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总结报告3篇

时间:2022-09-27 11:00:16 来源:网友投稿

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总结报告3篇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教育文化论坛2017年3期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政策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张建英(青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总结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总结报告3篇

篇一: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文化论坛 2017年3期 基 于大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的 公 共政策学课程实践教 学研 究 — —以青海 民族大学为例 张建英 (青海民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青海西宁 810007)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创新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 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方向,也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文章结合青海民族大学公共政策课程实践的具体 实践,阐述 了基 于学生创新 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创新能力;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青海民族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o17)03—0093—03 DO J:10.15958/j.enki. jywhh.2017。03.021 一、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概念是美 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 1992年最 先提出的。他认 为 创新 是一种 新 的生产 函数 ,是 “生产要素 的重新组合”。创新 教育就是 以培养人 的创新素质 和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 取 向 的教育 ,换句话说就是 为了使受教育者能够创新 而 进行的一种教育。一般认为 ,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意识 、创新思 维和创新精 神的培养 以及创新情感 、创新 人格 的塑造 ,对创新 活动起到促进和调控作用 ;二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方 法的掌握 ,在创 新活动 中具有 核心作用 ;三是创新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创新活动 中具有基础作用 。

 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灵 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 竭动力 ,也是 中华 民 族最深沉 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惟创 新者进 ,惟创新 者强 ,惟创新 者胜。致力 于培养创 新型人才是各 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 同趋势 。也是 社会变革与进步 的重要指 标。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在其《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对付当今世 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 ,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 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随着经济社会 的快 速发展 ,创新教育 已成 为高 校教育的重要 目标 ,培 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 的方 向,也是我 国经济发 展 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因此 ,为 了培养学生 的创新 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必须在授课 过程 中,依据学科 的特点和教 学 内容 ,结合具体 的主客观条件 ,选择 灵活 、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依托《公共政策学》课程培养大学生 创新能力的尝试 《公共政策学》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由于 该学科的综合性 、实践性 和应用性强 的特征 ,使得 其教学 目的不仅是公共政策理念 和理论 知识 的传 授 ,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问题意识和 实践能力 ,即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 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因此 ,公共政策课程 的多 元教学作为培养创新能力 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利于 收稿 日期 :2O17—04—28 基金项 目:青海 民族大学本科 教学研究项 目“公共政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 究与实践 ”(2015-BKJXYB—OI)。

 作者简介 :张建英 (1967一),女 ,青海 门源人 ,青海 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公 共政策与社会保障。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 第 3期 JIooYUWen HUO LunTan 培养公共管理学生 的创新 意识、激 发其创新 热情、 创设较好的创新环境。近年来 ,我们结合公共政策 学课程 ,在公共 管理相 关 专业进 行 了教学 改革 探 索 ,采取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满堂 灌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树立 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育 观念 ,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 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 思 考和创新的意识。其 目的是要改 变 以传授知识 为 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 ,树立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 创新型教育观念。

 (一)案例教 学法。在教学过程 中开展公共政策 课程案例教学 ,要充分把握案例教学的准备、进行和 总结三个环节。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的功能 ,精心设计 案例教学的方案,充分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 ,有效发 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是通过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 以 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案例教学 要求学生进入 案例描述 的特定情景 和角色 ,作 为事件 的参 与者 去面对 问题 并 寻求答 案。唯有如此 ,案例教学才 能够是学生在模 拟的实 践环境中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我要怎么办 ”,从而激 活在学生头脑 中已有 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有效地提 高学生分析和处理 问题 的能力 、表达 和沟通能力 、 群体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 。由此可见 ,学生的这种 参与起到 了“角色扮演”的作用 。特别是在公共政 策学的案例教学中,学生被 引导进入一定的决策环 境 中,按角色要求去分析政策问题 、提出政策方案 、 比较各种方案并进行择优等等 ,如 同实际的决 策者 一般运筹帷 幄。这种模拟无 疑是 能够有效地架起 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 。在案例的选择上 ,我们 既 选用了“古 巴导弹危机”、“中国最牛钉子户”等经典 案例 ,同时也开发 了“为什么地沟油 难 以禁 止?”和 “青海湖湟鱼保护”等本土案例 ,通过案例资料的阅 读 ,各种问题的假设 ,课堂上激烈的讨论 ,有效地拓 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激发 了专 业兴趣 ,提高 了学 习动力。

