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文化自信视阈的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浅析

时间:2022-11-16 15:3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多次出现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中。“文化自信”这一概念的提出,给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出发,以文化自信为视角,通过与文化自信相关特征的比对,分析了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校史编纂、构建档案信息平台、发展档案文化教育、积极参与部门间合作等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档案文化 高校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ultural confidence" has appeared in Chairman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es for many time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onfidence" brings new impetus and raises new deman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archives culture.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archive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analyses the deficienc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archives culture by comparing with the relevant features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t the same time, i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history compilation, archives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culture educa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departments.

Keyword cultural confidence; archives cul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从古至今,无论社会处于何种形态,都会呈现出一定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不因个人喜好而改变或消失,除此之外,文化还表现在朝代更迭中,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文化也在不断披沙拣金,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缺少文化,更不能缺少文化的守护人。“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1]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广大青年学子则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优良文化的继承者和守护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就显得举足轻重。高校档案是对高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最原始、最可靠的记录,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想要增进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就必须充分重视高校档案文化的建设。通过档案文化建设引导青年学子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对高校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有着充分的认同感、归属感、自信感,最终实现从个体的文化自信发展到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愿景。

一、概念梳理——文化自信与高校档案文化之关系考量

1.关于文化自信的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多次出现在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中,要想发挥文化自信的作用,就必须了解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与作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等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并相信自身文化能够激励本民族、社会和国家不断前行”[2]。從讲话中可以分析得出,文化自信可以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肯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坚持,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对封建迷信的摒弃和批判等等。从时间对文化自信的来源进行梳理,可以将来源划分为三类:第一类,融于民族血脉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滋养下,文化自信才更有底蕴和生命力。第二类,来自于近代革命与战争的文化。无数仁人志士在救国救民运动中顽强奋斗、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第三类,来源于现代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文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还包括国家建设、生产生活、国际交流中产生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等。从来源的三类划分中可以概括出,文化自信的产生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过程,整体具有系统性、规律性,而且来源于大量实践,能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关于文化自信的作用,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探究,以传播学的视阈分析文化自信作用可以得知,文化自信具有广泛性,一方面作用于个人的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社会实践、交流交往、三观塑造,同时,也作用于社会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生态、外交等活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待文化自信,不难发现文化自信具有价值理性,在物质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侧重于思考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如果没有文化自信作为背景,这种能力的发挥也将受到限制。从这两个角度可以分析出,文化自信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2.关于高校档案文化的梳理。关于高校档案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选用拆分的方法,将高校档案文化拆分为高校和档案文化两部分。高校指的是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大学、专门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的统称。关于档案文化的定义,目前学界尚无统一定论,有的学者是对档案实体进行定义,如潘振同在《试论弘扬“档案文化”》一文中认为档案文化是以档案为依托的多种文化形式。也有学者用抽象的概念去概括档案文化,如胡鸿杰教授在《档案与文化》中,将档案文化抽象地概括为“文化的档案和档案的文化”。本文选取了王英玮教授关于档案文化的论述,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界定,“狭义的档案文化一般仅指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记录与反映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即档案的实体文化;广义的档案文化,则除了档案实体文化之外,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这种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3]。

将高校与档案文化相结合,可以看出,高校档案文化存在于一定范围,包括高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记录以及对实体文化记录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事业文化。

3.文化自信与高校档案文化的联系。(1)文化自信与高校档案文化目的一致性。培育文化自信的目的是使全国人民对自身文化深刻认同并积极付诸实践,指导生活、学习、交流、工作等。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高校师生服务,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最准确、最可靠的支持,并对高校青年的精神世界进行指引和构建。从目的性来说,两者都是对个体精神层面的建设和指导,不同的是,文化自信外延范围要广于高校档案文化。(2)文化自信与高校档案文化作用的双向性。高校档案文化属于文化自信中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犹如整体和部分,只有部分充分发展才能使整体发挥最大效能,否则就会造成木桶短板效应。进一步说,这种双向性的关系表现在高校档案文化扩充、丰富文化自信,并为文化自信提供参考和辅证;与此同时,文化自信也在积极引导高校档案文化不断发展、进步和创新。

