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解读德清窑 探寻瓷之源

时间:2022-12-16 12:15:07 来源:网友投稿

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西部的湖州市德清县,是我国六朝时期德清窑瓷器的主要产地。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以后,湖州市和德清县的文物工作者在考古调查工作中又新发现了一大批古窑址,并采集了大量的实物标本,这些古窑址中有商末周初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窑址,东汉、隋唐时期的瓷窑址。本文着重关注德清原始青瓷窑址,希望通过对它们的分析解读,探寻我国瓷器的源头。

追寻原始青瓷的生发脉络

商末西周时期开浙江青瓷烧造之先河

黄梅山窑址:位于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毗邻的湖州市青山乡黄梅山,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器型有豆、罐、器盖等,成型采用拉坯或泥条盘筑结合轮修的工艺技术,器物内底均有旋坯留下的痕迹。豆盘与豆把是分制后再衍接,罐类内壁有拍印纹饰时抵手留下的垫涡。纹饰主要有席纹、云雷纹、回纹复合云雷纹几种,印纹较浅。施淡淡的青黄色釉,釉容易剥落。黄梅山窑址所出器物和纹饰特征不见于吴越地区流行的土墩墓或土墩石室墓,根据对这种墓葬的分期,一般认为它的上限在西周早期,下限不晚于战国早期。据此,该窑址烧造原始青瓷的时代约在商代末至周初,开浙江青瓷烧造之先河。

西周末至春秋时期纯烧原始瓷的窑址

有火烧山、防风山、苦竹坞窑址等5处,其中火烧山窑址位于武康镇龙山村火烧山,面积约1000平方米。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印纹陶少见。器型有原始青瓷碗、盘、直腹罐、卣、簋、钵、盖等。

2007年3-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德清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火烧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窑床3条、灰坑10多个。火烧山窑址的发掘取得了许多收获和认识。

发现的窑床均位于山坡上,有一定的坡度,具备了龙窑的基本条件,所以这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利用山坡斜度筑窑烧制原始青瓷的长条形窑炉遗迹,为探索我国龙窑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

根据考古发掘的地层叠压关系及器物类型学排比,本窑址可分成西周晚期及春秋早、中、晚四期9段。其中春秋早期是本窑址的鼎盛时期,产品种类丰富、制作精美,装饰有大量的纹饰,并且釉色较佳。仿青铜礼器的器物主要见于此期。春秋中期以后仿青铜礼器的器物基本消失不见,碗的数量占据绝对地位,少量的盘、罐等也均为实用器。胎质比早期更加致密细腻,施釉技术明显进步,胎釉结合更好,生烧、剥釉现象大为减少,釉层变薄、施釉较为均匀,釉色变淡,呈淡青色。春秋晚期在中期的基础上,器类进一步减少,基本仅有盅式碗,胎、釉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

火烧山窑址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纯烧原始瓷的窑址,揭露了属于龙窑的窑床遗迹,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段空白,对于探索中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仿青铜礼器产品与碗、盘类实用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象征身份与地位的显赫物品,它的出现代表了社会分层的出现或进一步发展,对于探索江南地区吴越文明的发展、国家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生产的勃勃生机

这一时期的窑址有冯家山、南山、亭子桥、下阳山、鸡笼山、塔地里、前埠、窑坞里等处,分布的地点分属武康镇龙山村、龙胜村和洛舍镇砂村。历年来在上述窑址采集的标本,有碗、盘、盅、豆、钵、洗、盂、罐、瓿、匜、钟、錞于等,其中仿青铜礼器产品最引人注目。

战国时期德清原始青瓷烧造的最大特点是窑场范围进一步扩大,凡是附近有小河、溪流经过的丘陵山坡一般多能发现窑址的遗迹,且遗物堆积丰富。从器物群来看,它改变了春秋晚期仅局限于碗、盘、盖单调的局面,许多新器形为以前所未见。在大量烧造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大宗日用品碗盘之类的同时,罐、瓿等大件储存器产量巨大。同时发现各窑址几乎都兼烧钟、錞于、鼎、熏等仿青铜礼器,器形、纹饰丰富多彩,呈现出德清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生产的勃勃生机。

战国时期的拉坯成型技术又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是对瓷土原料的选择与加工更加讲究,使胎料的可塑性增强。碗的造型变化最大,它完全改变了春秋晚期厚重的直腹盅式碗的形态,以直口、弧腹、平底碗取而代之,采用一次拉坯成型。瓿、罐等储存器改变了春秋前期大口直腹的形态,为小直口、丰肩、弧腹、平底,更加容易加盖封存,但是在制作时难以一次拉坯成型,而采用上下分制后衔接的新工艺。瓿的肩部最常见堆贴的铺首,是先用模具制作后胎接。仿青铜礼器鼎、甬钟、熏、鼓座等,都是分别采取轮制、模制、堆贴、刻画等多道工艺以后合成,集中体现了战国时期德清原始青瓷成型技术的先进性。

