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井下作业施工技术日益成熟。连续油管技术作为井下作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直接影响到井下作業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为此,本文将针对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索,了解我国连续油管井下作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及其发展策略与办法。
关键词:连续油管技术;井下作业;应用现状
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油田工业生产技术不断革新,传统井下施工技艺已经难以满足当下高效施工作业的实际要求与需要,施工技艺改善工作有待落实。在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将先进的连续油管技术运用到井下施工作业中势在必行。通过运用联系有关技术开展井下施工作业能够有效提升作业开展效率与开展质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但是在实践运用中尚且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先关技术人员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不断对连续油管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与整合。
1 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的应用现状
从我国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的实际应用来看,受应用计划、应用技术、应用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连续油管技术在进行作业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井下作业的质量与效率,额外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
1.1 应用计划的影响
尽管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将连续油管技术运用到井下作业之中、有不少学术研究人员针对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均取得丰富的实践应用成果与实践研究成果,充分说明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运用的正确性与必要性。但是我国在连续油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尚且存在较大的研究差距与应用差距,井下作业时存在一种盲目作业现象,严重影响到油田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后期实践中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失。产生这一原因主要源于,油田开采企业在运用连续油管技术时缺乏合理的规划,整个运用过程呈现无序、混乱的局面,导致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长期处于尴尬境地。
1.2 应用技术的影响
我国石油企业所运用的连续油管技术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尽管这些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由于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地质条件与地理环境,国外所研发的连续油管技术并不适用于我国的油田开采工作中,在实际应用中呈现生搬硬套的局面,无法将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应用优势在井下作业中充分的展现出来。
1.3 应用设备的影响
设备对井下作业而言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井下作业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我国在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方面缺乏有利的实施设备,在这种局面下开展井下作业极易面临停工风险,严重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额外增加施工运行成本,为整个工程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 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策略
2.1 确保作业计划科学合理,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连续油管技术首先需要由专业的管理部门,到施工作业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施工作业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井下作业计划,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与见解性,确保每一个作业环节均能够环环相扣、步步紧逼,防止作业过程出现疏漏。并根据施工作业情况对作业内容做出深入分析与统计,为后期作业奠定基础,充分发挥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运用优势。与此同时,需要对井下作业指标体系进行完善与整合,为连续油管技术的实践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2 优化作业施工应用技术,推动施工作业进程
为降低井下作业时间,节约施工作业成本,需要做好连续油管的推广技术,不断将先进的连续油管技术运用到井下施工中,在不断实践应用中寻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地质油藏开采工作的连续油管技术。与此同时,我国研发部门应全面提高对连续油管应用技术、应用设备的重视,极大连续油管技术与设备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力度,不可一味的依靠国外技术力量的支持,应充分发挥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将我国近年来所研发的、先进的钻井技术、完井技术以及其他油田作业领域的相关技术运用到油田开采作业中,为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提供实时基础。
2.3 积极应入新施工设备,落实员工培训工作
为保证连续油井技术在井下作业中能够正常开展,需要将施工作业过程所需的各项施工设备引入井下施工作业中,为油井作业提供可靠的设备条件。与此同时,油田企业应提前对工作人员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工作人员对连续油管技术的重视,使技术人员能够在进行作业中正确使用连续油管技术,为油井作业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
3 总结
综上所述,将连续油管技术运用到井下作业中能够为油田开采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我国在连续油管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导致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应用中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国相关人员进一步加深对连续油管技术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宇.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12):184-186.
[2]刘伟.试论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J].石化技术,2015,22(05):134.
[3]徐从武.连续油管技术在井下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0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