二、对比分析——从文化自信特征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困境

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径情直遂的,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前进的路线布满荆棘和坎坷,文化在挫折与锤炼中不断传承、发展、进步、升华。文化自信作为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的自信,拥有持续性、完整性、开放性、利用性、关联性、互动性等特点,这些可以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参考。除此之外,通过两者对比可以看到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1.从连续性、完整性进行分析。文化自信根植于传统文化,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充实于红色文化,蕴含着蓬勃的革命生机和厚重的精神文化内涵;丰富于现代文化,表现出强大的中国力量与特色。这一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正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和中华民族对文化的薪火相传,才有中国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档案的本质特性是原始记录性,它与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拥有其他信息资源无可比拟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高校档案文化作为档案文化的一部分,对高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记录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但因为不同时期高校建设的工作重点不同,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也存在着时强时弱的情况;同时高校内部不同部门的领导和员工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水平参差不齐的档案工作效果也影响了高校档案文化的完整性、连续性。

2.从开放性、利用性进行分析。文化自信的开放性表现在它有一个开放的思想和胸怀,不关起门来搞建设,提倡主动对外诉说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与世界紧密相连。利用性表现在将多种文化进行比较和相融,这不但有利于明确我国文化定位,还有利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富足,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一带一路”的建设等都能够看到文化自信的内涵。高校档案文化也具有开放性、利用性,但高校档案文化的开放性、利用性往往受到規章制度、物质条件、技术方法的限制,只能做到一部分的开放和利用,且开放群体往往都是在校师生而不是社会全体人员。这些都对高校档案文化的传播和扩散造成阻碍。排除客观因素,人们对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了解相对较少并存在一定误解,这都大大限制了高校档案文化的开发和使用。由于使用不足,就导致人们对档案的忽视,这对于档案工作者、使用者和高校档案文化建设都是不利的。

3.从关联性、互动性进行分析。“201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由此可见,文化自信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生态都息息相关,并且与社会各个部门都有互动,关联性和互动性都体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基础性。高校档案文化主要包括高校的物质文化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和制度文化方面。这就使档案部门与学校办公室、总务处、德育处、教务处、学工部等部门都有密切关联和互动。但因为档案部门提供的服务大多是被动型、粗放型的服务,与学校其他部门交流甚少,不能将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其他高校部门人员则不知如何与档案部门开展合作,大大影响了高校档案文化的参与度。从关联性和互动性挖掘,应是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重点,不但可以提升高校档案部门工作和服务的质量,还可以发挥高校档案文化的作用。

三、实践应用——文化自信对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启示

高校档案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高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历史文化的积累,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现阶段,高校档案部门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相应的技术、方法、政策,找到适合建设与发展的路径,不断发展高校档案,不断发展高校档案文化,最终助力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1.夯实基础:完善校史编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高校档案文化发展需要依靠整个学校的历史。校史是从学校成立之初发展至今的一段轨迹记录,包括科研、教学、优秀人物、重大事件、合作、招生、校徽、校歌、校训等记录,它集合历史、教育、资政等作用,是一个学校的精神烙印,可以激发青年学子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相比于档案人员日常的工作,校史编纂的难度大大增加,在与其他部门合作中,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收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载体多样的档案,还需要对这些档案进行整理、分类、筛选。编纂出完整连续的校史,就是夯实了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就在校史编纂方面给兄弟院校作出了典范。该校于2016年发行了大量关于校史的出版物,这些出版物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反映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年整体校史,如《兴学强国120年》系列四册、《星耀苍穹两甲子——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名师画册》《英俊济跄:西安交大杰出学子影存》,《百年交大书画藏品选》;第二类是以交通大学西迁后为主题,有《交通大学西迁:使命、抉择与挑战》《交通大学西迁纪念册》《交通大学西迁亲历者口述史》系列两册、《耄耋回望青春》三册、《从黄浦江边到兴庆湖畔》、《守望幸福》。这些出版物既给我们提供了了解该校的翔实史料,也为该校档案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资源。