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德清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的装饰艺术是恰如其分的。即便是最常见的碗也常见用弦纹、水波纹、瓦楞纹、堆贴S纹来装饰。瓿、洗、杯、罐等堆贴的铺首用模具制作。铺首有两种形式,一种较扁平,在牛鼻的位置突起一环形穿,有的作桥形,其中衔环,轮廓分明,形态各异。罐的造型与瓿相似,不同之处是在肩部堆贴小圆穿,它们的肩至上腹部有的装饰水波纹、弦纹、瓦楞纹,有的点戳正反两个C形纹组成的S形纹。尤其是那些仿青铜礼器的产品,都是以云雷纹为主体纹饰,集刻划、模印、堆贴、戳印于一体,装饰手法不厌其烦,纹饰繁缛,其风格与同期青铜器相似,使这一时期的陶瓷装饰艺术更加绚丽多姿。

由于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古窑址仅限于地面调查,对窑炉遗迹无法了解,从窑址分布地形分析,应该是利用山坡的自然坡度,利用自然抽风技术的龙窑。从采集的标本来看,装烧采用叠烧法,为了防止器物粘连,改变了前期使用垫珠作为间隔窑具的方法,而改用一种白色的粉末状物质作为器物之间的间隔物,器物的内外底多留有此类白色物质,这对降低窑位,增加烧造量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以往被认为到东汉时期才被广泛使用的窑床垫座窑具此时已大量使用。这种窑具呈筒形,上部为圆形托面,筒身有镂孔,有的有刻画符号或记号。这说明制瓷工匠已经认识到窑场底部窑温相对较低,需要用这种筒形窑床垫座抬高其窑位,以增加烧成的成品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窑炉装烧技术的改良与进步。

与鸿山越国贵族墓的青瓷器的惊人相似

德清战国原始青瓷窑址器物群与江苏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同类器物群是最具有可比性的。鸿山越国贵族墓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鸿山镇东部,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发掘,共发掘战国时期的越国贵族墓葬7座,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个等级,其中特大型墓葬邱承墩出土青瓷器、陶器、玉器等共计1098件。鸿山越国贵族墓地是继绍兴印山越王陵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填补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考古的空白,成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批精美绝伦的原始青瓷器,无论造型、胎釉、纹饰、工艺特点与德清战国原始青瓷窑址所出惊人地相似。

无锡越国贵族墓地出土的原始青瓷可以分为日用器与礼器两大类,碗、盘、杯等小件日用器与德清战国时期的冯家山窑、亭子桥窑、下阳山窑和南山等窑采集的同类器物标本一致。此类器物也是上述窑址最大宗的产品。鸿山出土的青瓷盆形鼎浅腹盆形,立耳,高足外撇,与德清窑坞里窑采集的标本完全一致。德清战国时期原始瓷窑址大量生产的瓿,与鸿山出土的无论造型、纹饰、胎釉都如出一辙。鸿山出土较多的青瓷附耳盆,在德清战国窑址均已经采集到几乎相同的标本。在冯家山窑和亭子桥窑我们还采集到甬钟与錞于的标本,与鸿山越墓出土的甬钟、錞于大同小异。

鸿山越墓出土的原始瓷璧形器、角形器、温酒器、冰酒器、三足缶、悬鼓座和大量的仿青铜礼乐器被认为是当时专门为越国贵族墓随葬而定制的明器。目前在浙江所发现的诸多古窑址中,烧制原始青瓷甬钟等礼乐器的仅有德清的亭子桥和冯家山等窑址,经过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鸿山越墓和浙江德清等地原始青瓷窑址标本的测试分析,鸿山越墓出土的原始青瓷与浙江德清窑所用原料相近,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青瓷器可能为浙江德清一带烧制。

德清原始青瓷窑址群是古越民族璀璨的物质文化遗存。从商末周初直到春秋战国,从原料的选择、釉料的配置、成型技术、装饰手段到窑具与窑炉技术等各个方面,先人们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提高制瓷工艺水平。德清原始青瓷窑址群的发现与研究,必将促进对越国文化的研究,同时又有助于我们认识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的古墓葬、古遗址所出相同器物的烧造地点问题。2008年4月,在“瓷之源——德清窑与原始瓷”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经过现场勘查和学术探讨,认为德清作为瓷之源名至实归。

推荐访问:德清 探寻 之源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