 ( -)课堂讨论法。这种课堂讨论不同于完整的案 例分析,只是在专题{= 寸论 课的进行过程中,为了培养学 生的政策敏感度,锻炼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首 先教师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对较近的话题。如,针 对“禁止大学生在校外租房”问题的讨论,请 同学们分 组进行分析其中的缘 由并在课堂讨论发言,学生能结 合自己和身边的事例踊跃发言。我们也根据近年来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有针对性的提出 问题如“人 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化的发展 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等;而且根据民族院校少数民 族学生多的特点和青藏高原的地域特征,讨论“少数民 族地区高考加分政策的思考”、“三江源生态保护”等 等,使学生对讨论话题充满兴趣。同时,为了培养学生 的政策敏感度与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关注一些新闻 事件和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在关注时事的基础上提 出 一些讨论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积极 参与的态度和能独立思考并勇于表达 自己观点进行充 分的肯定,对学生能结合相关专业知识表达的观点和 思想给予高度认 同,即使 出现有些学生的观点不成熟 或错误的情况下 ,教师也要给予积极 的引导和合理的 解释 ,不要简单呵斥 ,从而能激发学生对该教师的热爱 和对所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经常鼓励学生不仅会强 化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性 ,增强 他们的学习动机。这种做法,坚持以问题为中心 ,引导 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勇于表达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 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社会调查法。我们在学期初 ,将学生分成几 个学习小组,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在学习了一些理论 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按照 自己的兴趣选定一个题 目,在 阅读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实践调研,获取并 感知第一手资料 ,整理材料 ,并经过小组讨论写成小型 的社会调查报告 ,在学期末制成多媒体课件,选择一位 同学上讲台表述小组观点。选题按照学生 自己的兴 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做不仅可以鼓励所有的学 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对有些不太善于在课堂发言 的学生来说,也给他们创造了表达 自己观点的机会 ,激 发了敢于实践的勇气 ;同时小组群体 的共同调查活动 还使得学生注意彼此的合作 ,在充分表现个体创造性 的同B, -t~成了团队精神。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变成了探索者和研究者。从学生调查的选题来看 ,基 本能够围绕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研 ,也 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加以联系,比如近年学生 的选题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西宁市交通拥 堵问题”“低保政策的实施状况”等 ,使他们学会用公共 政策的理论和知识去发现和分析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 的方案 ,从而提高了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也加深了 对相关政策的认识,了解 了政策的贯彻和实施状况。

 对于学生的调研与汇报 ,老师要多加赞扬,即对学生缜 密的逻辑、新颖的观点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给予表 扬 ,以调动学生参与调研的积极性。

 (四)课程辩论法。为提高 专业课程 教学 的吸 引力和实效性 ,利用 不同班次上合 堂课 的机会 ,我 们在一些班级中组织实施 了课程辩论 ,就争论性 的 问题进行 分班 讨论 ,提 出正反 两个 方 面不 同的观 点 、论据。通过提 出论题 ,准备辩 论 ,参与辩论 ,点

 张建 英 基 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政策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评及总结等过程 ,将辩论法运用在公共政策学教学 中,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 和参 与学 习的积极性 ,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 ,使学生提 高语 言表达 能力、增强 自 信 ,增加班级荣誉感 和归属感 ,与课 堂教学结合起 来 ,曾就“少数 民族 加分政策的利 与弊”和“大学生 兼职的利与弊”等问题 展开辩论 ,不仅 提高了语 言 表达能力 ,而且培养 了学生 的应变能力 。同时,学 生也感到了理论学 习和实践结合 的重要性 ,增强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 了学生理论联 系实 际的学 风和勇于探究 ,大胆创新 ,不 断进取 的精神 ,让学生 亲 自体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 决实际问题 的乐趣 ,从 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现场参观法。学习公共政策课程 ,必须 了 解政策的基本过程及其环境 ,为 了增强学 生理论联 系实际能力 ,通过实地参观 ,“可以帮助学 生把抽象 的理论知识 、逻辑的政策运行过程在具体形象 的现 场得 以验证和固化 ,从 而加深学生对所 学理论知识 的理解 ,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和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近年来 ,我们结合课程 内容和问题讨 论 ,曾带学生到社区参观 ,通过现场观 摩和社 区工 作人员的介绍 ,让他们 明 白因地制宜的制 定和执行 政策的重要性 ,了解一些具体政策在社区的实施现 状 ;也在理解和学习 了相关 的理论知识之后 ,有针 对性的带学生到餐厨垃圾处理 的企业 ,了解环境保 护政策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分析探讨垃圾处理 中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政策 需要改进 的方 面。通过这 种实地调研后我们惊喜地发现 ,学生不仅乐于参加 这样的实践活动 ,同时开始 意识 到 自己专业学习的 重要性 ,增强 了公共管理 意识,深感 自己作为一个 在校大学生 和 日后走 上工作 岗位 的责任。而正是 这样的观摩学习,使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 自主学习能 力大有提高 。