2.走向融合:加强档案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利用性。高校档案文化发展需要借助于新思维、新技术,要着眼于现实。现在部分高校档案部门还保持着手工检索,不能在高校网站上提供服务,导致高校档案文化不能传播、档案知识不能普及。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与学校共建档案信息平台,一方面有助于在校师生对档案的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用户对档案的认识。除此之外,档案信息平台应甄别信息内容,提供对外共享、对内共享、保密这三种开放形式,积极促进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播,避免使高校档案成为信息孤岛。通过档案信息平台的应用,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校园档案文化,在做好档案信息平台发布的同时,一定要做好更新(避免僵尸网站)和反馈工作,找到“可以提供”与“真正需求”之间的切入点,从而将高校档案部门服务价值发挥到最大、最优。2015年,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上线运行,系统内包含大量的科研档案数据,平台不仅向北京大学在校师生开放,还对国内国外以及非学界组织开放。正是由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应对,才让更多客体从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中受益。

3.强化思维:发展好档案文化教育工作。高校档案文化发展需要广泛、充分的档案文化教育,具体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对于档案学专业人员和高校档案部门工作者而言,“在档案文化研究时,一定要深入档案实际工作部门——档案馆,去了解其文化产品,体验其文化活动,感受其文化氛围,收集其用户反馈。这样的研究才是脚踏实地、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档案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跳出档案具体工作的圈子,了解专业内的理论前沿、对策建议等,吸收有益的部分为我所用”[5]。其二,让在校师生更多地去了解高校档案部门工作和高校档案。如在学校公众号推送关于高校档案与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内容,也可以转载其他公众号内容。2018年11月4日“档案那些事儿”公众号推送的关于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内容,里面包括很多优秀作品,如苏州大学关于苏州古桥档案可视化云端构想模型、黑龙江大学关于高校档案工作者的一天,这些都是对高校档案和高校档案工作的一种宣传。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建校日、档案日、国家重大节日推出系列專题档案展示。如在开学时进行校史宣传教育,在建校日展出教学、科研、优秀人物等珍贵档案,这些都可以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4.寻求突破:积极参与部门间的合作。在加强部门间合作,建设高校档案文化方面,档案部门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为教学、活动、科研、会议提供相关档案。一方面可以促进研究的科学与严谨,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高校档案文化的影响力,促进高校档案文化的建设。如在历史学院讲座时展出一些文件、照片,不但能增加代入感,还能使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更生动和深刻。其二,可以和学校相关部门一起创造文化产品。高校档案部门可以根据本校和各部门特点,将一些图形、文字、人物等抽象为一些卡通画、商品化的物品,可在建校日、开学季、毕业季、运动会等作为奖品、商品进行买卖或赠送。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根据自身学科特色设计的航天模型、以学校建筑为特色的明信片等,用一些共性组成特点多元的高校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由于学科、构成、地区等因素的不同,档案创意产品自然各有千秋,不仅能收到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传播高校档案文化。其三,参与相近学科的研究活动。如帮助图书馆开展深化数字阅读推广工作。从图书的写作背景来看,不同时期图书存在不同背景,现存数字阅读推广工作只是将书本提供给读者,却未曾提供相关史料、档案。高校档案部门可以在高校数字阅读推广中将不同时期书目进行划分、汇编,并在链接中存入相关作者手稿复印件、照片等档案,这些不仅有利于加强阅读乐趣,而且还有利于数字阅读推广工作的深化。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2]朱宗友.中国文化自信解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3]王英玮.档案文化论[J].档案学通讯,2003(2):48-52.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3).

[5]徐海静.我国近二十年来档案文化研究成果综述[J].档案学通讯,2011(6):19-22.

作者简介:韩瑞鹏,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徐海静,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学历为硕士,研究方向为档案学理论与基础。

推荐访问:浅析 文化建设 自信 高校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