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舒适护理对肠梗阻手术患者的效果探究

时间:2022-11-21 12:35: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舒适护理对肠梗阻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提高肠梗阻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均有良好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关键词】肠梗阻;舒适护理;效果

肠梗阻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本病病因繁多,病情复杂,若延误诊治,可危及患者生命[1],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具有入侵性,患者可能由于各种因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发生应激反应。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不适,如果控制不好,会直接干扰麻醉和手术。手术和分娩一样,疼痛在所难免,舒适似乎非常遥远,麻醉学的发展解决了疼痛这一主要问题,而舒适护理理论的诞生和实施,才使手术舒适真正成为可能[2]。我院近年来对行肠梗阻手术的患者开展了舒适护理,使得护理程序更加规范化、人性化,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实施综合护理,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肠梗阻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13~74岁,中位年龄36.4岁。住院时间5~23d。出现呕吐11例,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禁食加胃肠减压及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讲解肠梗阻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肠梗阻手术的相关过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事项。积极主动地和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入侵性,患者术前易产生应激反应,此时应积极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需求,了解其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争取家属配合,做好患者术前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与重要性,消除抵触等不良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与勇气。②术前准备:叮嘱并协助患者禁食,做好相关营养支持工作。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做好记录。密切观察腹胀程度、腹痛时间、部位、腹部特征、肠蠕动情况(肠鸣音、排气时间、排便次数、量和形状)、呕吐次数、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等情况,与主治医师及时沟通。做好水、电解质的平衡工作:根据呕吐情况、缺水体征、血液浓缩程度、尿排出量和比重,结合血清钾、钠、氯和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结果及血液白细胞监测,决定输液的量、速度和种类,按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尿畅补钾的补液原则,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补足生理需要量,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等,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合理抗感染治疗,及时对症处理[3]。对患者行胃肠减压,护士应经常挤压胃管,以防堵塞。固定衔接好减压装置。③术中护理:摆放舒适体位,保护患者隐私,麻醉前有效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和体验。严格保护切口卫生,以免术后切口感染。严格监控生命体征,随时掌握脉搏、体温的变化。随时准备应对术中突发情况。④术后护理:术后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没有得到完全恢复,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此时应当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同时密切注意患者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定时监测及记录。对于恢复机体功能,各项指标稳定者应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活动锻炼有利于促进全身血循环及新陈代谢,提高组织修复能力,加速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证其通畅,同时注意引流管应低于体位,避免回流。患者在腹痛、腹胀未完全缓解,肛门排气、排便前,均采取禁食与胃肠减压,在腹痛腹胀缓解、肛门排气排便、拔除胃管后流质饮食,采取少食多餐、清淡饮食的原则,如无不适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4]。注意预防并积极处理术后各种并发症。

1.3 疗效评判 术后3~9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进行包括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等方面的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结论

舒适护理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满意度。对进入手术室的患者来说,手术室护士的行为和态度显然对他能否克服各种不良情绪、顺利渡过手术关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护理人员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全面的抢救知识,与医生默契配合,努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围手期整体护理对提高肠梗阻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均有良好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吕云福,邹声家,詹文华,等.肠梗阻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46-547.

[2]丛林萍,代仲.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28.

[3]舒永平.肠梗阻6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47.

[4]原向青.肠梗阻患者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34.

推荐访问:肠梗阻 探究 护理 患者 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