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分娩;产程;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l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35—02
近几年来,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对分娩知识的缺乏和对疼痛的恐惧、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等各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产程的顺利进展,甚至导致难产,所以,分娩期对初产妇进行必要的产前宣教,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正确看待分娩的全过程和加强应对分娩过程不适的信心和能力,使分娩时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精力充沛,对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心理因素导致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自2005年以来,我科把心理护理程序运用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使产程进展顺利,增加自然分娩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年龄20~35岁,孕周37~42周,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经骨盆测量和B超检查羊水量、胎儿双顶径,估计胎儿体重,可拟阴道分娩者。
1.2 方法
本组病例从产妇进入待产室至分娩结束都有一名助产人员全程陪伴。她们主要是与助产士一起,主动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为产妇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及生活方面的全程服务,并根据产程进展的不同阶段及产妇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①产前心理护理,临产后,绝大多数初产妇都存在恐惧、紧张的心理,她们的恐惧来自亲朋好友的传说以及目睹其他产妇的表现。这时,陪伴人员要耐心倾听她们的诉说,尊重她们的主观感觉,主动接近她们,介绍病房环境,使她们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减轻紧张、焦虑的情绪。有针对性进行分娩知识宣教,对害怕疼痛,要求剖宮产的产妇,向其耐心解释分娩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的、健康的生理过程,只有疼痛才能促进产程的进展。鼓励产妇多下床走动,使胎头下降,缩短产程,鼓励进食、饮水,以保存体力,②产时心理护理。从进入产房后就开始按照产妇不同的文化程度、健康,需求,讲解关于分娩3个时期的各个临床征象,使其理解宫缩痛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指导产妇掌握躯体放松技术,尽可能采用各种镇痛方法减轻疼痛,稳定产妇的情绪,如根据产妇需要更换体位,握着她们的手或给她们按摩腰骶部;指导产妇深呼吸,缓解产妇在离开亲人的陪伴后产生的恐惧与不安等不良情绪,进入第二产程后,指导产妇配合宫缩屏气用力,宫缩过后全身放松,使体力得以恢复。正确使用腹压,对她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将产程进展的情况及胎儿情况及时告知产妇及家属,使她们在知情无顾虑的情况下结束分娩。⑧产后心理护理。胎儿娩出后,产妇如释重负,身心疲惫不堪,陪伴人员及时对产妇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产妇揩汗、饮水、更换衣服,帮助产妇尽早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使产妇以轻松、平静的心情,积极的态度接受新生儿,鼓励产妇及时排尿,预防产后尿潴留。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顺产82例,剖宫产18例,占18%,其中5例因为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13例因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等产科因素行剖宫产,没有因恐惧疼痛难忍而行剖宫产者。本组总产程为(8±3.1)h。产时失血(140±42.5)ml。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产时服务模式
目前,大部分医院在一线工作的助产士都很年轻,虽然她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产妇及家属对年轻的助产士不信任,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增加一名有经验的陪伴人员,可增加产妇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医护人员的形象、语言、行为都能直接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医护人员取得产妇信赖和安全感的基础。接待产妇时不仅要热情亲切,言谈和蔼,解释和指导要耐心细致,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极强的责任心,根据产程进展,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和指导,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保证产程顺利进行,争取达到与助产人员的最佳配合。
3.2 心理护理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蕾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使产妇认识到自然分娩的好处,增强了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力量,使自然分娩率明显上升,还能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有着密切的关系,疼痛程度往往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如产妇的情绪镇定,精神放松,分娩则无痛或疼痛减轻;如精神紧张,恐惧不安,则疼痛较重,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疼痛、能否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6-10-10)
[责任编辑 邓德灵 王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