 了很多,也看到了 自己的不足,他们不仅认识到了理 论学习的重要性 ,而且也看到了课件制作、演讲和辩 论中需要强化和训练的地方;四是会向老师提出他们 的需求与愿望 ,比如希望老师能够更多的带他们进行 一些现场参观 ,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结合本地区的实 际分析一些热点问题等 ,从以前 的“要我学习”主动 变成了“我要学习”。

 (二 )今后有待进 一步完善 的地方。一是需要 完善课程体系。提 高学 生的创新 能力是一个系统 工程 ,仅仅靠《公共政策学》一 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 革显然是 不行 的,必须加 强 和其他课 程 的联 动效 应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同时要不断提高任课教师 的实践能力 ;二是加大案例化教学 。目前 的案例教 学基本依赖一些教材中的案例 ,今后要通过多种途 径鼓励教师参与案例写作 ,特别是需要编写一些本 土化案例 ;三 是将课程 实践 纳入 到专业整体 计划 中,由于受到教师精力 和科研水 平等等影响 ,目前 只是在鼓励学生撰写相关专业论文,但 学生撰写和 发表课程论文很少 ,今后要 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培 养 ,同时把课程实践 和毕业论文等有效结合起来 ; 四是要完善教学质量评 价体系。由于受 多种 因素 影响 ,学校 目前实践教学 的质量评价体系滞后 ,对 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管理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实践教学 的推广,今后要完善学校 和学院 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根据《公共政策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 征 ,我们在教学过程 中大胆尝试 了一些教学内容和 方法的改革 ,加强 了课 程实践教学环节 ,从 而在一 定程度上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 意识 ,激发 了学生 的创 新热情 ,也创设 了较 好 的创新环境 ,在今后 的教学 过程 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 ,发现和克服困难 ,为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努力 。

 三 、取得的成效及今后需要 改进 的方面 参考文献 :

 (一)取得的成效。一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所增 强 ,通过课程培训 ,学生们开始关注一些新闻事件和 身边的事情 ,本课程教学的影响获得了较好的延伸 ,

 取得了持续的教学效果 ;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不断得以提升 ,在本学 院组织 的“我是市长”模拟论 坛中,许多学生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积极 申报 ,曾取 得一等奖和二、三等奖等好成绩 ,也有学生在任课老 师的鼓励下积极 申报清华大学等学校组织 的案例征 集活动等 ;三是能够发现 自身的不足 ,在小组汇报和 课件展示后 ,许多同学都表示 ,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 [1] 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 [J].教育研究,1999 (8):8—15.

 [2] 刘雪明.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 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6):

 93—99 [3]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2010. [4] 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I.

 (责任编辑:赵广示) I

 l

 {

篇二: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

  ....................................................................................................................... 2

 .............................................................................................................. 2

 .............................................................................................................. 2

 .............................................................................................................. 2

 .............................................................................................................. 2

 ........................................................................................................... 3

 ........................................................................... 3

 ...................................................................................................... 3

 .......................................................................................... 3

 ....................................................................................................... 4

 .............................................................................. 4

 ...................................................................................... 5

 ....................................................................................................................... 6

 ...................................................................................................... 6

 ...................................................................................................... 6

 ...................................................................................................... 6

 ...................................................................................................... 6

 ............................................................................................... 6

 .................................................................................................. 6

 .................................................................................................. 7

 ............................................................................................................... 7

 .......................................................................................... 7

 .............................................................................................. 8

 ........................................................................................................................... 8

 ............................................................................................................................... 8

 ................................................................................................... 9

 ............................................................................................................................... 9

