龙潭某河道违法电鱼的举报,开车几十公里赶过去,电鱼人早就拎着鱼跑了。这样的案例在基层时有发生。为此,我们改革执法体制,将区级相关执法力量和 X 多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下派街道,组建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有效解决了街道“看得到管不到”、部门“管得到看不到”的执法难题,实践中,X%以上的违法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我区的城市管理考核连续四年位居六城区第一,综合执法改革今年在全市推广。在基层,社区与物业、业委会之间,遇到问题发生扯

 皮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改革社区组织架构,让部分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居委会副主任,形成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合力。据南京大学民调显示,遇到问题先找社区的比例在我区达 X%,高出全国五个同类抽调城市 X 个百分点。

 三、 突出目标导向,坚持在扩大公众参与中实现协同共治。我们依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将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全部纳入,建立掌上社区,在 X 个街道全面推行,并与三级网格嫁接,形成“网络+网格”模式,通过线上发声、线下解决,激发居民主动参与。

 比如,龙潭街道龙潭村一个孩子生重病,家里缺钱就医,村干部在微信群里发出资助倡议,一天不到筹集资助款 X 万余元。推动大走访成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与网格治理和掌上社区衔接,全区 X 多名党员干部全部下到网格,掌上社区反映的问题全部纳入大走访,目前收集问题 X.X 万个,解决率超过 X%。整合掌上社区、大走访平台、网格化信息指挥中心与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将区内 X 余路视频监控接入,实现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形成线上线下服务互补。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成立区级平安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各类协会,全区注册志愿者达 X.X 万,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 X%,涌现出全国“最美志愿者”喻小萍、燕子矶街道平安

 志愿者协会等优秀代表,以及姚坊门居家养老“时间银行”等新型志愿服务模式。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从 X 年开始,我们借鉴招商模式,开创“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洽谈会”,至今连办五届,与 X 多个社会组织签订 X 个公益项目,涉及资金 X 万,万人拥有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数全市第一。我区以三化融合为主体内容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成国家标准。

篇四: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经贸导刊 责任编辑 唐仁敏社区治理创新助力社区提高治理水平—— — 成都市“互联网 + 社区治理”情况调研□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管所社会调查课题组社区是最基层的社会单元,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关键在于社区治理创新。围绕城市社区治理创新问题,近期,国家发改委体管所社会调查课题组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专题调研,深入走访成都市双流区、武侯区、成华区的 6 个社区,与市区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和居民代表等进行座谈,并实地调研各社区“互联网 + 社区治理”、特色街区创建等情况。一、成都市“互联网 + 社区治理”创新亮点近年来,成都市在“互联网 + 社区治理”创新方面积极探索,目前已基本建成全覆盖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成华区服务治理大联动体系也正式投入运行,并积极探索“O2O+ 社区服务”新模式,社区治理创新取得明显实效。(一)全市基本建成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围绕公共服务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目标,目前成都市已基本建成覆盖所有区县社区的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全市通过不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组织、人社、民政、卫计、残联、住房保障等 6个部门 12 个业务系统,建设网上政务大厅和一体化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自主终端等便民设施,基本实现了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站式”、全天候服务,实现窗口业务的“一口受理”,工作人员的“一专多能”,设施设备的“统筹利用”,做到了基层服务减员增效,有效提高了居民满意度。从调研情况看,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主要具备四项功能:一是社区公共服务办事和管理功能。办事功能包括基础信息采集、信息公开、咨询查询、代理预约、受理办理等,管理功能包括社区公共服务的事项准入、流程管理、职业培训、绩效评估等。二是“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流程服务功能。如居民办理社保,只需要居民提供相关证件给前台,由前台录入后,根据实际需要,后台协同民政部门,对居民数据进行审核,实现“数据跑腿”,一站式办结相关事项。三是资源共享和整合服务功能。通过整合并打通民政、人社、卫生、残联等多个部门信息资源,实现“一键”联网查询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信息,居民只要提交过一次相关信息,以后办事时只需提供身份证,其他信息可实现即时自动生成,免去很多重复环节。四是多样化的延伸服务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主动提醒、个性化推送、网上办理、预约代理、自动查询等延伸服务。簇桥街道是成都市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的试点单位,2016 年 5 月 23 日开始平台试运行。试运行当天,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 152 件业务,其中社保 137 件、残疾人服务 3 件、计生 4 件、教育 4 件、咨询 4 件,办结率 100%,满意度 100%。簇桥街道充分运用“互联网 +”思维,探索建立的“4+1+1”窗口服务模式,有效整合了资源,分流了办事群众,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二)成华区投入运行区域服务治理大联动体系62 2019 年 1 月上万方数据

