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初探

时间:2022-11-16 16: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他们推行了一种双轨运行机制,这种机制采用市场机制和公益机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各参与方要签订协议用以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收益,谁投入谁受益,多投入多收益,从而激发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一旦某个参与方需要信息资源时,有条件的其他参与方都必须向其无条件地提供所需信息资源,所有的参与方都必须分担机制运行中所需的资金和费用 [2]。

(三)人才因素

目前,由于中国图书馆、情报机构、档案馆各自为政,相互联系很少或者基本没有联系,导致了工作人员只熟悉和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其他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知识没有了解或者知之甚少。这种局面导致了他们对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不仅需要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方面的专业人才,还需要懂得计算机技术的技术型人才。因为在一体化过程中,涉及到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网络的建设与维护、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等等。因此,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开设合理的、完善的课程,不但要开设图书馆专业课程、情报专业课程、档案专业课程,还要开设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计算机课程,以完善相关人才的知识结构,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提供和储备足够的人才。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网络环境下,虽然在进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毫不气馁,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仍然探索出了一条合适的道路。只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着手,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一)大力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在网络环境下,要想顺利地进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支这方面的专业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队伍。这是真正实现一体化建设的人力保证。高校在培养图书、情报、档案人才时,在学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应该积极探索出一条培养这方面人才的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例如图书馆学系在开设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之外,还应该以选修或者必修的方式开设情报学、档案学的部分课程。

中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2005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系首开新河,开办了以图书、情报、档案三位一体的高校硕士研究生班。所有的研究生都必须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课程,这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并不是三个孤立的学科,三者融会贯通,相互影响,为网络环境下进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提供了优秀人才[3]。

(二)搭建网络化的发展平台

目前,关于为实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搭建网络化的发展平台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一问题,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强、阮湛钧、续雪瑾,在其论文《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必然性及实施问题探讨》写道:“以网络为平台,建立以国家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为节点,以省市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为网点,以各基层单位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为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三大系统之间的文献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各系统以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组织、转换与开发为主要任务,共建电子信息资源体系。这样,图书、情报、档案所包含的信息都可以融入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中进行一体化管理。”[4]

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要想搭建网络化管理平台,必须从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都要提供足够的保障。国家、地方各级信息机构要有足够的认识,有纵向联合和横向联合的意愿。国家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站在信息机构的最顶端,应该建立一个总的国家级网络化管理平台;各省、各地市级信息机构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建立独立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国家级网络化管理平台和地方级网络化管理平台通过超链接等方式连接起来,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自己所在的网络化管理平台链接到其他网络化管理平台,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

(三)构建一体化模式

关于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的模式,很多专家学者都有深入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莉。李莉认为实现一体化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从上至下建立一个完整的图书、情报、档案‘三位一体’的体系,这种体系既是图书馆,又是档案馆,也是情报研究所,它既收藏图书、档案又提供情报信息;二是从宏观上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微观上仍保持三者主体制,只是通过三者的横向联系与协作,组成统一的网络;三是三种形式并存,有专门机构进行协调[5]。

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必须利用网络这个优势,把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放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下进行,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各级信息机构都应该把馆藏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从而为实现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国家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作为全国的信息机构,站在信息机构的最顶端,担负着全国信息资源建设的任务和责任,应该建立国家级网络信息资源中心;各省级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应该汇集本省的高校图书馆、省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所的信息资源,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信息资源,建立省级网络信息资源中心;市县级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作为基层信息部门,应该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建立市县级网络信息资源中心。这些信息中心通过纵向联合和横向联合,达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各级的网络信息资源信息交流的途径(见下页图1):

其中,各级网络信息资源分别由各级的图书馆、情报机构、档案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共同构成,为信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见下页图2)。

四、结语

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每一个转折,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图书、情报、档案参差不齐的现状,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的模式和步骤也不是单一的,必将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杨锋.信息社会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实施途径探讨[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22-24.

[2] 李群.信息时代图书、档新乡教育学院学报案、情报一体化管理在欧美的新趋势[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5):68-69.

[3] 陈明艳.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 SWOT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4):77-78.

[4] 王强,阮湛钧,续雪瑾.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必然性及实施问题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84-86.

[5] 胡丽坤,朱锰钢.近十年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07,(6):6-9.

[责任编辑 安世友]

推荐访问:初探 情报 环境 档案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