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型煤炭贸易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

时间:2022-11-18 13:40: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煤炭行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煤企竞争逐渐加剧,作为面向全国大型的煤炭供应商——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必将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销售局面。如今预付款的交易模式已很难适应市场供需关系的不断变化,在买方市场的特征下,珠电燃料只有通过扩大信用销售,即增加“赊销”的策略来扩大市场份额,保证地区内行业领先地位。然而,增加赊销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信用风险。因此,在大量开展赊销的过程中,构建珠电燃料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减少企业的逾期欠款及坏账,保障公司所有者利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推动自身稳健经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5年,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实施ERP信用自动化系统,全面提高了信用工作效率。2016年10月,获第二十六届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关键词]煤炭企业;企业信用

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电燃料”)是国企上市公司“广州发展”(上交所SH600098)属下广州发展能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5月26日由广州发展燃料集团有限公司更名而来)的控股子公司。珠电燃料成立于1993年,并于2007年与美星(维尔京)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改制为中外合资企业,在南沙拥有5万吨级、7万吨级专用卸煤码头,34万吨级储煤场和20万吨级圆形料仓,年吞吐量已超过1500万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珠电燃料凭借与上游的矿、路、港、航等企业的紧密合作,已成为集煤矿、海运、港口、销售网络“四位一体”的面向全国的大型煤炭供应企业,同时也是获ISO9001、ISO24001、OHSAS28001贯标认证的现代化企业。2010年,珠电燃料成为广州市首批认证的总部(外资总部)企业之一,享受总部企业人才引进、注册及年检绿色通道、资金奖励等各方面政府优惠鼓励政策。2011年,珠电燃料公司荣获“广州市清洁生产优秀企业称号”;2016年被评为中国3A级物流企业;2017年珠电燃料煤炭经营总量超2700万吨,连续10年保持珠三角煤炭市场领先地位,成为区域内最大的煤炭供应商之一。

一、项目背景

随着煤炭行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煤企竞争逐渐加剧,作为珠三角大型的煤炭供应商——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必将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销售局面。如今预付款的交易模式已很难适应市场供需关系的不断变化,在买方市场的特征下,珠电燃料只有通过扩大信用销售,即增加“赊销”的策略来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市场占有率,保证地区内行业领先地位。然而,增加赊销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信用风险。因此,在大量开展赊销的过程中,搭建珠电燃料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减少企业的逾期欠款及坏账,保障公司所有者利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推动自身稳健经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外部环境的需要

近些年来,对于信用管理,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国企、私企虽然有所认识,但并未受到重视,更不用说掌握和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如在信用管理工作中,缺乏客户资信资料、主观判断信用风险、缺乏有效的账款追收手段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信用管理水平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表1)

虽然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企业信用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待健全和完善,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宏观体制环境,同时需要企业自身信用管理素质的提高。

煤炭属于国家基础能源,其产品应用范围较广,以珠电燃料的赊销客户划分,不仅处在电力、钢铁、化工、建材、铝业等基础产业,同时存在于纺织、造纸、食品、印染等中下游产业,这就形成客户地域范围广、涉及行业多、销售战线长、需求量大、中小客户多的特点。因此,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在煤炭销售过程中实行全程的信用管理,减少赊销带来的信用风险,显得意义重大。

(二)基于内部管理的需要

(1)针对市场变化,企业缺乏制定理性的信用政策。受宏观经济影响,煤炭市场需求萎缩,导致煤炭销量持续下降,许多企业经营目标偏离,开始推行“销量至上”的观念,把开拓市场、吸引客户放在首位,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不乐观,置巨大的风险于不顾,采取大量赊销的方式,最终导致自身坏账的迅速增加。这种现象的存在,反映出煤炭企业管理者面对市场变化,缺乏理性的分析,从而在制定信用销售策略上出现失误。因此,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制定并执行理性的信用政策,以保障所有者权益为目标,在信用操作的收益和风险、业绩增长和资金需求之间进行全面的权衡,这样才是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应当持有的基本态度。

(2)客户信用管理基础工作偏弱,管理重心偏后。绝大多数煤炭企业信用管理的重点是在“追账”上面。部分企业的信用人员、销售人员、包括财务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参与讨债,甚至专门成立了追账小组,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信用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忽视了交易之前和过程中的管理,而将管理的重点放在“事后”,这就不能使应收账款得到合理的控制,而且还可能大幅增加管理成本,造成更大的损失。煤炭行业的信用管理涉及客户开发、合同审订、信用额度评估、账款回收和债权管理等多个环节,而客户开发、合同审定、信用额度评估等销售的前期阶段也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事前、事中的控制作用,达到回避信用风险,减少坏账损失的目的。事实上,信用风险重在预防,风险一旦发生,就已失去管理的意义。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从业务流程的角度看,煤炭企业的信用管理重心必须前移,将“事前”和“事中”控制放在重心位置,从而提高信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落后。在目前煤炭企业的信用管理中,技术手段落后、方法不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已成为制约企业提高信用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比如,部分赊销客户规模大,背景强,销售人员会不由自主忽略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和预测,公司领导层也往往是凭主观判断,缺少定量分析的科学依据;又如,在销售业务管理上,信息化程度较低,业务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有限,数据在内部传递十分困难,部门间充分的信息共享和高效沟通难以实现,使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企业应加强学习国内外先进信用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相關部门工作人员信用专业的培训力度,在客户授信时增加量化指标,同时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信息自动化管理。

推荐访问:煤炭 企业信用 构建 管理体系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