 中国经贸导刊成华区作为成都工业发展的“老基地”、城市发展的“老城区”,近年来在产业调迁、旧城改造过程中群众诉求多元化复杂化、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等问题突出,社区治理模式亟待创新转型。为此,成华区于2015 年率先在社区网格管理服务 6411 系统基础上,充分运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启动区域服务治理大联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成华区整合区域基础数据库、区域服务治理大数据中心、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等基础数据,先后打通 20 多个部门、14 个街道的业务数据通道,形成“公共服务大数据”,基本实现基础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打造网上市民服务中心,企业和市民的投诉、意见通过网上受理、网上分解、限时办结、网上回复,全力构建“网上政府”。通过建设服务治理大联动体系,成华区社区治理基本实现“三个零”:一是企业办事“零障碍”。成华区将与企业相关的 436 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统一纳入“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网上预约、网上办理、现场核办、证照代办全流程在线办理,变“企业跑腿”为“信息跑腿”。二是群众服务“零距离”。通过启用统一的民生服务热线“96966”、 “网上市民服务中心”APP 等,实现 24 小时受理、零距离服务,切实提高为群众服务效率。三是安全防控“零缝隙”。积极构建天网、努力织密地网、加紧探索物联网,构建了以“大联动”中心为核心,区公安指挥中心、政务中心、数字化城管中心为支撑的“1+N”指挥调度体系,实现数据实时对接、信息分级共享、矛盾及时调处、工作协调联动的新格局。目前成华区 600 余项政务事项可在“网上市民中心”预约申报、252 项可在线办理;整合公安天网、院落、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视频监控 5000 多个;拥有一级网格员 1790 余人,二级网格员 2900 余人,三级网格员 17000 余人,红袖套队员 23000 余人,所有人员全部实行实名登记、分级响应、分类管理;在部分重点区域试点部署超级 WIFI、人流监测以及手机信号监测等系统,推动城市安全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至此,成华区社区治理已实现由“条块分割”变为“联动联勤”的多方联动,由“单打独斗”变为“共建共享”的多元参与,由“信息孤岛”变为“数据海洋”的多网融合,实现了全社会治理资源“大联动”,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数据显示,自服务治理大联动体系运行以来,成华区信访总量、集体访、重复访、越级访、群体性事件出现“五下降”。(三)基层社区积极探索 O2O 社区服务新模式调研发现,武侯区黉门街社区没有菜市场,但社区居民从不担心买菜问题,这主要得益于黉门街社区推出的一款便民服务 APP “嗨社区”。“嗨社区”运用 O2O社区服务思维,整合社区周边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各类生活性服务业资源,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整合,不断优化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推进社区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嗨社区”主要设置了几大功能模块:一是服务类,涵盖生活服务(看病、养老、幼保、生鲜、家庭维修、连锁、社区游、上门回收)、物业服务(业主大厅、缴费、租房、公共)、政务服务(志愿者服务、办事指南、调查指南、通知)、手艺人等。二是惠生活,跟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柴米油盐信息、家用电器采买以及周边商家推荐。三是邻里,包括社区、群组以及其他活动类信息。四是开设了“写动态”功能,包括宠物、运动、宝妈、吐糟等一系列主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黉门街社区通过“嗨社区”平台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以买菜及居家养老服务成效最为突出。针对社区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引入成都新品川食品有限公司“菜宅送”社会组织,直销双流九江蔬菜基地的蔬菜,使社区居民得到“车载菜市” “优质平价、新鲜到家”的实惠。居民可以通过“嗨社区”APP 的“生鲜服务”,选择“菜宅送”,下单后由直通车将居民选定的蔬菜投递到社区院落的生鲜柜,居民下班后直接提走即可。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是货源地直接采购,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蔬菜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低三分之一。针对社区居家养老需求不断上升,构建“仁爱华黉门居家养老模式”,实施社区养老助残工程,全面推进居家养老助残社会化管理。在“嗨社区”APP 中专2019 年 1 月上 63万方数据