 1.1 1.2 1.3 1.4

  3.1 3.2

 4.1 4.2

 5.1 5.2 5.3 5.4

 6.1 6.2

 7.1 7.2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 2 -

  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区的结构和内部运作的过程, 在实践中发挥社会工作实务的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在日常的工作中与工作人员相处、接触、沟通,并通过日常生活去体会一名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的内容及项目的操作过程。

 2010 年 6月, 通过老师与滨湖街道负责人的联系, 我们有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社区实习的经历。

  根据老师和个人的要求,实习目的如下:

 完成本学期的社区实习任务,巩固社区工作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

  2.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区实习中丰富的运用并掌握专业课知识和技能。

  3.提高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组织能力,达到锻炼及完善自己的目的。

  4.了解实习社区概况,机构机构设置、工作内容、对该社区进行社区分析,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做出诊断,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和方案,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2010 年 6 月 7 日到 2010 年 6 月 13 日——为期一周

  南京市滨湖街道兆园社区服务站

  黄晶晶

  陈

 阳

  2010 年 6 月 7 号上午,由陈阳和黄晶晶老师在博雅楼为我们 083 班全体同学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并针对社区实践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并将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组有一名小组长,此外还有三名主要负责人。预计两批分先后到社区内实习,但由于教学计划的变动而做了相应的调整,原实习的计划改成了 “全班总动员”,八个小分组一同到建邺区管辖范围下的八个社区中实习。会中,陈老师分配了各自的实习的任务以及实习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尽管这次的实习时间仅为一周,但是大家已经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努力的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在动员会上,老师为大家提出了在社区实践每天的具体任务,具体安排如下: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 3 -

 时

 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实

 践 结

 束 具体任务安排 进入社区 了解社区的机构设置,工作内容和操作程序 对该社区作社区分析 社区问题分析 选定一个项目制定工作计划书,对工作计划进行可行性论证 分享,总结交流经验(校内)

 每人要完成一份实践报告,记录自己的感悟,体会。并且在实践期间要按时完成日记及当日任务的记录工作。

  兆园社区建于 2000 年 7 月,面积 0.96 平方公里。现有居民 3223 户,社区人口 9769 人。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位于兆园 1 号。社区是一个开放式的老旧社区,人员复杂。东面是湖西街、西面是茶南商业街、南面是福园 3 号路、北面是水西门大街,它的辖区比较大,辖区内有露园、兆园东片和西片、建盛丽庭、拓园东、明清园、湖西街 4 号和 8 号小区,其中包含商业区、企业、 居民区等。辖区内还有很多小商贩,人流量较为复杂,管理难度大。

 社区内楼房老旧,楼道窄小。保洁工作较为认真但是很难保持整洁。社区以老年人口居多, 同时有一部分房屋对外出租给附近的学生或是单身青年。有部分人已经搬走但是户籍还保留在社区内。

 社区服务站内现在实行网络化管理。兆园社区管理站是由社区党委、 社区居委会、社区管理服务站构成。街道统一制作网格管理与服务示意图,各社区将各个责任人的姓名、联系电话、联系方式、服务内容制作成标牌,在责任区公示。但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兆园社区内的组织分工很粗略,每个部门分担的职责过多,以致于工作效率一般。

 (1)居民信息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社会事务,综治、维稳­,人口与计生,市容创建,家庭收入,其它信息等。

 (2)社会保障部:负责社会救助、劳动保障、优抚安置、老龄福利的相关工作

 (3)社区服务部:主要工作内容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文化教育、残疾康复、经济服务。如设立残联、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以及构建社区商业网络等。

 (4)社区管理部:小区管理、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司法行政、社区警务和安全监督。设立社区综治工作基本制度、调解人民纠纷、进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禁毒,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及提供法律援助、创建绿色环保社区等。

 (5)改变以往被动的工作模式,在各片区设置信息收集平台,如在各楼栋间、 小区门卫或治安岗亭处设立便民服务意见建议箱,同时在各网格责任区设立电话和电子信箱方便居民反映社情民意。

 使各片区在第一时间收集掌握居民的需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 4 - 求。

 (6)为减轻社区居(村)委会工作负担,逐步要求取消纸质台帐,实行统一、规范、便捷、科学管理的社区电子台帐。本台帐供社区居委会综治办使用。电子台帐是社区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情况的记载,作为年度综治、创建检查考核的主要依据,需要如实规范填写,及时整理录入,并注意保密,未经组织同意,不得随意向他人提供或查阅。电子台帐以年度为归档单位,做到一年备份归档一次,以备查用,存档期为 5 年。

