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晋西北地区柠条人工林平茬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柠条林平茬的方法以小块状作业法、隔行带状作业法和急救法为主。平茬间隔期为3~5年;柠条平茬一般应在冬末春初土壤结冻期进行;平茬时的茬口高度距地面0~3 cm为宜。该研究打破晋西北地区多年来柠条林主要靠自然更新而不进行平茬的技术禁框,并总结出柠条林平茬复壮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柠条林;更新复壮;晋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7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1-0223-02
柠条是豆科锦鸡儿属植物的俗称,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其代表植物主要有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1]。其抗旱、耐寒、抗风蚀沙埋、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极强。萌芽能力强,成枝率也很高,易种植,易成活,是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的优良灌木[2]。已有的研究表明,柠条林地不仅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功能,而且能够明显改善土壤肥力[3]。柠条是晋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也是饲料、燃料、肥料、造纸、压制板材等的主要原料,利用价值很高。随着柠条林年龄的增加,普遍出现生长衰退现象,但由于受平茬技术条件的制约,自然枯死现象严重,影响了柠条林生产种子、薪材、饲料及防护作用的发挥。因此,研究柠条林更新复壮的方法及关键技术对于晋西北地区林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
1野外取样与调查方法
为了研究最合理的平茬时期和技术,笔者于2001—2009年对晋西北地区的五寨县、保德县、偏关县的柠条人工林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平茬方法、平茬间隔期、平茬时间和茬口高度的实地调查取样,样方规格为2 m×2 m,共取样方40个。样方调查内容包括每丛平均枝数、每茬萌发枝条数、高、地径及生长势等。
2结果与分析
2.1平茬方法
4—10月为柠条锦鸡儿的生长期,如果平茬方法不当,时间不妥,会影响其生长或致死。通过调查,晋西北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上选用的平茬方法不同。
2.1.1小块状作业法。把需更新复壮的柠条林区平均划分为平茬区和保留区(每块面积不能超过5 hm2),并且要交错排列,可提供大径级的用材,同时能相对延长采种期。在高水位半固定沙地,复沙硬地上营造的柠条林,因其土壤湿润,养分易被植株吸收利用,采用块状作业法较为合适。
2.1.2隔行带状作业法。隔行带状作业法即隔1行或隔2行平茬1行。在年降水量为200~300 mm的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营造的柠条林,因其水分条件差,长势较为低劣,平茬时采用隔行带状作业法较为合理,该平茬方法可以缓解缺水的矛盾。据2009年10月在宁武县的调查,在干旱立地上的柠条林,2008年冬采用隔行带状作业法平茬的柠条林较小块状作业法平茬的柠条林高生长增加了20~30 cm,这说明大的灌丛蒸腾作用强,容易发生“渴水”现象,隔行带状平茬缓解了缺水的矛盾。
2.1.3急救法。对于年降雨量甚少且降水不均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营造的柠条林,由于特别注重生态效益等原因,现已造成局部植株枯死、白化的老龄林分,可在当年冬季采用每丛留1~2个当年生或二年生幼条(俗称“留毛”),对块状或带状平茬加以急救。据2006 年8 月在五寨县调查,同一地类上,对已干枯白化的原柠条种子林于2005年冬季进行平茬,“留毛”的成活率为100%,且幼枝平均高为1.00~1.12 m,没有“留毛”的成活率为80%,且萌条高仅为0.1~ 0.3 m。
2.2平茬的间隔期
不同平茬间隔期对柠条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平茬的间隔期在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晋西北地区五寨县于2001年雨季播种的小叶锦鸡儿的调查(表1),结果表明以解决燃料为目的的柠条林,在晋西北地区以3年平茬1次效果最佳;以采种为目的的种子园每隔3~5年平茬1次效果最好。
在同一土地类型上生长的柠条,因其所处的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局部差异,其长势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平茬间隔期的时候就应区别对待。对长势衰退、部分丛生条出现白(皮)化萎蔫者,则应根据生态作用提前1~2年平茬。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也可根据培育目的调节平茬间隔期,如为了提供优质柠条种子,选择养分、水分条件好的地块推迟1~2 年平茬。但不可过期不平,否则柠条生长将会受到抑制或导致死亡。
2.3平茬时间和茬口高度
柠条平茬一般应在冬末春初土壤结冻期进行。这一时期柠条完全停止生长,积累大量营养物质于根部,根系处于冻土层,平茬时不会因用力摇拽而伤害根系,有利于春季萌发。土壤解冻后平茬,土壤疏松,易造成大量根系损伤。
柠条一般4月上中旬开始萌芽,5月上旬开花,6月上旬幼果形成,7月上中旬种子开始成熟,8—9月自然生长,10月中后期封顶,在此期间,不能进行平茬。据2009年8月在保德县的调查,2008年9月(因林间修路)用砍刀平茬的柠条仅有21% 发芽复活,而2008年12月在同一地类上用砍刀平茬的柠条,其穴丛发芽率达93%,年生长量平均达0.6 m。
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为柠条休眠期。此时正值农业淡季,是柠条平茬的最佳季节。据2009年10月在偏关县的调查(表2),冬季(12月)平茬的柠条,无论是单位萌条数还是生长势均好于其他时间平茬的效果,其每茬最高萌条可达2.57根,平均高生长量达126.3 cm。
柠条林平茬时的茬口高度距地面0~3 cm为宜,过高过低对萌蘖和生长均不利(表3)。平茬时应利用锋利的镢头、板斧或砍刀,将全丛一次性砍掉,不可以只砍大枝、粗枝,留细枝和小枝,否则会将生长势全部集中于细枝和小枝上,减少新萌枝条,削弱植株的生长势。
3讨论
柠条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功能,能够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同时又是优质的灌木饲料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4-6]。但柠条平茬目前仅靠人工斧头砍伐平茬、人工夹剪平茬和背负式割灌机平茬,不仅生产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采收成本高。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柠条平茬机械化,通过机械化平茬解决现有柠条的枯死和复壮问题,开发利用好柠条资源,以促进柠条产业发展。
4参考文献
[1] 周世权,马恩伟.植物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17-119.
[2] 张旭,马芳.内蒙古柠条饲料加工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9(2):231- 233.
[3] 张庆费,宋永昌,由文辉.浙江天童森林公园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2):36-40.
[4] 牛西午,张强,杨治平,等.柠条人工林对晋西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4):628-634.
[5] 安韶山,黄懿梅.黄土丘陵区柠条林改良土壤作用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6,42(1):70-74.
[6] 温学飞.柠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牧草与饲料,2010,4(2):3-6,4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