 中国经贸导刊设养老模块,服务对象是武侯区户籍 80 周岁以上老人,服务项目涵盖 6 大类 20 小项,主要有助餐、助浴、助医、助洁、陪同服务、医疗服务、喘息服务、跑腿服务等,老人在家中通过手机,或由家人操作,即可得到以上服务。二、成都市“互联网 + 社区治理”的经验与不足(一)主要经验一是在社区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地位。调研各社区普遍以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建设发挥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以区域化党建横向整合资源、网格化党建纵向延伸服务的“一型两化、多元共治”党建,引领社区自治共治。开展区域化大党建,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内结外引、抓住需求的形式,联合辖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双向服务,实现共建共享。开展网格化微党建,把支部建在院楼网络上,把党小组建在楼栋片区内,把党员骨干选派到楼栋单元里,健全党组织的纵向体系,延伸服务至院楼、楼栋等末梢神经,解决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打造社区微党校,依托区域内教师资源,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使党课教育活动常态化。二是组建专门机构统筹协调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一直以来,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由组织、民政、发改、财政、住建、人社、司法等多个部门分工负责,存在缺乏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九龙治水就治不好水”的问题,积极探索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四川省委编委批复同意,成都市设立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改革工作。据双流区社治委有关人员介绍,市社治委工作职责包括四大方面,即统筹指导、资源整合、协调推进、督促落实,且在市社治委领导下,成都将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运行体系,确保将社区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三是采取信息技术手段更好满足群众需求。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互联网 + 社区治理”的实际作用取决于其功能设计是不是从服务居民角度出发,是不是为了真正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成都市“互联网 +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都紧紧围绕解决居民实际问题出发。例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后,居民既可以在社区上班时间办理相关事宜,也可以在其他时间通过平台终端进行预约登记等,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成华区服务治理大联动体系建成后,通过 96966 “一号呼”等,大联动中心根据事项性质及时发送到相关部门,并及时跟踪反馈事项办理结果。黉门街社区开设“嗨社区”APP,通过整合区域内的各类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线上线下有效对接,不仅解决了居民实际问题,而且带动了社区内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各类信息平台建设仍缺乏整体合力。从调研情况看,覆盖成都市的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是独立运行在各个区县的网络平台上,互相之间并没有实现整体联合。成都市民政局印发了《成都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施方案》,起到指导意见的作用,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各区县的具体工作方案,指导思想一致,但实现路径却各不相同,这必然导致建设标准、技术、数据标准等出现不一致,为今后系统的整合增加了很大难度。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服务治理大联动体系等也都是相对独立运行,这导致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带来资源浪费。二是 O2O 社区服务面临整合周边资源困难等问题。O2O 发展模式属于粉丝经济,需要大量资源、客源来支撑平台运营,而整合社区 O2O 服务的线下资源难度很大。目前社区 O2O 尚存在探索阶段,很多居民、周边服务资源等都对其持观望态度,未能较好的参与进来。调研发现, “O2O+ 社区”的服务供给方式、内容还是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度不够。由于缺乏企业的积极参与,很多服务内容价格偏高,难以真正满足居民需求。三是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不高。居民是社区的主体,是社区服务的具体对象。但目前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总体不高。一方面,大多居民社区64 2019 年 1 月上万方数据

 中国经贸导刊意识淡薄,对社区各类公共事务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居民缺乏最基本的信息技术与手段,没能掌握“互联网 + 社区”的理念、技术等,也就很难使用这些信息化平台。从调研情况看,有些社区属于新建城市社区,居住人群以白领为主,这些社区的信息化平台使用较充分,而很多老旧社区、农转非社区的信息化平台使用频率明显偏低。四是缺乏适应“互联网 + 社区治理”的专业人才。“互联网 + 社区治理”运用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其管理与服务模式与传统社区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大量既懂技术由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调研中发现,由于社区工作的经济待遇偏低,职业晋升空间小,很难有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难吸引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经济待遇看,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远低于成都市人均水平;而职业晋升方面,一位社区书记表示,到社区书记也就触到天花板了,很难再有其他晋升途径。三、对策建议第一,进一步加强党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在“互联网 + 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中,必须坚持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协调社区居委会、志愿服务队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着力构建“一核多元、协作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机制。第二,加强“互联网 + 社区治理”顶层设计。应成立专门的城乡社区治理组织协调部门,并配备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保证政策措施有效落地。针对各信息平台相对独立、缺乏整体合力的问题,应加强制度设计,一方面由专业部门制定信息平台建设的制度标准,如设计语言、端口设置、通讯传输标准等,保证各信息平台能实现有效联通;另一方...

篇五: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创新与亮点汇报 (最新分享)

 近年来,**社区在***的正确领导下,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聚焦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心工作,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体系完善、人力保障、科技支撑与服务一体化的“人力+科技”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为建设平安法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工作创新和亮点汇报如下:

 创新亮点一: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将支部建在楼院,并科学配置社会资源,以社区为单位实行网格化层级管理,即把“社区、小区、楼栋、楼门”划分四个层级网格,社区层级由社区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小区层级按照专职配备、固定补贴、绩效管理的方式,选聘二级专职网格员**名;楼栋、楼门层级根据新老小区的人员密度、居住程度,选聘三四级网格员**名,实现了网格管理的全覆盖。网格员按照“民情受理、划转交办、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程序进行工作,承担起信息采集、便民服务、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职责,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末端神经”。

 创新亮点二:结合社区实际,将群众工作中心、派出所、乡街法庭、司法所与综治中心职能有机整合,建成基层联合调解中心,实现了“多中心”向“一中心”转型。同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提高网格管理效能。坚持新建整合、提升

  并重的原则,建设完成集人脸识别、车辆识别、交通管控、城市管理、公共资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安全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实时共享”。依托雪亮工程、智慧街区管理平台,建立新的实有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模式,实现了基层管理“一体化联动”、辖区实有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在社区内安装人脸识别比对系统、智能水表监测系统、智能巡更系统等,建立起集管理、防范、管控、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安防保障体系。

篇六: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课讲稿】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大变革时代基层治理方式与时俱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重庆市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中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本文聚焦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庆实践,从制度设计、模式创新、经验启示三个不同维度,在梳理重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政策和分析沙坪坝区、南岸区、永川区社会治理创新举措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启示,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一、制度设计: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提供政策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引领功能,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