 (7)五个百分百工程:一是居民户情知晓率达到百分百;二是政务公开告知率达到百分百;三是民情诉求收集率达到百分百;四是诉求信息反馈率达到百分百;五是辖区问题处理达到百分百。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我们在社区中的工作一般属于广义上的社区工作,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区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社区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并称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

 其目标旨在: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发挥居民的潜能;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社区工作具有社会福利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社会行动功能、社会稳定功能、教育的功能及满足情感需要的功能。

  (一)社会救助:

 (1)建立低保信息化管理制度,完善充实低保档案资料,设立低保热线电话,认真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接受群众的咨询和监督。

 (2)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助难解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要进一步规范低保评议、评审、审批、动态管理等一整套完整的低保工作体系,规范提升各项社会救助政策,使社会救助更具公正性,透明性。进一步完善低保边缘困难群众和特困人群医疗救助。

 (3)做好慈善募捐,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组织开展好企业劝募和慈善“一日捐”活动。积极发挥慈善超市的平台作用,做好经常性实物捐助工作,配合区慈善总会做好“助医、助学、助老、助孤、助残、助灾”六助工作,努力培育慈善义工队伍,全力打造“慈善滨湖”品牌。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立足街情,因地制宜,在现有条件下,为各社区的低保主任继续提供业务培训的机会, 增强她们的理论基础和业务水平, 从社区的层面开始,逐步做到工作程序更规范、 工作方法更完善、 工作措施更具体、 工作对象更准确,不断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

 (二)残联工作:

 (1)通过安排就业、组织参加招聘会、提供培训机会,来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技能,逐步解决就业问题; (2)做好残疾人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安排社区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服务; (3)在助残日期间,组织残疾人参加“家庭同乐”滨湖街道第三届残健融合趣味运动会,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4)按照“统一布置,属地管理,市场运作,自愿更新,适度补助,优质服务”的原则,积极做好残疾人车主专项补助与车辆更新一次性补贴,成立残疾人车主专项补助与车辆更新补贴工作委员会,帮助残疾人车主解决代步问题,保障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 5 -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双拥工作:09 年,双拥工作分别迎接了省双拥优抚局及市双拥办、市双拥学习班的考察和指导, 受到了省、 市领导的肯定, 并在全区范围内申报 “南京市双拥模范街道”的评比中荣获第一名。4 月,与 94994 部队联合组织了“军民共建和谐家园暨纪念南京解放 60 周年”文艺演出,受到了部队和区、街道领导的一致好评。

 (1)在上半年规范化建设的成果上,继续巩固推进街道双拥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双拥台帐和办公场所的规范化,加大江东门双拥一条街的打造力度,加强对双拥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使街道的双拥工作规范建设呈现持续发展态势。

 (2)不断拓宽共建领域。继续开展好“八一”主题活动、军营一日生活、社区国防教育、快乐的军营夏令营等传统活动,把军民共建与建设“繁荣的滨湖,和谐的社区” ,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示范街道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共建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3)以双拥联合会为载体,充分发挥双拥联合会的服务作用。在街道八一、中秋慰问走访的基础上,加大联合会层面的走访慰问,进一步增进部队与街道范围内企事业单位的感情。

 (四)老年工作:

 (1)进一步营造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阶段性的宣传。以独居老人为重点,继续深化关爱措施,完善关爱行动的方式和内容,努力形成关爱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尊老敬老宣传力度,把宣传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工作落到实处, (2)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托老所的服务对象是体弱多病的老人, 因此在开展服务时要做到细心周到,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技能和服务意识,对待老人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有爱心。

 (3)进一步拓展社区为老服务领域。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2009 年重点打造“滨湖街道托老所”品牌。依托风栖苑社区“众一助老...

