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时间:2022-11-22 14:25:1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4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院内感染40例,占9.8%,其中慢性肾炎患者感染率8.4%,尿毒症血透患者感染率为9.8%,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率为12.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率为15.0%;感染部位排序由高到低为上呼吸道、口腔、肺部、肠道、尿路、导管、皮肤等。共分离出7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占54.2%;革兰阳性菌21株,占29.2%;真菌12株,占16.7%;除性别外,年龄、血肌酐、血白蛋白、激素使用情况、插管时间、住院天数等因素,与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及时发现、分析、检测、管理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深究。

【关键词】 肾内科; 医院感染; 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4-0026-02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即院内感染,包括在院直接发生和在院获得后出院发生的感染[1]。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药物、诊疗技术不断涌现,虽然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但仍会导致患者住院期间免疫力改变,加大并发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尤其在肾内科,住院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原因已存在很多易感因素,如机体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及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等侵袭性操作,均可致医院感染发生[2]。一旦患者出现感染,不仅影响诊疗效果,还可能加剧病况甚至威胁生命,这将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本文回顾了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4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旨在降低肾内科感染率,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肾内科住院的408例患者,其中男224例,女184例;年龄18~80岁,平均(46.3±9.6)岁;慢性肾炎155例,尿毒症血透122例,肾病综合征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其他2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0例,均参照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1],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0~80岁,平均(48.3±8.5)岁;病史:慢性肾炎13例,尿毒症血透12例,肾病综合征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其他1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为入选病例制定专门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情况、病史、住院起止时间、实验室指标、透析记录、感染发生时间和部位、病原菌检查、各种置管留置时间等,每份档案均由两名专门人员核对后,分类整理,并输入电脑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情况

本组408例肾内科患者,共发生院内感染40例(9.8%),各部位发生感染128例次,共分离出72株病原菌,具体分布见表1,其中慢性肾炎13例(32.5%),感染率8.4%(13/155);尿毒症血透12例(30.0%),感染率9.8%(12/122);肾病综合征11例(27.5%),感染率12.2%(11/90);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7.5%),感染率15.0%(3/20);其他1例(2.5%),感染率4.8%(1/21)。详见表1。

2.2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除性别外,年龄、血肌酐、血白蛋白、激素使用情况、插管时间、住院天数等因素,与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医疗体系质控的重要课题之一,按照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内源性感染,其中外源性感染可通过加强宣教、消毒、灭菌和隔离等工作预防及控制,但内源性感染一般难以控制,因此及时发现、分析、检测、管理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意义重大。

本组研究发现,肾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8%,与文献[3]报道基本一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感染率为15.0%,居首位,感染原因可能为此症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致免疫功能紊乱,出现皮肤黏膜屏障受损,使病原菌易于侵入;吞噬细胞作用下降,补体成分下降,NK细胞数量减少且功能下降,部分细胞因子水平下降;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直接影响肾脏功能及病变程度,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2.2%,感染原因可能为肾小球滤过膜屏障功能受损,造成尿中大量蛋白质丢失,血清IgG下降,引发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紊乱;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均可致机体抵抗力下降[4]。尿毒症血透患者医院感染率为9.8%,感染原因可能为营养不良,血透患者常因大量氨基酸丢失,导致蛋白质缺乏,淋巴细胞减少及功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长期血透患者,血清IgG、IgM轻度下降,也因抗体反应性缺陷,导致对某些抗原、抗体反应度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4%,感染原因可能为血浆中多肽抑制因子,可抑制白细胞活性,使白细胞出现趋化性受损,引发中性粒细胞功能损伤;常伴淋巴细胞减少,致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免疫功能下降;尿液生成量减少,导致对泌尿道的冲洗作用减弱;慢性肾实质损伤可致肾内形成瘢痕,导致肾单位留尿不畅,病菌潴留繁殖,但抗生素一般不易在局部达有效药物浓度。

本组4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72株病原菌,提示部分患者发生了超过2个部位的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54.2%),革兰阳性菌21株(29.2%),真菌12株(16.7%)。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及肺部为主,分别占47.7%和22.7%,其次是口腔、尿路、皮肤、肠道、导管等。本组研究发现,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与年龄、血肌酐、血白蛋白、激素使用情况、插管时间、住院天数等因素有显著相关性(P<0.05)。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生理防御功能减退,机体免疫力下降;血肌酐值越高,病况加剧,加重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使微生物易于侵入;随着尿蛋白丢失,加之营养状况失衡,引发低蛋白血症,致免疫力下降;大剂量激素的应用,可改变机体免疫力,抑制免疫细胞功能;插管时间长、住院时间长[5],均可增加院内感染几率,因此上述因素均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及时发现、分析、检测、管理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深究。

参考文献

[1]柯莉.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院内感染16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6):2704-2707.

[2]李清初,尹友生,李小励,等.肾内科四种常见病合并院内感染的比较研究[J].华夏医学,2008,21(3):446-448.

[3]蒋景华.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综合性与目标性监测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2154.

[4]刘蓬蓬,刘宁宁,何宏,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47-350.

[5]孙存琼.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5):404-406.

(收稿日期:2013-02-17) (编辑:程旭然)

推荐访问:患者 感染 因素 医院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