 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設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重庆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执行规范性文件,包括《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等,提出要“建立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行动”等十项行动,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创新和提能增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

 和制度指引,为重庆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体系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助力。

 二、模式创新:为推广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典型范例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制度和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基于国家层面的法规政策和基层社会治理现实的双重需求,重庆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打造了“党建+”“三事分流”“乡贤评理堂”“和顺茶馆”等实践样本,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一)沙坪坝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早在 2005 年,号称“西南一切工业之母”的重庆特钢宣告破产,留给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的是社会心态整体性失落、社会矛盾井喷式爆发、社会事务断崖式移交的烂摊子。面对复杂的社会治理状况,街道党工委开始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道路,最终交出了一张老旧社区从“企业有人管”到“破产无人管”再到“转型人人管”的现实答卷,为破解大型国企改制后社会事务无缝对接提出了“石井坡”方案。

 一是创新“党建+网格化”。实施网格化管理,采用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四级管理”

 体系;建立健全网格联系制度,确保党员居住在网格、服务为民在网格、监督考评在网格。二是创新“党建+智能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线上、线下“积分超市”,广泛吸纳辖区社会单位、爱心企业、商户等力量;升级“石井坡 e 党建”微信小程序,发放智能积分卡,积分卡可以视同现金在共建单位直接消费。三是创新“党建+贤人坊”。“特钢贤人坊”共设立 6 个分坊品牌,即红岩岗、纾解角、议事苑、点赞榜、服务社、智慧家,借此引导特钢贤人,以自助互助形式实现“没有物管、胜似物管”的共治共享社会化服务。例如,特钢贤人红岩岗对辖区党员设岗定责,要求党员主动担当起宣传员、议事员、和事佬等职责,以“红色贤人”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党建基石。

 近年来,石井坡街道以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迎接了多名重庆市委常委视察并获好评。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工人日报》、中新网、华龙网等 10 余家主流媒体采访报道 60 余次,并在“学习强国”“七一网”以及《当代党员》《重庆政法》《重庆日报》《重庆晚报》等平台刊载180 余次。街道下辖团结坝社区获评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即沙坪坝区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教学基地。

 (二)南岸区“三事分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社区承担着大量行政性事务和社会性事务,社区减负成为社区的强烈呼声。但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末梢,直接体现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成效,社区减负不能削弱社会治理。鉴于此,南岸区积极探索基层议事协商制度,创新“三事分流”工作法,将社区中的社会事务区分为大事、小事和私事,把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随着《南岸区健全村(居)民议事机制推进三事分流的实施办法(试行)》的出台,“三事分流”议事机制在全区全面铺开。

 一是落实责任、“大事”快办。对经过审议确定属于“大事”的群众诉求,结合三级服务中心和群众工作信息平台进行重点督办,第一时间明确承办单位、科室和人员,切实把办理责任落实到人头。二是基层协商、“小事”共办。对经过审议确定属于“小事”的群众诉求,由街镇指导社区,通过村(居)委会召集有关利益主体进行民主协商,按照“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原则予以解决。三是注重引导,“私事”自办。对经过审议确定属于“私事”的群众诉求,鼓励群众自力更生或通过市场途径解决,探索建立社工、社会组织和社区“三社联动”机制,尽力对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予以帮扶。

 “三事分流”工作方法,实质上就是一种群众工作方法的创新,也是一种基层协商民主的机制创新。通过对大事、小事、私事的区分,理顺了各方权利和责任,明晰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形成了“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解”的良好治理氛围,增强了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社会效应上,引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法制日报》《瞭望周刊》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并获评民政部“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三)永川区“乡贤评理堂”实现“三治融合” “乡贤评理堂”基于自上而下的政策设计而产生。为响应国家政策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啃下乡村治理这块“硬骨头”,永川区开展“乡贤评理堂”试点,以“爱国爱家、勤劳善良、崇德尚法、诚信重义、见贤思齐”为标准培育了 1009 名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新乡贤,在此基础上遴选了 108 名具备法律知识、善于调解纠纷、热心公共事务的乡贤评理员建成“乡贤评理堂”,探索构建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新格局。