篇三: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类号

  学号 2002844070143

  学校代码

  10487

  密级

 硕 士 学 位论 文

 广西宾阳县“乡财县管”

 财政管理改革研究

  学位申 请人:

 刘建军 学科专业

 :

 公共管理 指导教师

 :

 王国华 教授

  论文答辩日期 2005 年 10 月 30 日

 学位授予日期 ×××× 年×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

  评阅人 ×××

 ×××

 ×××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Study of the Fiscal Management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Villages and Towns’ Public Finance Managed by Its’ County Government” in Binyang County

 Candidate

 : Liu Jianjun Major

  : Public Administration Supervisor : Associate Prof. Wang Guohua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 R. China October, 2005

  摘

 要 基层财政困难及如何缓解基层财政困难, 特别是如何缓解乡 镇级财政困难, 是当前行政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积极探索乡 镇财政解困之路, 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 乡 镇财政运行和管理的条件及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新形势的需要和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 乡 镇财政的发展遇到了 前所未有的困难, 乡 镇财政的运行和管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本文认为, 乡 镇财政困难不仅仅是乡 镇财源匮乏、 体制原因, 也是乡 镇财政供养人员失控、 负债沉重、 支出管理混乱等乡 镇财政管理水平、管理方式不适应有关。

 本文从加强乡 镇财政管理的角度, 对广西宾阳县乡 镇财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揭示其面临的困境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时, 在充分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基础上, 系统、 完整地提出了构建宾阳县“乡 财县管” 财政管理改革模式。

 全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 在概述我国乡 镇财政产生与发展、 职能范围、 管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对广西宾阳县乡 镇财政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实例分析; 第三部分, 从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角度, 分析构建“乡 财县管” 模式的目标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部分, 从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具体内容及操作层面上, 系统阐述构建宾阳县“乡 财县管” 财政管理模式, 侧重于实践性、 可操作性; 第五部分, 在总结全文基本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对乡 镇财政未来改革的展望。

 关键词:

 宾阳县

  乡 镇财政

 乡 财县管

  财政管理改革

  Abstract Scal management of the villages and town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reform of pThe difficulty of the fis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local governments especially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government is the focal point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How to extricate from the difficult condition will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effects of the reform of the tax system in the country side, the fiublic financial because of the new conditions and situ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s and towns’ public involves into an unprecedented difficult conditions. The problem of the running and managing the villages and towns’ public finance should be solved urgently. The thesis makes the points that the shortag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system defect is not the only reason of those difficulties which also result from heavy liability, disturbance of expenditure management, inferior management, and inappropriate methods. For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public finance,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villages and towns’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Binyang Coun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explores the existed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s a new model of reform of fiscal management—Villages and Town’s Public Finance Managed by its’ County Government.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meaning of this issu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s and towns financial management. Its functions and contents are studied in this part as well. A positive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 of Binyang County is followed. The aim of constructing “Villages and Town’s Public Finance Managed by its’ County Government” is showed in the third part. This part also mentions the things that should be cared in the execution. The fourth part systematically showed how to construct the

  “Villages and Town’s Public Finance Managed by its’ County Government” in Binyang County, focusing on practicality and operatively. The last part concludes the basic points of this thesis and proposes a prospect of the reform of village and town finance.

 Key words: Binyang County; Villages and Towns’ Public Finance; Villages and Towns’ Public Finance Managed by Its’ County Government Reform of Fiscal Management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 2

 “乡 财县管” 财政管理方式的提出……………………………… (4)

 1. 3

 当前我国“乡财县管” 试点改革进展情况……………………… (6)

 2

 宾阳县乡镇财政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2. 1

 乡 镇财政概述……………………………………………………… (9)

 2. 2

 当前乡 镇财政面临的困境…………………………………………(14)

 2. 3

 宾阳县乡 镇财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6)

 3

 构建宾阳县“乡财县管” 财政管理模式的目标与重点问题 3. 1

 实行“乡 财县管” 是走出乡 镇财政困境的现实选择……………(20)

 3. 2

 构建“乡 财县管” 模式应以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为目标…………(22)

 3. 3

 实行“乡 财县管” 模式必须把握好几个重点问题………………(23)

 4

 构建宾阳县“乡财县管” 财政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4. 1

 “乡 财县管” 财政管理模式的内涵和特点………………………(28)

 4. 2

 “乡 财县管”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9)

 4. 3

 “乡 财县管” 改革的具体内容……………………………………(30)

 4. 4

 “乡 财县管” 改革的主要配套措施………………………………(35)

 5

 结论与展望 5. 1

 “乡 财县管” 财政管理改革模式是一种过渡方式………………(37)

 5. 2

 乡 镇财政及乡镇职能的未来展望…………………………………(38)

 注

 释…………………………………………………………………… (39)

 致

 谢…………………………………………………………………… (40)

 参考文献………………………………………………………………… (41)

  1

 绪

 论 乡 镇政府是我国目前的五级政府架构中最基层的一级政府, 与之相适应乡 镇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体系中的最低一级财政。

