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我们的科幻世界

时间:2022-11-17 09:10:12 来源:网友投稿

1

今年是《科幻世界》杂志创刊四十周年,编辑部约我写一篇纪念文章。应承之后,我才感到为难,不知道写些什么好。我是一个资深科幻迷,但出道当作者却很晚,2010年之后,我才开始科幻写作,入行八九年,发表了若干毁誉参半的小说,出过几本销量平平的书,蒙读者和编辑不弃得过两次银河奖,创作之路走得普普通通,写出来想必读者也没什么兴趣看。

而且说句老实话,我近几年的创作也陷入瓶颈,有时候一年发表不了一篇作品,发表了也没有什么反响。总之,是一个还没有红过就即将过气的三流作者。我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写作激情了,不过骗骗稿费混口饭吃,这些当然更不足为人道。所以我告诉约稿的姚海君主编,说自己想不出有什么好写的,要不就写几句祝福的话算了。他却说:“宝树啊,你是1999年参加高考的,那一年作文题不是关于记忆移植的吗?我记得你因为看了《科幻世界》,当时作文写得很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就写这个嘛!”

我不禁苦笑,不提这事还好,说起来真是“一时不谨慎,一生两行泪”。这件事倒是科幻迷耳熟能详的典故:1999年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凑巧当年《科幻世界》第7期就围绕“记忆移植”做了个专题,里面有好几篇小说以及科普文章。杂志恰好在高考前几天上市,读过的应届生高考如有神助,而没看过的考生碰到这样思维发散的作文题,根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上一下就是几十分的差距,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这件事以后,《科幻世界》押中高考题的新闻不胫而走,许多家长都开始给孩子订阅,第二年杂志的征订数就大幅增加,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初的一波科幻热潮。

前几年,我的小说《人人都爱查尔斯》荣获银河奖。在颁奖现场,漂亮的女主持人问我是不是1999年参加高考的,我说是。她问我写了什么作文,我告诉她写了篇讲记忆移植的微科幻小说,她夸张地惊叹:“哇,好棒哦!所以这篇作文让你考上燕京大学了吧?”我猶豫了一下,点头称是,下面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过了几天,报纸上登出来一篇关于银河奖的报道,其中提到一句“银河奖得主宝树深情回忆,正是《科幻世界》帮他高考夺魁,圆梦燕大”。

其实压根儿不是这回事。

那年高考,我考砸了。

事实是这样的:我读中学时的确一直有看《科幻世界》的习惯,高考前也读到了讲记忆移植的那期。所以考试中我一时兴起写了一篇小说,说的是一个22世纪的记忆移植者因为记忆紊乱而产生人格分裂的故事,还有意采用了意识流的写法。当时笔走龙蛇,写得痛快,即便今天,我也觉得这篇小小说以高中生的标准来看很不错,够资格上《科幻世界》上的“校园之星”。但这个世界根本没道理可讲——我觉得写得好,阅卷者可不这么认为。相反,他们看到这种既没有中心思想,起承转合也不合作文规范的瞎编乱造,大概火冒三丈,直接扣了我一大半的分,让我语文这科彻底考砸了。更可气的是,我一个同学根本不看科幻,写了一篇八股文——说他移植了爷爷的记忆以后,继承了爷爷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思想,决心为建设祖国而奋斗——就这内容竟然得了满分,全国好多报刊转载,还在各种高考作文选上当范文刊登。我找谁评理去?

可笑我当时自我感觉良好,估分也估得很高,志愿便填报了燕大。结果分数一出来,光马失前蹄的语文这科就比预估分数低了二三十,离燕大最低提档线还差了老远,燕大当然没可能要我。加上第二三志愿也没填好,最后没有考上一本,惨遭落榜。后来招生办给我调剂到了名不见经传的中关村文理学院。我平时成绩是不错的,高中班主任沙老师非常惋惜。据学弟学妹讲,他现在还经常提起我,给他们上课时老说:“高考作文千万不要写小说,你们有个学长谢宝舒,本来成绩很好,就是这样毁了……”

不过风水轮流转,大四那年,中关村文理学院居然并入了燕京大学(据说是燕大需要我们学院的地皮),所以我的毕业证书是燕大发的。但是实际的区别很多人都知道,正经燕大学生从来不承认我们是校友,燕大出来的像科幻作家陈秋帆、夏茄他们,问起我的年级系别,我一说是原中关村文理的,人家就笑笑不说话了。

这些弯弯绕本来说不清楚,所以访谈提到这事我只能含糊带过,难道那种场合要说看科幻小说让我高考砸锅了吗?谁知道这么一来偏偏就出了问题。

本来这种科幻方面的新闻除了科幻迷没人看,我在朋友圈也没转发。可因为提到我的本名和故乡南川,南川本地的媒体公众号不知怎么给转了,还改了个浮夸之极的标题《昔日高考状元,今日科幻大咖——南川小伙谢宝舒喜获世界银河奖》(大概是把“科幻世界银河奖”断错了句),很快转到了我的高中群里。高中同学谁还不知道谁,我高考的滑铁卢是那一届的大新闻,人家至今记忆犹新,看到这种文章会怎么想?当然也没人当面揭穿,只是许多人阴阳怪气地说“恭喜状元郎!快发红包”,我尴尬地辩解说是记者乱写的,不久就退群了。

这是一次不愉快的小风波,我本以为到这儿就结束了,谁料还有下文……不,除了下文还有上文,牵扯到1999年之前的许多年、许多事——一些我早就忘记的人和事,在那次报道之后又重新浮出水面,揭露出一个个尘封已久的秘密,最后让我卷入了一桩可能改变世界的神秘事件……这件事和《科幻世界》倒还有点儿关系,既然说到这里,我就干脆都写出来,作为一点儿纪念吧。

2

退群事件后没几天,一个叫“沙和尚”的微信号加我,留言说“我是沙子明”,我看到吃了一惊。沙子明是我的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我高中时喜欢舞文弄墨,沙老师也蛮欣赏我,还推荐我参加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不过没拿到名次),师生感情不错。但我高考砸锅以后,愧对老师的期望,不好意思见他,也就基本断了联系。

他既然加我,我当然很快通过了验证。稍微寒暄几句后,沙老师说看到那篇报道,我只好又澄清了几句。他问我什么时候当了“大作家”,我忙说只是一个普通作者,写了几本不畅销的类型小说而已。沙老师说你写的小说不是得了世界大奖吗?我忙说不是不是,是国内的一个科幻奖项……沙老师“哦”了一下,转入正题。原来下个月是我的母校,南川县第一中学建校六十周年校庆,要请一些知名校友回去和学生们见见面,校方也希望邀请我,毕竟我校还没出过科幻作家。

推荐访问:科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