 “乡贤评理堂”以“法为上、礼为先、和为贵”理念,建立了一套完整严格的调解制度。其一,受理阶段。“乡

 贤评理堂”受理的范围以调处化解民间民事纠纷为主,有当事人主动申请或乡贤评理员主动介入两种受理方式,由乡贤评理员配合调解。其二,评理准备阶段。从培育的乡贤资源库中确定参与评理人员,成立由乡贤评理员牵头的 5~7 人评理小组。其三,实施评理阶段。由评理员告知当事人相关权利义务,在双方当事人各自陈述矛盾和诉求后再进行评理,从双方的角度出发指出他们各自不对之處,整个评理过程允许村民在自愿遵守纪律的前提下旁听,再针对事件进行走访调查,最后制定评理方案。其四评理成功阶段。在双方达成协议后申请司法确认,并且自觉履行协议,在镇(街)、村(社区)和“乡贤评理堂”立卷归档,最后再由乡贤评理员进行回访。如若评理不成功,则告知双方当事人向镇(街)、村(社区)调委会申请调解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乡贤评理堂”在永川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引领下,充分利用乡村各种内生资源,通过整合民间力量调处矛盾纠纷、宣讲法律政策、反映社情民意、倡导移风易俗来引领社会风尚,达到“小事不出院、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的目标,实现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在维护公平正义、涵养文明乡风、激发民主活力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贤评理堂”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三、经验启示: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保证基层社会治理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总结重庆实践的典型经验不难发现,党建引领并不是大包大揽事无巨细,而重在方向的指引,包括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等方面,为进一步深化落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坚持政治引领 近年来,城市基层各类组织尤其是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人员、规模都不断增大,活跃度也非常高,有些社会组织还带有政治色彩。鉴于此,党组织如果不加强引领,群众就会迷失方向。其中,政治引领则是方向性引领、根本性引领。要引领各类组织坚定不移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推进“党建扎桩、治

 理结网”工程,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大量事实表明,加强政治引领,实际上就是引领各类组织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使基层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二)坚持组织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党组织与其他各类组织的关系,即“众星拱月”,其中党组织就是这个“月”,“众星”就是党领导下的各类组织。做党的群众工作,要月明星灿,不能月明星稀。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党组织是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要善于把党组织的意图转变成各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举措,善于把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的负责人,善于引领各类组织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并在服务中凸显党组织的地位,善于把党组织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只要党组织引领好了,各类组织都会成为党的左膀右臂,为基层治理增添力量。

 (三)坚持能力引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基层治理水平影响着国家治理水平,基层治理能力关系着国家治理能力。应当说,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排

 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些都是党组织的独特优势,也是看家本领。这就需要我们党组织充分发挥这种能力优势,引领各类组织和基层党政干部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中掌握协商方法,在处理复杂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在调处各种纠纷中学会依法办事,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临危不乱、专业规范、稳妥处置,真正实现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能力优势等独特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四)坚持机制引领 机制引领的关键,就在于把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制度化、体系化,使制度与机制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针对城市社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让党建引领更有抓手、更好操作、更能持久。总体而言,党组织要引领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群众的事情应该组织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情应该组织大家多参与,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基金项目:川渝党校(行政院校)系统 2021 年党史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统一战线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的百年进程及经验启示研究”(项目编号:CQDX2021BZXZD—016),2022 年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委托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地方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项目编号:CQSYWTKTZ2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陶焘.充分发挥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功能[N].光明日报,2019-03-29. [2]陈思诗.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逻辑、现实与出路[J].重庆行政,2020,21(06):59-61. [3]吴晨旭,汪仲启.挖掘内生资源,打造治理共同体——老旧小区创新治理的“团结坝经验”[J].团结,2021(01):58-61. [4]张雪,寇桂涛.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社区自治实践的运作机制研究——以重庆市南岸区“三事分流”为例[J].中国市场,2019(15):172-173. [5]尹学朋,唐敏.权威善治:乡村纠纷化解机制新探索——以重庆市永川区乡贤评理堂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51-56.

 [6]唐小平.党建扎桩 治理结网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J].红旗文稿,2020(20):47-48. [7]邹东升,陈思诗.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56.

篇七: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服务创新工作亮点

  一年来金川社区以创建文明城区建设为契机,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从窗口工作人员的礼仪、服务形象、服务纪律等细节进行规范;特别是大厅服务中心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为主题的系列培训活动,使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以更加乐观、阳光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加强业务知识、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倡导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对工作标准、服务行为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提升了服务质量,窗口办证环境更加和谐。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三带两评三贴近”党建工作新机制,今年共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89个。二是作为全市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试点工作启动运行。三是在金川社区服务中心精心打造了社区党建文化长廊,创办了金川社区报。四是明珠居民区和江林居民区全力打造为党建工作示范点。五是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向医养结合迈进。六是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双拥氛围浓厚。在建成双拥社区的基础上,正在向双拥模范社区迈进。七是作为巴彦淖尔市“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工作已开始运行。八是强化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引导居民群众广泛开展“总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习教育活动。共制作宣传栏 80 处,宣传牌匾 700 块,悬挂条幅 15 条,张贴宣传图画 10000 多张。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好事 160 件,实现群众微心愿 342 个,向上级共争取资金 100 多万元。通过示范引领,解决了群众反映的 35 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金川社区服务中心虽然工作量大,却是零投诉部门,在每月的 15 日的党员评议结果

 信息反馈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居民满意度。

 2015 年的精彩仍然会延续,我们相信在充满希望 2016 年,会面对更多的挑战,也会有更多的梦想实现。(王婧)

篇八: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书 2016年11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Nov.2016   第53卷第6期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