 自 1983 年乡 镇财政正式建立以来, 在规范乡 镇政府财政收支范围, 促进乡 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 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乡 镇财政运行和管理的条件及环境发生了 很大变化, 现行的乡 镇财政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新形势的需要和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 乡 镇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由于多种原因, 乡 镇财政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乡 镇财政的运行和管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特别是乡 镇财政困难, 成为各界关注热点问题。

 因此, 研究探讨和寻求解决乡 镇财政困难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 镇财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1994 年以来, 全国县以上各级政府基本上都建立了财权与事权基本相适应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但在确定县乡 财政管理体制时, 由于“保县紧乡 ”的指导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各地制定的县乡 “分灶吃饭”财政管理体制, 普遍存在乡 镇财力向县财政集中的现象, 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

 尤其是近年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 取消了直接针对农民的“三提五统”和农业特产税, 以及降低或直至取消农业税负担, 使乡 镇级税费收入大幅度减少, 加上缺乏规范和完善的县对乡 镇转移支付补助制度, 乡 镇财政收支矛盾普遍加剧。

 这样, 一方面由于财力缺口远远不能够维持乡 镇政权基本运转支出需求, 极大地影响了乡 镇政府当家理财积极性, 另一方面乡 镇财权与事权不一致, 从体制上限制了乡 镇财政的发展潜力, 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乡镇财政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解决不好乡 镇财政困难问题, 将直接影响到当前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已有成果的巩固。

  1.1.2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十分关注乡镇财政困难问题 当前, 县乡 财政困难已成为无可争辩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如何摆脱当前乡 镇财政困难,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也广泛关注。

 财政部长金人庆 2004年 12 月 21 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本届部党组把推动缓解县乡 财政困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在充分调查研究、 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形成了‘明确责任, 综合治理, 激励约束, 分类指导’的总体思路, 制定了对地方实施‘三奖一补’政策措施。

 自 2005 年起, 力争用几年时间较为明显地缓解县乡 财政困难” [1]。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 为缓解乡 镇财政困难, 遏制乡 镇债务, 保障乡 镇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 合理的支出需求, 各地也纷纷出台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加大了 对县乡 两级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力度, 调整或微调了 省对市、 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纷纷取消原分税制管理体制下的省对市、 市对县层层集中财力的做法, 实行财力向县乡 两级财政倾斜的支持政策。

 在如何解决县乡 财政困难问题上, 一些省份大胆尝试各种新途径、 新办法, 少数省开始出现试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即由省财政直接对县财政, 专项资金直拨到县, 县级项目 资金直接向省财政申请办理, 省财政算帐到县。

 近年来, 部分地区开始实行“乡 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试点改革, 是直接地针对乡镇财政解困的财政改革措施。

 2003 年 5 月 11 日, 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安徽省, 选择了和县、 五河、 太和等 9 个县进行“乡 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从 2004 年起, 又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以“乡 财县管乡 用”为核心内容的乡 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黑龙江、 湖北等省也有计划、有组织、 有步骤地开始对乡 镇财政实行“乡 财县管”管理方式改革试点。

 特别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和农业税即将取消(温家宝总理在 2005 年 3 月 5 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 2006 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旨在适应公共财政和农村税费改革要求, 进一步规范乡 镇政府收支行为, 增强乡 镇财政保障能力,解决县乡 财政困难, 推行“乡 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一时间成为探索解决乡 镇财政困难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

 在乡 镇试行“乡 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也因此而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更为普遍的关注。

  1.1.3

 自 身改革实践与 MPA 培养目 标相结合的要求 广西作为欠发达的中西部省区, 县乡 财政困难更为严峻, 探求缓解乡 镇财政困难显得尤为迫切。2005年1 月 13 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桂政办发[2005]1号文件”转发了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开展乡 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 决定从 2005 年开始并选择宾阳县、 阳朔县、 上思县、 合山市、 南丹县和天等县等 6 个县进行改革试点, 籍此探索“乡 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经验。

 笔者所在的宾阳县,正好是此次改革试点县之一。

 根据专业培养目 标和论文研究的有关要求, 在论文的选题上就应以结合个人工作实际的公共管理问题作为切入点。

 本人在县级财政部门担任主要领导, 直接从事县乡财政的领导、 组织、 协调和指挥工作, ...

推荐访问: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公共管理 总结报告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