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复习指导

时间:2022-12-15 17: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主要知识点简表

三、重点问题设计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xǐ)……

请回答:(1)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

(2)这对当时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1)面临的问题:对外贸易出现入超或中国市场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影响:一方面,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扩大了商品、劳动力市场;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列强利用特权占领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对传统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工业革命促进中国的现代化。所谓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这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进行了哪些探索?这些探索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

(3)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贡献。

参考答案:(1)清朝封建经济一度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生产仍以农耕为主。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封建统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凭借炮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外国廉价商品涌入中国,中国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从而把中国带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潮流。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为促进中国工业化起了积极作用。

(3)戊戌变法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虽然失败了,但它仍是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主权在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方向。

3.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反对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在思想领域有何异同?

(2)新文化运动与二者相比有哪些进步?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

参考答案:(1)共同点:二者都用西方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不同点:维新派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打着孔子的旗号反对封建主义(还用进化论批判封建制度)。革命派直接运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为思想武器。

(2)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直指封建正统的孔孟之道。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社会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民的思想空前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新文化运动后期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4.200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请按历史阶段归纳孙中山先生的主要活动,并作简要评述。

参考答案:主要活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时期:1894年,成立兴中会,决心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政治纲领;1910—1911年,筹划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1912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时期:1913年,领导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914年,组建中华革命党;1915—1916年,两次发表《讨袁宣言》,参与组织护国运动;1917—1918年,发表《讨逆宣言》,讨伐张勋复辟,领导了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1—1922年,领导了第二次护法运动;1924年初,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发表北上宣言,倡导国民会议运动,谋求和平统一。

评价:孙中山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国,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他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为谋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谋求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孙中山为建立独立自由的中国,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奋斗,他的精神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钦佩。

(责任编辑:张太国)

推荐访问:现代史 中国近代 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