 Vol.53No.6 [收稿日期] 2016 - 08 - 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科学问题与 ‘情景—应对’型总集成升华平台研究”( 91224008 );“马工程”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社会结构与阶层变化研究”(2015MZD054 )[第一作者简介]葛天任 ( 1984 —),男,吉林吉林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从事管理学、社会学研究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葛天任,李   强(清华大学 社会学系,北京  100084 )[摘  要]以社区调研为基础,从社会学关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机制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于多种类型社区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自治模式和专家参与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是主流模式,其制度优势明显,但不足在于社会被动、居民参与不足、社区缺少活力;市场主导模式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发展潜力较大,但也存在着市场失灵等问题;社会自治模式最符合居民自治原理,但缺少资源支持、最难操作、遇到的困难最多;专家参与模式由于有专家的外力支持,在制度设计、顶层设计等方面有优势,但是,容易产生外部依赖性,需要探索专家撤出后也能自我运营的模式。因此,统筹多种社会资源、激发多元社会活力、创新居民参与机制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关键环节,政府可以通过发挥多元力量的作用,完善相应制度设计和政策约束,进一步形成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关键词]社区治理创新模式;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社会自治;专家参与[中图分类号] C 9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9162 ( 2016 )

 06 - 0005 - 09[ DOI ] 10.16783 /j.cnki.nwnus.2016.06.001一、如何理解社区治理创新的多元模式?近年来,全国各地社区治理创新案例不断涌现。总体上看,社区治理主体正从传统的 “一元治理”向 “多元治理”转变,治理方式也从传统的“自上而下”向 “双向互动”、 “多元互动”的方式转变。那么,如何从理论上理解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出现的多元模式呢?不同的创新模式之间又具有怎样的动力机制和类型特征?如何解释这些创新模式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本文尝试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一般而言,城市社区治理研究主要是针对城市基层社会层次上的相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的研究。其中,治理主体一般包括党和政府的派出机构,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党支部、社区工作站或社区服务中心等;居民自治组织,如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社区社会组织或社区志愿者组织等,如深圳近年来还在全市推广了居民议事会等;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辖区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公司等。目前,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及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多元治理主体之间总体上形成了复杂交织的共治格局。由于不同城市的社区发展状况差异较大,社区内部的社会阶层分化、空间分化也较大,各地往往因地制宜采取多种社区治理的组织架构,形成了差异化的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纵观这些创新案例,在这些不同的治理创新模式背后,隐含着一些类型化的主导因素和共通的治理机制,从中可以抽象出四种具有理论意义的治理类型。笔者从社会学关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元分析的视角,在理论高度抽象模式的意义上将这四种理想类型区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自治模式和专家参与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社区治理模式中,多种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社区的实际运行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具5

 有政府主导特征,政府主导模式具有极强的制度优势,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和社区运行中,党和政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因此,这四种社区治理类型都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之下,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本文所说的四种模式,亦可以视为党和政府主导模式的四种不同实现方式。本文仅仅是在学术理论的意义上,抽象出了政府、市场、社会和专家四要素,提出了四种理论模式。在实际的社区治理中,这四要素是可以并存的。在四种抽象理论模式中,除了比较容易理解的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外,本文特别区分了两种社会主导或参与的模式:社会自治模式和专家参与模式。前者更强调通过社会、社区自身力量来组织、参与和创新社区治理,提供社区服务,增强社区参与,后者则突出了专家学者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专家参与模式独具中国特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此,笔者将其单独列出以便进行专门分析。表 1  四种社区治理创新模式及创新案例治理模式 创新案例政府主导模式田村街道 (北京)、右安门街道 (北京)、瑞泉馨城社 区 (成 都)、美 丽 社 区 建 设(厦门)市场主导模式怡海花园社区 (北京)、桃源居社区 (深圳)、百步亭社区 (武汉)等社会自治模式翠竹园社区 (南京)、太湖国际社区 (无锡)等专家参与模式清华大学清河实验 (北京)、大栅栏 (北京)、塘桥街道 (上海)在研究方法方面,大量丰富的案例、经验研究为本文理论探索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的研究材料来源于笔者直接组织调研的多种社区治理案例,以及收集的其他社区治理资料、田野材料、座谈资料等。笔者 对 于 北 京 市 社 区 的 研 究 最 为 广 泛,在2012-2016数年间,先后调研了北京不同类型的几十个社区,又由于在北京建立了 “清河实验”,创新了可供日常观察的社区研究。除了北京以外,本文研究的其他城市社区还包括:深圳、武汉、上海、南京、无锡、成都、厦门等地 (见表1 )。从笔者所调研的社区看,像北京的田村街道、右安门街道的社区治理创新,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是典型的政府主导模式。像北京的怡海花园社区、深圳的桃源居社区、武汉的百步亭社区等,在社区治理中,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再如,南京的翠竹园社区、无锡的太湖国际社区等,社会自组织的特征十分突出,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参与社区治理,尤其是 “社会自我调节”①因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再如,像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清河实验”、大栅栏社区营造、上海浦东塘桥街道等社区治理模式中,许多专家、学者参与到社区治理创新之中,起到了引领社区发展、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作用。本文逐一分析和阐释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自治模式和专家参与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并对四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也对其创新和治理要素进行比较、总结和讨论。二、政府主导模式:制度优势明显,但难以激发社区活力政府主导模式是指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区治理架构、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社区公共参与的治理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在中国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权威性较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动员各种组织和财政资源,因此具有组织动员能力强、行政效率高等特点。但与此同时,这一模式不可避免地过度依赖政府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因此,也存在着 “人走茶凉”、 “政随人废”的现象。由于政府主导模式的行政干预力量强大,社会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社区自治能力没有得到培育,因而与社区自治的大方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形成了某种治理悖论:政府越干预,社会自我运行和社区自治能力反而越弱。(一)优势:依靠有魅力的 “带头人”推动,资源动员能力很强政府是社会公权力的代表,也是社区治理中最重要的主导力量。在我国体制下,政府集中了大量资源,拥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 [1 ] ,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社区治理状况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在项目制为主要特征的基层管理体制下,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以基层政府为单位、按照户籍人口配比相应公共服务和资源投入,因此基层政府相对其他治理主体而言,资源动员能力更强。由于基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基层社区管理的人事权和财权,因此由基层政府推动的政府主导模式,其制度优势十分明显,具有效率高、能力强的特征。例如,北京市海淀区的田村街道推动实施的“宜居街区”建设,就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社区治理创新。该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户籍人口 3.5万,流动人口约7万人。在2014-2015年期间,6

