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历史二轮复习如何抓“时序”?

时间:2022-11-13 16: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每年高考过后,总有一些同学发现,考题内容似曾相识,但是答题时却不得要领。究其原因,历史学科的核心要素——“时序性”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二轮复习时,同学们应按考纲规定,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同时根据考纲把各个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自己掌握历史阶段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本轮复习时,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从操作层面介绍三种方式。

一、以数轴形式理清历史线索

如何将庞大的通史知识与众多的专题巧妙结合,给自己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呢?数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它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可以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两大阶段去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按时间分为四个阶段:中共成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用数轴表现出来就是:

在数轴上,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先后顺序一目了然,对于中国近代史的阶段发展自然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但仅知道历史阶段还远不够,在考点复习时却是宜小不宜大,宜细不宜粗,因为我们的试题大都以小专题的形式出现,所以还需要把知识点再一一对应到大的阶段当中去。于是,再列出第二条数轴,把中国近代前期再细化成两个阶段,以上面数轴的第一段前半部分为例:

这样,将二三十年的历史用数轴形式表现出来,把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掌握的、符合此时间段的考点,不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全部按时间顺序放置于数轴上,同学们在复习时,不但对历史线索一目了然,而且每个考点都可以迅速定位,更可以“瞻前顾后”连贯地掌握考点知识,这样,就能顺理成章地形成知识体系。

二、用列表形式呈现考试要点

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时,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因此,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将必修内容的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还原成历史原貌,可以采用列表形式呈现,以明清时期考点知识的整合为例:

同样,世界历史考点知识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整合,以工场手工业时期(17~18世纪)和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70年代)为例:

三、用中外比较的方式构建整体知识结构

二轮复习到一定时候,必然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球史观主张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层面考察历史,它认为世界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试图以世界由分散到整体的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去解释世界历史运动轨迹,高考命题中每年都渗透这一史观。而用中外比较的方式更可以构建我们整体知识结构,以20世纪上半期(一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世界历史为例:

推荐访问:时序 复习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