 该街道利用各种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以及市政府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先后对辖区地块进行清理整顿,并对街道辖区内的公共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和美化,完成了两条景观街、三个面积达到上万平方米的主题公园、上百个微型花园以及蓄洪生态休闲园、产业发展带、社区生活圈等建设,实现了绿色田村、文化田村、平安田村和宜居田村的目标。再如,北京右安门街道的老旧小区———翠林三个社区的改造提升,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则根本无法实现。在街道主要领导的推动下,该街道在2015年争取到了市社区治理创新试点的政策性辅助资金约 600 余万元。街道办事处先对社区改造方案,以入户问卷的方式征集意见,在获得 90%以上的支持率以后,制定了翠林三社区的空间规划,并迅速推动了内部空间改造、停车管理、卫生管理等诸多改革措施的落地。在以上案例中,离开政府的主导,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问题是,在中国大地上,任何一个社区都是党和政府领导的,可为什么有些社区治理得井然有序?而另一些社区则混乱不堪、问题丛生呢?如果细究原因,就可以看到,凡是比较成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政府主导案例,都缺少不了一个重要条件,这就是有优秀的干部作为带头人。而所谓优秀带头人的具体表现则是: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情怀、有干劲儿、有智谋、敢于负责任。然而,在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社区治理中,有这样的优秀带头人的总是少数。相反,看到的功利主义者是大多数,不愿承担责任是普遍现象 [2 ] ,甚至出现不作为、不做事的局面。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社区治理绩效常常难以衡量,所谓 “锦标赛”的官员竞争机制 [3 ] 在社区治理领域并不存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基层政府更关心的是上级指令,而对民众诉求并不真正关心,加之缺乏公共参与机制,社区自治能力较弱。也正因如此,社区治理创新就越发依靠基层政府的强势领导人来推动。(二)不足:政府越干预、社会越被动、社区自治能力越弱虽然政府主导模式发挥了资源动员的制度优势,能够高效地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引入社区治理的公共参与机制,治理主要依靠基层政府的行政干预,民众的社区自治意愿和能力没有得到培育,最后往往是政府干预越强,社区自治能力越弱。从短期来看,政府主导模式的管理绩效提升很快,但从长期来看,政府主导模式不仅没有起到推动社区自治的作用,反而不利于社区自治的形成 [4 ] 。在这个意义上,政府主导模式的劣势也很明显,缺少制度设计和机制设计来保障社区民众公共参与的意愿和能力。例如,在 相 当 一 些 “后 单 位 制” 的 老 旧 小区 ② ,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和单位包办了大量社区事务的管理工作 [5 ] ,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十分弱小,大量社区居民也缺乏公共参与精神,更难以适应新的市场机制。在笔者调查的 M 社区,单位改制转居后,由于居民拒绝缴纳物业费,社区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物业服务,一度导致社区环境卫生衰败不堪,最后政府不得不进行干预,由政府出资改造社区危房和环境卫生。相反,在政府主导的过程中,适当引入公共参与,则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例如,右安门街道创建的 “社会监督员”做法,让社区意见领袖、社区民众定期见面,政府将其意见吸纳进政策过程之中,这是一个良好尝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深圳市政府在全市推行的 “居民议事会”,也是在基层治理中引入公共参与的体制性创新举措。居民议事会由民主选举产生,主要对社区公共服务项目资金进行审议和裁决。由于居民议事会在政府资金分配上发挥了关键性影响,这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和关心,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说,在一些大城市,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较高、民众参与热情逐渐高涨,以适当方式引入有效有序的社区参与机制,已经成为一些基层政府回应社会矛盾和民众诉求的实践性选择。三、市场主导模式:资源配置能力强,但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市场主导模式是指依靠市场力量 (如房地产企业、物业公司等)提供小区物业服务,乃至社区公共服务,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社区公共参与的模式。市场主导模式,是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诞生的新模式。这一模式相比之前计划经济时期,在社区治理的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天然合理性,资源配置能力很强。但是,由于居住社区的集团消费性质,以及社区公共服务提供的公共属性,市场主导模式的成功往往依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而大量商品房居住社区仍然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不同程度的市场失灵现象,其社会整合能力较弱。(一)优势:依靠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资源配置能力强7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区生活主要由国家计划和安排。国家通过单位体制给城市居民分配房屋、食品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和人口规模为城市居民配备粮站、副食店、理发店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但是,计划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天然局限性,难以做到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与之相比,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天然合理性。在市场改革后,市场在社区生活资源配置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区市场更是与社区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社区市场不仅包括基本生活服务市场,还包括房屋租赁和交易市场,尤其是后者对社区治理影响很大。随着城市商品房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市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开始出现。目前,多数的商品房小区的管理,都是由物业公司操办的,都应该属于市场模式。然而,市场模式与社区治理存在基本的悖论,市场强调交易双方的平等交换,而社区治理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小区有些公共服务确实不适合市场原则。所以,在市场模式的社区治理中,居民业主与开发商、物业因经济利益产生纠纷、冲...

篇九: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区基层治理创新经验做法与亮点

 (最新分享)

  今年以来,***社区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坚持思路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基层*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社区基层*建工作水平,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一、注重体系建设变“空白点”为“新亮点”

 ***社区老旧小区多、历史欠账多,社区管理起步晚、人员少。为改变这一现状,从***年开始,该社区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到目前完善成型了城市治理“5+N”模式。即在*组织引领下,街道社区、执法部门、包联小区单位、物业公司、居民自治组织五方力量和 N 个志愿服务同频共振、共同发力,通过召开三级联席会、发挥街道社区组织轴心作用、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把各方力量汇聚起来,推动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基层*组织领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形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二、*建引领物业变“两家人”为“一家亲”

 为有力破解物业行业市场失灵、自治失效、群众失望等难题,***社区积极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和楼院支部书*、楼院长、楼栋(楼门)长,

  通过规定程序进入业委会和物业企业,推荐业委会委员、物业企业负责人担任社区“两委”兼职委员。制定了《社区*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将经费标准由每个社区**元提高至**元,对物业公司管不了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更新难题纳入专项经费使用范畴。同时,采取*员带头交纳物业费,社区、楼院党组织鼓励居民主动交纳物业费的办法,帮助物业公司提高收费率。出台了《“三方权重”物业考核实施办法》,变住建局一方年末考核物业公司为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合业委会、住建局三方按季度考核,其中*组织、业委会的权重达 60%。把物业、服务内容公开公示等作为考核内容,对每季度考核不佳的物业降低星级,直至退出市场; 对四次考核均为优秀的物业公司发放奖励金,通过奖优罚劣使物业公司自觉按要求拼服务、比质量,促进了物业服务质量实现较大提升。

  三、多方联动共治变“多头管”为“共同管”

 在社区*组领导下,搭建“楼院*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小区服务平台。在全区所有楼院小区建立*支部,独栋或临街无围墙家属楼按照“相邻便利”原则建立联合**部。制定了《小区楼院工作者管理办法(暂行)》,选聘政治合格、能力较强、敢抓敢管、乐于为民服务的*员担任楼院长和楼栋(门)长,并实行楼院*支部*记与楼院长“一肩挑”。现已组建起一支**名*员群众参与的楼门长队伍,形成“街、社、院、楼”四级社会治理体系,并充分发挥楼门长网底作用,靶向解决各类难

  题,做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在楼院*组织的带领和辐射下,小区的志愿者逐年增加,志愿活动日益常态化,产生了一批如蓝天救援队、诚信爱心服务队、花园好声音等志愿服务组织,实现了小区内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该区还在每个社区设立了爱心超市,以志愿服务的时长积分来兑换礼品,使志愿者在参与中找到荣誉感和获得感。

  四、探索村社联建变“一方优秀”为“共同提高”

 ***社区针对城市*建工作基础好、成绩突出而农村*建工作存在短板和不足的问题,创新性提出“村社联建、支部争先”理念,**个社区*组织与**个农村*组织结对联建,聚焦基层*组织建设,采取定向指导、观摩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活动等诸多方式,切实帮助农村*组织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模式,实现规范达标。同时,在结对联建过程中,借鉴农村*组织好的经验做法,拓宽思路、创新方式,提升自身工作水平,最终达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各级*组织齐头并进、创先争优的目的。近期,社区、农村*组织已联合开展了主题*日、志愿服务、座谈交流、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联建活动,丰富了村社活动的载体和形式,拓宽了基层*建的工作思路,增强了*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对强化*建引领作用提供了有益尝试。

推荐访问:社区治理创新亮点 治理 亮点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